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 > 第86章 抢单反击 + 客户回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抢单反击 + 客户回流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印刷厂的操作间,胶印机的嗡鸣比往常沉闷了几分。张嘉豪刚把饮料瓶标签的最后一批货清点完毕,父亲张建国就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匆匆走进来,眉头拧成了疙瘩:“豪子,出事了 —— 镇里的农机站,把宣传册订单给邻镇的王老三了!”

张嘉豪握着纸箱的手顿了顿,指尖的瓦楞纸触感粗糙。农机站的宣传册订单不算大,但却是老客户了,从印刷厂刚起步时就一直合作,这次突然换厂,不用想也知道是王老三搞的鬼。他放下纸箱,接过父亲手里的纸条,那是农机站李站长托人捎来的口信,字迹潦草:“王厂报价更低,交货更快,望理解。”

“更低?他能低到哪去?” 父亲气得直跺脚,“咱们上次给农机站的报价已经是成本价加 5 个点,他王老三难不成赔钱做买卖?肯定是耍了什么手段!”

张嘉豪倒还算冷静,指尖摩挲着纸条边缘,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王老三的底细。邻镇那家印刷厂设备老旧,之前一直做低端的作业本印刷,连胶印机都是二手的,上次想借技术员被拒绝后,就一直憋着坏。他扯了扯嘴角:“爸,别急,王老三能抢单,无非是靠压价和吹牛皮,真要比质量和服务,他差远了。”

说着,他转身走进隔壁的设计间 —— 那是印刷厂扩建后专门隔出来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张木桌,铺着画纸和几支绘图笔,还有一台从县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绘图仪。张嘉豪从抽屉里翻出农机站之前的宣传册样本,那是半年前印的,封面是简单的红色宋体字,内页全是文字,连张图片都没有。

“问题就在这。” 张嘉豪指着样本,“王老三肯定还是按老样子印,最多换个颜色,但现在乡镇企业都讲究形象,这种老套的宣传册根本拿不出手。” 他拿起绘图笔,在画纸上快速勾勒起来,“咱们重新设计,封面用农机站的拖拉机实景照片 —— 上次去送货,我拍了几张胶卷,正好能用上;内页加农机参数表格,用彩色边框区分,再印上维修服务电话,比王老三的白纸黑字强一百倍。”

父亲看着儿子笔下逐渐成型的设计稿,眼睛亮了起来:“这主意好!可报价呢?王老三压价,咱们要是涨价,李站长未必肯回头。”

“不涨价,反而降 8%。” 张嘉豪头也不抬地说,“但有条件,必须签半年的长期合作协议,而且咱们免费送货上门,售后不满意包修改。王老三只敢做一锤子买卖,这种长期承诺他不敢给 —— 他的设备跟不上,改一次版就得耽误好几天。”

当天下午,张嘉豪揣着新设计稿和胶印好的样品,骑着自行车赶往镇农机站。2003 年的乡镇公路还铺着碎石,车轮碾过石子发出 “咯吱” 声,车后座的样品袋被风吹得鼓鼓的。路过供销社时,他瞥见门口贴着王老三印刷厂的广告,红底黄字写着 “低价快印,立等可取”,心里冷笑一声,加速往前骑。

农机站的办公室是两间青砖房,李站长正坐在铁皮文件柜前抽烟,看到张嘉豪进来,脸上有些尴尬:“小张,你咋来了?订单的事……”

“李叔,我不是来争订单的,是来送个东西。” 张嘉豪把样品放在桌上,轻轻翻开,“这是我重新设计的宣传册,您看看。”

李站长愣了愣,拿起样品册。封面的拖拉机照片印得清晰,红色的机身在米黄色的铜版纸上显得格外亮眼,内页的表格排版整齐,还用蓝色油墨标了重点。他对比着桌上王老三送来的初稿 —— 还是老一套的黑字白纸,字迹边缘模糊,纸页薄得透光,顿时皱起了眉。

“李叔,您看这质量。” 张嘉豪指着样品,“王老三的报价是低,但他用的是再生纸,油墨也是最便宜的工业墨,太阳一晒就掉色,而且他没拍实景照片,都是手抄的参数,容易出错。” 他顿了顿,又说,“我给您报的价,比王老三还低 8%,而且签半年协议,以后您要加印、改版,我都免费上门服务,送货不用您跑一趟。”

李站长摩挲着样品册的纸页,沉默了半晌。农机站的宣传册是要发给各村的养殖户和种植户的,质量太差不仅丢面子,还可能因为参数不清造成误会。他叹了口气:“小张,说实话,王老三昨天找上门,说比你便宜 10%,还说三天就能交货,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可你这样品…… 确实比他的强太多。”

“李叔,我知道您是看重性价比。” 张嘉豪递上提前写好的合作协议,“我给您三天时间,和王老三那边沟通,如果他能做到我这个质量和服务,我二话不说;如果不能,您再考虑我这边。而且我承诺,要是因为换厂耽误了您的使用,我承担所有损失。”

李站长接过协议,看着上面工整的钢笔字迹,还有 “免费改版、送货上门” 的条款,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拍了拍张嘉豪的肩膀:“小张,你这孩子做事踏实,比王老三靠谱多了。我现在就给王老三打电话,跟他说清楚,这订单还是给你做!”

