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 > 第163章 曹营笑议河北事,孟德巧布青州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曹营笑议河北事,孟德巧布青州棋

关于这个文丑,在贺奔开口之前,曹操对他的印象是“河北名将,战公孙瓒时,独斗七将,斩其三,伤其四”。

贺奔开口之后,曹操已经认定“文丑不过一匹夫耳,焉能抵挡公孙伯圭之白马义从”。

没别的原因,就是单纯出于对贺奔的信任,以及对贺奔的了解——这小子直接点明“若文丑防线被击穿”,那他的防线就一定会被击穿。

如此一来,确如贺奔所说,夏侯渊北击田楷,恐遭公孙瓒援军和田楷合兵之后的强烈反攻。

也确如贺奔说的那样,帮忙可以,但不能把自己搭进去。兖州军这段时间以来连续作战,新得的徐州各郡还需分兵把守,曹操无法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北线。

至于为什么公孙瓒援兵击穿文丑防线后,一定会去援田楷而不是去援刘备……

原因也很简单,刘备比田楷能打,坚持的时间也久。公孙瓒援兵解西平昌之围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先击退进入济南国境内的夏侯渊,然后在集中兵力,在平原郡内和颜良、夏侯惇的联军决战。

如果换位思考,假设曹操是公孙瓒一方,他也会这么去做。

“还有一个可能……”郭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公孙瓒的援兵没有去救西平昌,而是直接攻打颜良的大本营甘陵,那颜良必定回师救援。那时候……”

围魏救赵?攻其必救?

众人一阵沉默,确实,这是个好计策。

呵呵,还用说么?颜良回师,那时候,就是熟悉的一幕再度上演,夏侯惇会被刘关张一路大逼斗扇回东郡。

算来算去,吃亏的还是我曹孟德啊。

曹营现在的议事风格就这样,如果有人提出了一些比较极端的坏的结果,那大家一定会认真去讨论,毕竟这些结果确实可能发生。

这要放在北方的某人那里,估计就是提出建议的谋士被群起而攻之,说什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颜良、文丑将军乃河北庭柱,岂会轻易败退”云云。

说到底,什么样的主公养什么样的臣属。

袁绍我不是在说你,你别紧张。

……

曹操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袁本初欲拉我入局,替他火中取栗,我曹孟德岂是那般好相与的?”

贺奔突然开口:“主公想必是误会袁大盟主了……”

众人齐刷刷看向贺奔。

贺奔笑了笑,继续说道:“以袁盟主之才,怕是他不曾看到这一层吧……”

众人听出贺奔对袁绍的轻视,纷纷笑出了声。

曹操也是指着贺奔说道:“疾之啊,你这番话传到袁本初那里,怕是他要……呃,对,要把你贺疾之的姓名,写到他的黑名单里去了。”

黑名单这个词儿,也是曹操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听贺奔提起过的。贺奔解释过这个词的意思之后,众人觉得很贴切,曹操现在干脆就拿来一用。

厅内再度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

程昱抚须道:“袁本初好谋无断,色厉胆薄。即便此话当真传到他耳中,他也要先召集谋士争论三日,方能确定是否该生气。”

“仲德啊,此言差矣……”郭嘉懒洋洋地补了一刀,“依嘉看来,袁本初怕是连生气的层次都想不到。他只会觉得疾之在胡说八道,然后继续做他的河北霸主美梦。”

众人笑得更欢了,议事厅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笑声过后,曹操清了清嗓子:“如此看来,青州这盘棋,我们要好好的下。疾之、奉孝,你二人,一语惊醒梦中人。袁本初既无远见,我们便不能与他同舟共济——毕竟谁也不知道,他这条破船何时会沉。”

“主公明鉴。”荀攸适时接话,“既然如此,我军当以保全实力为上。青州之事,可作壁上观。”

“不!”曹操邪魅一笑,“光是作壁上观怎么够?”

程昱顿时跃跃欲试……

曹操目光跳过程昱,看向夏侯渊:“妙才,你在泰山郡要大张旗鼓,却按兵不动,让田楷以为你只是虚张声势。若田楷意图救援刘备,你立刻进兵,将田楷牢牢的钉死在济南国!”

夏侯渊抱拳:“末将明白!”

曹操又看向郭嘉:“给东郡的元让去信,让元让小心进兵,若刘备重兵把守高唐,可一触即退。若高唐空虚,则围而不攻,诱刘备来援。记住,看到刘关张出现,便让元让撤兵。刘关张主力离去,则继续围高唐城。”

如此一来,公孙瓒援军抵达青州,见济南国的田楷无忧,便会直接去救平原县。

颜良孤军攻打平原县,即便能攻下,也会瞬间被公孙瓒援兵和刘备主力合围。

结果就是曹操完成了对袁绍的承诺——出兵平原,牵制田楷。

但袁绍面对刘备主力和公孙瓒援兵的合力反攻,注定打不下平原。

表面履约,实则拆台;看似助攻,实则主控,呵呵,果然是你,曹孟德,良心大大的坏。

他确实派出了夏侯惇、夏侯渊两路兵马,分别指向高唐和济南国,从军事行动上回应了袁绍的请求,让袁绍在道义上无可指责。

可他却通过精巧的战术安排,确保这两路兵马不会真正与敌军主力死战,反而会像指挥棒一样,引导着刘备、田楷和公孙瓒的援军,最终将全部压力都汇聚到袁绍的大将颜良身上。

等袁绍回过神来,看清楚曹操的一系列安排之后,怕是袁绍的那本黑名单上,会用加大、加粗的字体,重重的写下曹孟德……

不对,是重重的写下曹阿瞒三个大字,然后用红笔再打上几个红叉。

……

议事结束,众人从议事厅陆续走出来。

贺奔走的最慢,反正他住的最近,要是身体好,翻个墙头就回自己院子里了,着什么急么。

其实就是走得慢。

他刚要出门,却被守在门口多时的荀彧拦住。

贺奔一看见这个老狐狸那张笑脸,心就一抽一抽的痛。

要不是有涵养,贺奔早就揪住荀彧的衣领,怒吼着“还我诸葛孔明来”。

眼看荀彧这笑里又藏着东西,贺奔便知道这老小子又惦记上诸葛瑾了。

文若,不带你这么连锅端的!

“疾之啊……”荀彧笑眯眯的说道。

贺奔挤出一个笑容来,抢先开口:“文若,那诸葛亮……”

荀彧马上来了精神:“天纵奇才!假以时日,成就不下于我!依我观之,此子乃万年不出之人!彧正要感谢疾之,为我大汉,识得如此人才!”

“那文若定要好生培养!”贺奔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完,贺奔转身就走,不给荀彧反应的时间。

荀彧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听孔明说,其兄诸葛子瑜,现为公子伴读……”

贺奔头也不回边走边说:“对,今天天气是不错,适合晒书!”

荀彧愣住:“啊?”

贺奔已经走远,声音轻飘飘的传来:“对对对,公子想吃烤兔,我这就去让庖厨去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