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 > 第125章 举报信里的时间漏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举报信里的时间漏洞

小灵通的铃声在教室后排突然炸响时,张嘉豪正低头给陈雪讲解二次函数的错题。那阵急促的 “滴滴” 声穿透课间的喧闹,屏幕上跳动的 “父亲” 二字让他心头一沉 —— 上一章结尾父亲的急电还在耳畔,此刻来电显然是情况有了新变化。

“我在教室,爸你慢慢说。” 他快步走到走廊尽头,指尖攥着小灵通,指节泛白。听筒里父亲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夹杂着母亲压抑的啜泣:“纪委的人上午来了单位,说有人举报我收了工程队的礼品,要我配合调查…… 我确实没收,对方硬塞过来的烟酒我第二天就退回去了,可没留凭证啊!”

挂了电话,张嘉豪立刻向班主任请假。自行车轮碾过镇小学门口的石板路,车把上挂着的帆布书包拍打大腿,他脑子里飞速运转:这个你现代的 Z 国基层,这类匿名举报一旦没有反证,很容易影响父亲的工作甚至声誉。前世父亲就是因为类似的莫须有罪名受了处分,这辈子绝不能重蹈覆辙。

供销社门口的老槐树底下,母亲正踮着脚张望,看见他骑车过来,眼圈红红地迎上来:“豪豪,你爸现在在单位接受问话呢,对方说举报信里写得清清楚楚,说你爸上个月十五号收了人家两条烟、两瓶酒。”

“上个月十五号?” 张嘉豪猛地刹车,车撑子 “咔嗒” 一声撑在地上,“我爸那天不是去邻市出差了吗?跟建筑队去考察厂房地基,我记得他还带了我给的 JY 笔记在路上看。”

母亲愣了愣,连忙点头:“对对对!是去邻市了,去了三天呢!可我们怎么证明?当时没想着留证据……”

“别急,证据能找到。” 张嘉豪拉着母亲往家里走,路过供销社时顺手抄了一本方格稿纸和一支蓝黑钢笔,“爸的出差审批单、火车票、还有建筑队那边的联系人,这些都能作证。”

回到家,打开那个掉漆的铁皮柜,父亲的工作证件、出差记录都整齐地收在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里。张嘉豪翻出上个月的出差审批单,上面有单位领导的签字和日期:“3 月 14 日至 3 月 16 日,赴邻市考察厂房项目”。紧接着,他又从柜子深处找出一张皱巴巴的火车票,出发日期正是 3 月 14 日下午,到站是邻市火车站,票根上还印着当年的铁路标志。

“这只能证明爸 14 号走的,可举报信说的是 15 号送礼。” 母亲还是忧心忡忡,“万一人家说送礼是在 14 号早上呢?”

张嘉豪指尖划过火车票上的发车时间 ——14 号下午两点半。“妈,爸 14 号上午还在单位处理工作,中午跟同事一起吃的饭,下午才出发。只要找到当时跟爸一起吃饭的同事,还有邻市建筑队的联系人,就能证明 15 号那天爸根本不在镇上。”

他拿起小灵通,先拨通了父亲单位同事老周的电话。公共电话亭的 “滋滋” 声从听筒里传来,老周的声音很爽快:“豪豪啊,你爸 14 号中午跟我们几个加班的一起吃的食堂,我记得清清楚楚,他还说要带你的 JY 笔记路上看呢!下午两点多的火车,我们几个还去路口送他了。”

“周叔叔,能不能麻烦你写一份书面证明?就写清楚 14 号中午和我爸一起就餐,下午送他去火车站的事。” 张嘉豪一边说,一边在方格稿纸上飞快记录,“还有邻市建筑队的王队长,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挂了老周的电话,张嘉豪又骑车赶往镇邮政所。父亲出差回来后,曾给王队长寄过一份 JY 资料的复印件,邮政所应该有挂号信的回执。值班的阿姨翻了半天,从一堆绿色的回执单里找出了那张:“3 月 17 日,寄往邻市,收件人王建军,寄件人张建国。”

“阿姨,能不能给我复印一份?” 张嘉豪递上两毛钱,看着复印机 “咔嚓” 一声吐出复印件,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 这份回执能证明父亲 17 号才从邻市回来,15 号根本不可能在镇上收受礼品。

紧接着,他又用公共电话拨通了王队长的电话。长途电话的信号不太好,王队长的声音带着杂音:“张工啊,我记得他 14 号晚上到的邻市,15 号一整天都在工地考察,我们一起吃的晚饭,还聊到你做的那个 JY 资料呢!”

“王叔叔,麻烦你也写一份证明,说明我爸 15 号在邻市工地的情况,寄到我们镇上来可以吗?” 张嘉豪报上家里的地址,挂电话时看了一眼公共电话亭的计费器,正好一块二毛钱。

回到家时,父亲已经从单位回来了,脸色苍白地坐在椅子上。张嘉豪把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摆在桌上:出差审批单、火车票根、老周的书面证明、邮政挂号信回执,还有王队长答应邮寄的证明材料。

“爸,举报信说你 15 号收礼,可 15 号你根本在邻市,这些证据都能证明。” 张嘉豪指着材料,逻辑清晰地分析,“老周叔叔证明你 14 号下午才出发,王队长证明你 15 号在工地,火车票和挂号信回执能串起整个行程,举报信的时间根本对不上。”

父亲拿起火车票,指尖微微颤抖,看着上面的日期,眼眶红了:“我当时退礼品的时候,想着都是熟人,没必要留凭证,没想到……”

“现在证据齐全了,明天给纪委的同志送过去,就能洗清嫌疑了。” 张嘉豪把所有材料整理好,用订书机订成一本,封面写上 “张建国同志 3 月出差证明材料”,“爸,以后不管什么事,涉及到这类情况,一定要留好凭证。”

母亲端来一杯热茶,看着张嘉豪有条不紊的样子,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豪豪,幸好有你。要是换了以前,我和你爸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嘉豪笑了笑,拿起桌上的蓝黑钢笔,在材料末尾补充了一句 “以上材料均真实有效,可随时核实”,然后签下自己的名字。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他年轻的脸上,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自行车刹车的声音,一个熟悉的身影推门进来,正是孙浩。他手里拿着一个棕色的公文包,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径直走到张嘉豪面前:“张嘉豪,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资金紧张,印刷厂要扩产,网站要升级,我给你投 10 万,占社团 51% 的股份,以后听我的!”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刚刚缓解的氛围瞬间又紧张起来。张嘉豪抬起头,看着孙浩眼中的强势,心里清楚,一场关于控制权的博弈,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