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备闻言,眼眶瞬间湿润,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关羽放在案几上的手,重重地点头:

“云长,大哥知道,大哥和三弟,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你。”

张飞虽然喝得满面通红,却也听到了二哥的话,他猛地放下酒坛,挤到关羽身边,大手揽住关羽的肩膀,瓮声瓮气地说:

“二哥!往后咱兄弟再也不分开了!再也不放开!”

看着眼前这真情流露的一幕,江浩心中感慨万千。

在他眼中,这位被后世奉为“武圣”、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此刻卸下了所有神格与光环,像是一个在外历经风雨、饱尝孤独后,终于回到温暖家中,在家人面前尽情倾诉委屈与思念的孩子。

什么是情同手足,什么是生死与共,什么是桃园结义时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在此刻,已无需任何言辞来证明。

当夜,宴席直至子时才散。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却谁也不肯先回房休息。

他们互相搀扶着,口中含糊地念叨着兄弟间的私语,最后竟相拥着,倒在厅堂的席榻之上,沉沉睡去。

刘备的手紧紧抓着关羽的袍袖,张飞的腿大大咧咧地压在关羽身上,关羽则一手揽着刘备,一手搭着张飞,即使在睡梦中,眉头也是舒展的,嘴角带着安心的弧度。

江浩见状,嘴角微扬,示意许褚小心守护,不必打扰。

他轻手轻脚地取来厚厚的锦被,小心翼翼地替这三位异姓兄弟盖上,仿佛在守护世间最珍贵的情谊。

看着烛光下三人熟睡的面容,江浩心中一片宁静与温暖,他悄然退出了厅堂,细心掩好了门,也回去睡去了。

接下来的三日,乐安郡的军政事务依旧繁忙,但核心圈子里的气氛却因关羽的归来而显得格外不同。

刘备几乎将所有不太紧急的公务都推后处理,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与两位兄弟的相处。

清晨,天光微亮。

刘备便叫上关羽、张飞,以及江浩、许褚等人,一同骑马巡视广饶县周边的难民新村建设。

田野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新划分的土地上,人们正在奋力清理杂草、平整土地,修建简易却坚固的窝棚。

规划的村道已经初具雏形,远处,负责水利的民夫正在程昱的指导下,挖掘沟渠,引巨定湖水灌溉。

“云长你看,”

刘备扬鞭指向忙碌的人群,语气中带着自豪与责任,

“这些百姓,昨日还在死亡线上挣扎,今日便已能在此挥洒汗水,建造家园。我等肩上之担,重逾千钧啊。”

关羽抚髯颔首,丹凤眼中精光闪动:

“大哥所言极是。在洛阳时,见识了帝都的残破,再对比眼前这充满生机的景象,方知大哥与惟清所创之基业,何等珍贵。民心所向,便是根基所在。”

张飞大咧咧地笑道:

“嘿嘿,有俺老张在,看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捣乱!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

巡视间隙,三人并辔缓行,说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体己话。

回忆起涿郡起兵时的艰辛,奔走各地的颠沛,以及来到乐安后一步步站稳脚跟的欣慰。

那些共同经历的磨难与荣耀,此刻都化作了醇厚如酒的情谊,流淌在心间。

“记得当年在安喜县,那个督邮……”

张飞提起旧事,嗓门洪亮。

关羽接口道:“三弟莫要聒噪,此等往事,心中有数便可。”

他虽如此说,眼中却带着笑意。

刘备微笑着摇头:“年少气盛,多有孟浪。然则若非有彼时不平之气,或许也无今日之聚。”

第二日,众人移步军营。

关羽仔细检阅了在他离开期间招募并训练的新兵,观看了赵云主持的骑兵演练,对军队规模的扩大和战力的提升表示了赞许。

在校场上,关羽甚至一时兴起,与张飞进行了一场点到即止的切磋。

两人刀矛相交,铿锵作响,身影翻飞,引得围观的将士们喝彩连连。

虽是切磋,但那份沙场宿将的彪悍与默契,展露无遗。

刘备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两位兄弟龙争虎斗,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切磋完毕,张飞大汗淋漓,拍着关羽的肩膀:“二哥,武艺一点没落下!改日再战三百回合!”

关羽气息微喘,但神色畅快:“三弟勇力更胜往昔,为兄亦要勤练不辍了。”

……

第三日,关羽应刘备和江浩的邀请,前往乐安书院讲学。

听闻关将军要讲授《春秋》,书院内座无虚席,不仅有学子,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官吏。

关羽端坐讲席,一改平日寡言,引经据典,将《春秋》大义与当下时局、为人处世、忠义之道紧密结合。

他尤其强调了“大一统”思想和“尊王攘夷”的理念,暗中激励学子们心怀天下,辅佐明主,匡扶汉室。

他讲述自己在洛阳的见闻,剖析董卓等权臣,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听得台下众人如痴如醉,心潮澎湃。

可以说,关羽对于春秋的理解,当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关某一生,最重者,乃‘忠义’二字。忠于汉室,忠于兄长,义于朋友,仁于百姓。此乃《春秋》之魂,亦是我等立身之本!”

关羽最后沉声说道,声如洪钟,在书院中回荡,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讲学结束后,便是分别的时刻。

关羽已接到正式任命,需即刻前往高苑县上任。

郡府门前,车马已备妥。

刘备紧紧握着关羽的手,反复叮嘱:

“云长,高苑乃乐安西门户,毗邻济南国,关系重大。一切小心,遇事多与僚属商议,不可意气用事。”

“大哥放心,关某省得。高苑乃乐安西门户,有关某在,必不让宵小越雷池半步。”

关羽郑重承诺。

一旁的张飞早已按捺不住离别之情,他猛地踏前一步,张开那双能倒拔垂杨柳的粗壮臂膀,结结实实地给了关羽一个熊抱,力道之大,让关羽那伟岸的身躯都微微晃了晃。

他嗓门洪亮,带着几分豪迈,也带着几分不舍:

“二哥,高苑那地方酒不够烈!有空俺老张就拉着几坛好酒去找你,咱们不醉不归!要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来惹事,你速速派快马报与俺知道!俺立刻点起兵马,杀他个人仰马翻!”

他虽然说得凶狠,但眼中闪烁的却全是对兄长的维护之情。

关羽被他搂得有些喘不过气,脸上却露出无奈而又温暖的笑意,他抬手用力拍了拍张飞厚实如铁板的臂膀,带着兄长的叮嘱:

“三弟,你的心意二哥知晓。你在乐安,亦要谨慎,护卫好大哥周全,维持好境内治安,切莫因贪杯而误了正事。”

他知道张飞的性子,特意加重了“莫要贪杯”几个字。

这时,江浩也走上前来,一脸关切的说道:

“云长,高苑初定,百事待兴。民政军事,千头万绪。若有难决之事,切勿独自承当,可随时派人来乐安问我。

两地相隔不远,骑兵快马加鞭,不过两个时辰便能互通消息。”

他这话既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也是为乐安整体的稳定考虑。

关羽长于军略,但处理繁杂民政,并非其擅长。

关羽对江浩郑重地点了点头:

“惟清之言,关某铭记。若有疑难,定当请教。”

他对江浩的智谋极为信服,这份承诺同样分量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