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 > 第176章 孟德忧心昌邑事,疾之定计留神医(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孟德忧心昌邑事,疾之定计留神医(二)

黄忠疑惑的问道:“先生,我去长沙请张机先生的时候,已经回过长沙了啊……”

“那不算!”贺奔直接打断,“汉升,你给刘表祝过寿之后,就再回一趟长沙,看看你在长沙的黄氏族人。”

“哦……”黄忠虽然没听明白,但还是先点头答应了再说。

“然后……”贺奔停顿片刻,咧嘴一笑,这才继续说道,“……你去张机先生家里,把他家所有人,所用东西,全部打包送到昌邑来。”

黄忠愣了一下:“啊?”

“到时候,你先把人骗上车,就说张机先生在去往昌邑的路上遇到了黄巾贼,受伤了,要留在昌邑过冬,因为放心不下家人,就请你帮忙把家人接到昌邑。”

“然后,等人上了车,走远了,你再派兵把他家所有东西都装车打包,送到昌邑来——呃,这事儿你去问子廉,就按照他之前从己吾县帮我搬家那个程度和流程去做,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想办法带走。”

黄忠努力消化了一下贺奔的命令,犹豫片刻:“先生,您这是要把张先生的家给搬空,把人‘骗’来昌邑?”

“诶!汉升,话不能说得这么难听嘛。”贺奔笑了笑,“我们这是为了张先生能安心在昌邑钻研医术,悬壶济世,免除他的后顾之忧。你看,他家人在昌邑,他常用的器物、珍藏的医书竹简也在昌邑,他还能去哪儿?这不就留下了吗?”

黄忠张了张嘴,想说这法子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

但看着贺奔那“为了主公大业,为了志才身体,脸面可以先放一放”的坚定眼神,他把话又咽了回去。

他只是在想,以后千万要让先生离那程昱远一点,这种缺德主意,肯定是……是先生和程昱相处时间久了,才被程昱带坏了。

“末将……明白了。”黄忠抱拳,最终还是选择忠实执行命令,“只是,若张先生家人不愿前来,或是途中察觉有异……”

“所以让你带五百兵嘛!”贺奔理直气壮地说道,“汉升,记住了,态度要客气,礼节要周到,但人,必须请来!”

黄忠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郑重应下这道命令:“末将领命!定将张先生家眷……‘请’来昌邑!”

“好!”贺奔点点头,“去吧,凭借文若的本事,把张先生留在昌邑一个冬天还是可以的,等你开春之前把他家人请来,事情就算解决了一半儿。”

黄忠离开后,贺奔把德叔叫来,吩咐他去做四件事。

第一件,派人送信给陈留的曹操,告知他黄忠南下办事,最近无法参与战事。

第二件,派人告知荀彧,就说让荀彧在昌邑城寻一处宽敞清净的院落,最好附带药圃,再选数十名聪慧伶俐、识文断字的少年,准备拜张仲景先生为师,学习医术。顺便把整个计划也告诉荀彧,让他有个准备。

第三件,让德叔亲自去一趟张仲景那里向他请教,就说曹公想在昌邑开设一处医学,广收门徒,传授医术,救治更多百姓,这院落的选址、布局有何讲究?需要置办哪些器物? 务必要问得详细些。

第四件,就是将贺奔的亲笔信送到孙策那里,告知孙策所谓给刘表祝寿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目的在于接回张仲景先生的家眷,以便这位神医能安心留在昌邑,救治戏志才先生,并惠及曹营上下。

贺奔在亲笔信中写的清清楚楚,此举绝非与刘表修好,更不会忘记孙坚将军之仇。曹公许诺要为孙坚将军报仇,此诺永世不变,让孙策切莫因此心生芥蒂,一切以大局为重。

德叔听完了贺奔的整个计划,面露难色。

“少爷,若是那张先生因此记恨于你……”

“他恨的是我,又不是志才。”贺奔满不在乎的说,“这位张先生是真正的医者,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已刻入他的骨子里。即便他知晓了我对他用的这些手段,即便他气得跳脚,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无耻小人’……”贺奔一摊手,“无所谓,他也会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仔细的为志才斟酌每一味药的剂量,施针时依旧会凝神静气,力求精准。”

“那……张先生还会为少爷医治么?”德叔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贺奔一脸淡定:“他不会的,且不说我有秦大夫照料,就算是我想请张先生为我诊治,他顶多是在开方子时,故意多用二两黄连,让我吃得苦不堪言;或是针灸时,下手比平时重上三分,让我多疼一会儿,算是出出气。”

眼看德叔还在犹豫,贺奔笑着摆摆手:“去吧,一切都放心,我自有分寸。”

……

荀彧府上。

当他从德叔口中得知了贺奔的全盘计划之后,坐在那里愣了许久。

他摇了摇头,不知是该佩服还是该苦笑。

片刻之后,荀彧对还在等候的德叔开口说道:“请回复疾之,便说他之计谋,彧已尽知。他所嘱托寻觅院落、遴选学徒之事,彧即刻去办,必不延误。至于其他……请他放心便是。”

德叔离去后,荀彧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把这件事和陈留的曹操通报一声。

毕竟疾之这小子玩的有点大。

于是,他一面派人给曹操送信,一面召昌邑县令毛玠前来。

按照荀彧的吩咐,毛玠在昌邑城南找到一处合适的地点,面积足够大,也足够清静。

这里原本是昌邑城本地一位富商的别院,听闻曹公要以此地开设一处教授医术的学堂,富商二话不说便将院子献出。

毛玠则是一边感谢这位富商,一边下令将富商的儿子放了回来,还免除了他这个儿子之前在闹市中带着恶奴伤人的罪名。

注意啊,一码归一码,毛玠可不是因为富商献出院子才免除他儿子的罪名的,实在是经过调查,发现他儿子也是被恶奴所诓骗,这才干下了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毛玠秉公执法,已经下令将那几名恶奴杖毙,赔偿了伤者的医疗费,还免除了伤者一家人未来五年的田税,同时授伤者的儿子一个昌邑县衙内书吏职位。

这不是皆大欢喜嘛。

陈留那边,曹操收到荀彧书信,得知贺奔计划之后,没有丝毫犹豫,便写下“放手施为,吾皆准之”八个字,让信使送回昌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