走出农机站时,夕阳已经西斜。张嘉豪骑着自行车往回走,刚到镇口,就看到几个村民围在供销社门口议论纷纷,王老三站在中间,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走近了才听见,他正指着张嘉豪的方向骂:“那个张嘉豪就是个骗子!他的 JY 资料都是抄的城里的题库,印刷质量差得很,大家可别上当!”

张嘉豪停下车,冷冷地看着他。王老三看到他,先是一愣,随即梗着脖子:“怎么?我说错了?你那资料就是抄袭,不然怎么能命中率那么高?”

“王厂长,说话要讲证据。” 张嘉豪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议论声停了下来,“我的 JY 资料每一道题都有来源标注,要么是历年公开的模拟题,要么是联合本地老师编写的原创题,这里有编写日志和老师的批注,你要不要看看?”

他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 那是 JY 小组的编写档案,里面详细记录了每道题的筛选过程、修改意见,还有三位退休老师的钢笔批注。村民们围了上来,翻看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工整,标注清晰,还有老师的签名和日期。

“这不是镇中学的张老师吗?他的字我认识!” 一个村民指着笔记本说。

“还有李老师,我家孩子的班主任,他也批注了!” 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王老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根本没见过什么编写日志,只是随口造谣想抹黑张嘉豪。他想抢过笔记本,却被张嘉豪躲开了:“王厂长,没有证据就造谣,小心我告你诽谤。而且我的印刷厂承接的订单,从食品包装到宣传册,都是保质保量,镇上的饼干厂、饮料厂,还有农机站,都是我的客户,你问问他们,我的质量差不差?”

周围的村民议论纷纷,不少人都用过张嘉豪的 JY 资料,或者买过他印刷厂印的包装,知道质量靠谱。王老三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一个村民拉住:“王厂长,你咋能造谣呢?小张的资料帮我家孩子提高了成绩,你这不是坑人吗?”

王老三挣开村民的手,狼狈地骑上摩托车跑了。张嘉豪把笔记本收起来,对着围观的村民抱了抱拳:“谢谢大家相信我,以后我的资料和印刷品,还是老规矩,质量有问题,随时找我退换。”

回到印刷厂时,刘峰已经在门口等他了,手里拿着一张网吧的上机卡:“豪哥,我跟你说个事,现在网上流行建 qq 群,咱们可以把客户、JY 小组成员,还有买过贴纸、资料的人都拉进去,以后发新业务、答疑都方便,还能积累点人脉。”

张嘉豪眼睛一亮,2003 年正是 qq 普及的时候,qq 群刚推出没多久,这确实是积累私域流量的好机会。他点点头:“走,去网吧试试。”

镇里的网吧不大,摆着十几台老式电脑,屏幕是笨重的 cRt 显示器,键盘上积着薄薄的灰尘。刘峰熟练地开机,拨号上网,屏幕上跳出 “正在连接互联网” 的提示,伴随着调制解调器 “滋滋啦啦” 的声音。等了足足三分钟,才成功登录 qq2003 版 —— 蓝色的界面,简洁的功能栏,和后世的 qq 截然不同。

“豪哥,我已经注册了一个群,叫‘乡镇创业交流群’。” 刘峰指着屏幕,“咱们先把小组成员、李站长、饼干厂的王总都加进来,以后有新订单、新产品,在群里一说,大家都能看到。”

张嘉豪看着刘峰一个个添加好友,群成员很快就达到了 20 人。他刚想说话,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私聊消息,来自一个陌生的 qq 号,头像还是系统默认的企鹅:“你是不是重生者?”

张嘉豪的心猛地一跳,指尖悬在键盘上,半天没动。刘峰凑过来看到消息,也愣住了:“豪哥,这是谁啊?怎么这么问?”

张嘉豪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点开了对方的资料页 —— 昵称是 “路人甲”,性别未知,签名栏是空的,qq 等级只有一颗星星,看起来像是刚注册的小号。他皱了皱眉,敲下一行字:“你什么意思?”

对方回复得很快:“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你做的事,不像一个高中生能做到的。提醒你一句,小心周明远。”

说完,对方就下线了,头像变成了灰色。张嘉豪盯着屏幕上的 “周明远” 三个字,脑子里快速搜索着这个名字,却没有任何印象。刘峰挠了挠头:“周明远是谁啊?咱们镇上没这个人吧?”

张嘉豪关掉 qq,心里泛起一丝警惕。这个陌生用户的消息太诡异了,“重生者” 这三个字,戳中了他最大的秘密。而 “周明远” 这个名字,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他不得不谨慎起来。

“先不管他。” 张嘉豪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拉回到 qq 群上,“群里可以发点咱们的宣传册样品照片、JY 资料的最新目录,再搞个互动,比如回答大家的印刷咨询,增加活跃度。”

刘峰点点头,开始在群里发消息。张嘉豪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聊天记录,心里却想着那个陌生用户的提醒。周明远是谁?他为什么要提醒自己小心?还有,对方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个时代?

夜色渐浓,网吧里的人多了起来,键盘敲击声和游戏音效此起彼伏。张嘉豪关掉电脑,和刘峰走出网吧。晚风带着乡村的泥土气息,吹在脸上有些凉爽。他抬头看着满天繁星,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这个陌生用户是谁,不管周明远是什么人,他都不会停下脚步。实业和互联网的路才刚刚起步,他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