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第232章 国威初展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中飞速流逝。来自天津卫的优质布料、皮革、金属配件等原材料,在朱高晟不计成本的投入和严密的组织下,通过增派的驮马队和护卫,源源不断地运抵北伐大营。临时扩编的“军服监造司”几乎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手工工场,灯火彻夜不熄,数百名军中巧匠和招募的民间裁缝日夜赶工,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的清香、皮革鞣制后的特殊气味以及金属敲打的叮当声。

终于,在授勋授旗大典开始前的第三天,一个里程碑式的目标达成了——经由朱棣和诸将共同遴选出的六支英雄模范部队,共计约八千余名将士,全员完成了新式军服的换装!

这不仅仅是一套作训服或一套常服,而是按照朱高晟制定的标准,每人配发了作训服、常服(礼服)、军靴、武装带、以及对应其部队图腾的领章、臂章、肩章(按军衔)、帽徽等全套配饰!虽然勋表尚待日后根据个人功绩授予,但预留的位置和悬挂勋章的扣环已然齐备。

当这八千余名将士,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穿着统一而独特的新式军服,首次以完整的新面貌出现在校场,进行授旗大典前的最后一次合练时,整个军营再次被引爆了!

校场边缘,早已被闻讯赶来的其他部队将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眼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震撼与羡慕。

看那“熊罴营”的深棕,如同移动的山峦,厚重而不可撼动;“捷豹营”的灰绿,仿佛林间掠过的阴影,灵动而致命;“血狼营”的铁灰,似北地寒铁打造的洪流,冰冷而肃杀;“雷震营”的藏蓝,宛若积雨云层中隐现的雷光,深沉而暴烈;“虎贲营”的玄黑,犹如吞噬一切光线的深渊,凶戾而神秘;而那“龙骧卫”的赤红,则是燃烧的火焰,是皇权的具现,威严而炽热!

六种颜色,六种气质,泾渭分明,却又共同构成了一幅强大到令人窒息的画卷。仅仅是站在那里,这八千余人所散发出的那股混合着纪律、专业、荣耀与杀气的磅礴气势,就已经让围观者心旌摇曳,呼吸不畅。

“我的老天爷……这……这还是咱们认识的军队吗?”

“你看那衣服,笔挺得跟刀削似的!那靴子,亮得能照出人影!”

“这气势……太吓人了!我感觉他们一个眼神都能杀人!”

“啥时候咱们也能穿上这身衣服啊……”

议论声、惊叹声、吞咽口水的声音在校场边缘此起彼伏。一种无形的、强烈的对比和冲击,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旁观将士的心中。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标杆”,什么叫做“帝国的颜面”!

然而,更让他们,乃至让观礼台上的朱棣和众将都感到灵魂震颤的一幕,紧接着上演了。

在朱高晟的亲自指挥下,合练进入了一项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环节——队列行进,特别是“正步”训练。

朱高晟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运足内力,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全体都有!听我口令!正步——走!”

他采用了简化版的、更适合这个时代理解和执行的正步动作要领:抬头、挺胸、收腹,目光平视前方,手臂前后自然摆动(前摆至胸口,后摆自然伸直),腿部踢出,脚面绷直,离地约二十五公分,然后用力向下踏地,发出整齐的“踏、踏”声!

起初,将士们的动作还有些生疏,步伐不够统一,摆臂不够协调。但在朱高晟及其亲卫队(他们已提前秘密训练多日)的反复示范和军官们的严厉督促下,这些本就纪律性极强的百战精锐,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

当八千余人逐渐将动作磨合,当他们的步伐开始趋于一致,当那成千上万只军靴同时抬起、同时踏下——

“咚!!!”

“咚!!!”

“咚!!!”

一种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如同巨型战鼓擂响、又好似大地心脏跳动的巨响,开始在校场上空回荡!那声音并不尖锐,却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和压迫感,仿佛直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八千余人,如同一人!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手臂的摆动如同机械般精准,腿部的踢踏如同尺子量过般标准!那一片片深棕、灰绿、铁灰、藏蓝、玄黑、赤红,随着整齐的步伐,如同六道汹涌而纪律严明的彩色钢铁洪流,在校场上滚滚向前!

