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这道凶险万分的命令,张嬷嬷和小栗子没有半分的退缩,心中反而涌起一股久违的激动与豪情。他们明白,娘娘这是要将他们,真正地,纳为心腹了。

然而,激动过后,冷静下来,两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皇宫,是一座戒备森严的牢笼。他们身处最深、最与世隔绝的冷宫,想要将触角,伸到宫墙之外,去打探一个被朝廷刻意打压的罪臣家族的消息,这难度,不亚于海底捞针。

这天夜里,在许倾寰的屋外,张嬷嬷和小栗子,进行了他们结盟以来的第一次“作战会议”。

“嬷嬷,您说,咱们该从哪儿下手?”小栗子虽然如今胆气壮了许多,但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张嬷嬷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属于宫中老人的、精明的智慧。她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宫里头,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有三个。御膳房、浣衣局,还有净身房。但这三处,人多嘴杂,咱们去打听,容易留下痕迹。”

“还有一个地方,”她压低了声音,“就是各宫负责采买和处理秽物的人。这些人,每日都要出宫,与宫外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他们知道的,才是真正的、外头的消息。”

小栗子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

“许家被贬为庶民,逐出京城。但具体贬去了哪里,圣旨上不会说得太细,可负责押送的禁军和京兆府的衙役,一定知道。”张嬷嬷分析道,“这些人,我们接触不上。但是,宫里有些侍卫和太监,家里头,或许就有在京兆府当差的亲戚。咱们要找的,就是这条线。”

这便是张嬷嬷的价值。她就像一张活地图,清晰地知道这座皇宫里,每一条人脉关系的脉络走向。

第二天,两人便分头行动起来。

张嬷嬷开始频繁地,去浣衣局、针线房这些老人扎堆的地方走动。她从不主动打听,只是带着一些自己腌制的、味道极好的酱菜,去找那些相熟的老姐妹们“聊天叙旧”。

她会从宫里的天气聊到各宫主子的新衣裳,又从新衣裳聊到宫外的布价,再从布价,“不经意”地,聊到京城里最近发生的一些人事变动。

而小栗子,则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负责给冷宫运送杂物和处理垃圾的、最低等的小太监身上。他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工”,而是会主动上前,帮他们搭一把手,甚至会将自己省下的、一点不值钱的干粮,分给他们。

一来二去,那些小太监们,也渐渐不再怕他,甚至会主动与他,说一些宫外的见闻。

然而,几天下来,他们撒下的网,却并没有捞到什么有用的鱼。

许家,仿佛成了一个禁忌。

每当张嬷嬷将话题,稍稍引向朝堂官员的任免时,那些老姐妹们,便会立刻警惕地岔开话题。而小栗子接触的那些小太监,更是对“许元帅”这三个字,讳莫如深。

这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皇帝对许家的打压,远比他们想象中要严酷得多。即便许家已经倒台,但那份深入骨髓的恐惧,依旧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天,小栗子从一个相熟的小太监那里,得到了一个线索。那小太监说,他似乎听他一个在城门当值的远房表哥提过,说许元帅一家,好像是被安置在了京城东边百里外的,一个叫“落凤坡”的官庄里。

得到这个消息,小栗子欣喜若狂,连忙回来禀告。

但张嬷嬷听了,却摇了摇头,给这股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落凤坡?”她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那地方,老奴知道。前朝时,那里就是用来安置罪臣家眷的地方,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出,守卫森严,插翅难飞。皇上,怎么可能会把许元帅一家,放在那么显眼的地方?”

她顿了顿,分析道:“这消息,多半是朝廷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为的,就是引诱那些对许家还心存忠义的旧部,自投罗网。”

小栗子听得一阵后怕,背后渗出了层层冷汗。他这才明白,自己与这些宫中老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第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让他们意识到,这件事,必须用更隐秘、更巧妙的方式,去进行。

夜里,当他们将一天的进展,汇报给许倾寰时,她并没有丝毫的意外或失望。

她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用一种平静的语气,给出了她新的指示。

“既然明面上的线索都被人刻意抹去了,那就去查,那些最不容易被人注意的,暗地里的联系。”

她看着张嬷嬷,缓缓说道:“嬷嬷,您再仔细想想。我母亲……当今的许夫人,她可有什么出身寒微、却深受其恩,如今还在宫中当差的同乡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