每一次踏步,都地动山摇!

每一次摆臂,都杀气凛然!

每一次目光的扫视,都锐利如刀!

这不再是简单的行走,这是一种力量的展示,一种纪律的极致,一种意志的凝聚!

校场边缘,所有的议论声、惊叹声都消失了。围观的将士们张大了嘴巴,眼神呆滞,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神迹。他们的心脏跟随着那恐怖的踏步声一起跳动,血液在血管中加速奔流,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震撼,甚至是一丝恐惧,攫住了他们!

这……这真的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吗?!这需要何等恐怖的训练和纪律,才能让八千多人如同一个整体般行动?!

观礼台上,朱棣猛地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抓住面前的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打过无数仗,指挥过千军万马,见过骑兵集群冲锋时排山倒海的气势,也见过步兵方阵如山岳般推进的雄壮。但眼前这种通过极致的整齐划一所带来的、冰冷而磅礴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是另一种维度的震撼!它不靠嘶吼,不靠混乱的冲锋,仅仅依靠绝对的秩序,就营造出了一种比千军万马厮杀更加令人心悸的威严与力量!

这仿佛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台精密、庞大、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

柳升、丘福等老将也全都失语了,他们怔怔地看着台下那如同复制粘贴般的行进队列,感受着那如同踏在他们心口的沉重脚步声,心中翻江倒海。

紧接着,朱高晟又下达了新的指令。

“持枪——”

“哗!”一声整齐划一的轻响,所有士兵将背负的火铳或长矛取下,持于身侧。

“敬礼——”

“唰!”手臂抬起,动作干净利落,目光追随指挥官的军刀。

“劈枪——”

随着一声令下,在行进间,士兵们做出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持枪动作变化,枪刺斜指向前,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杀气!

这一刻,朱棣、柳升、朱能……所有观礼台上经历过无数血火的老兵,瞳孔都猛地收缩!

这动作……这眼神……这整齐划一、沉默如山却又杀气冲霄的气概!

像极了!

像极了他们记忆中,那些最艰苦、最惨烈的战役里,发起最后决死冲锋前,最精锐、最无畏的老兵们所流露出的那种状态!那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一切意志凝聚于一点,只为摧毁敌人的终极杀气!

但眼前这支军队,将这种杀气,用如此规整、如此冰冷、如此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仿佛跨越了时空,将历史上那些最有杀气的精锐之魂,召唤、凝聚、并融入了这支新生的军队之中!他们的肉体属于这个时代,但他们此刻展现出的灵魂与气质,却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所有军人的终极追求——绝对的纪律,极致的武力,以及视死如归的忠诚!

合练结束,八千余人的方阵在校场中央肃立,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作响。但那弥漫在校场上的、如同实质般的肃杀与威严,却久久不散。

朱棣缓缓坐下,沉默了许久,才用一种带着复杂情绪的语气,对身边的朱高晟,也是对众将说道:“此等步伐,此等军容,当为全军典范!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全军各卫所,皆需习此‘正步’之法!日后校阅、操演,皆以此为准!”

“臣等遵旨!”众将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知道,从今天起,大明的军队,有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标准!

朱高晟趁机上前一步,低声道:“父皇,儿臣尚有一请。”

“讲。”

“待班师回朝后,可否于京城,挑选部分精锐部队,举行盛大阅兵?便以此新式军容、此正步,向京畿百姓、向四方藩属、向各国使节,展示我大明之国威军容?”朱高晟眼中闪烁着光芒,“让百姓看看,护佑他们的是何等雄师,可增其安全感与民族自信!让外邦看看,大明刀锋之利,可慑其不臣之心!”

朱棣闻言,眼中精光大盛!他瞬间明白了儿子此举的深远意义!这不仅仅是军事展示,更是政治宣言,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准!”朱棣毫不犹豫,声如金石,“待回京之后,便由你协同兵部、礼部,筹备此次京师大阅!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何为永乐盛世之军威!”

“儿臣领旨!”朱高晟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一颗名为“国家仪式”和“民族自豪感”的种子,已经在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心中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