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 > 第130章 程昱陈情释州郡,曹操布局揽英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程昱陈情释州郡,曹操布局揽英才

把好消息分享给贺奔之后,曹操便嘱咐曹昂带着贺奔回去休息,自己回到书房。

程昱在那里等候他多时了。

“主公。”见曹操进来,程昱上前行礼。

曹操“嗯”了一声,径直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自从被贺奔安利了椅子这种好东西之后,曹操是越来越喜欢这玩意儿了。

程昱跟了上来,站在曹操面前。

曹操沉默片刻,一抬眼:“此事,不可让疾之知晓。”

程昱点头:“主公放心,此事仅元让、妙才二位将军和在下知晓。”

曹操长出一口气:“好。”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孟卓毕竟与我有旧,昔日我刺董失败,是他借己吾县于我,让我在那里招兵买马。所以……”

说到这里,曹操又长叹一口气:“厚葬吧,以他人的名义,让他……入土为安。至于陈宫……念及他昔日与众人迎我入兖州,也将他好生安葬。他二人的妻女,接到昌邑来,好生赡养。”

说完这些,曹操盯着程昱,“你亲自去办,不要假手他人。”

程昱作揖:“在下这就去安排。”

“等等!”曹操一抬手,然后看向程昱,“我有话想问你。”

然后指着旁边的椅子:“坐下,咱们好好聊聊。”

程昱略微思索片刻,谢过曹操,然后在旁边坐下。

“仲德啊,你也是兖州人。我任用颍川人这件事,你……你难道就没有意见么?”曹操开口问道。

程昱笑了笑:“主公,这是小看在下了。若要如此说的话,在下还是东郡人,主公出任兖州牧,却没有大肆启用东郡人士,在下难道也要学张邈、陈宫那样,背叛主公吗?”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摇头道:“不,我要听的不是这个。我要听你的真心话。”

程昱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他沉默片刻,沉声道:“主公既然要听真话,那在下便直言了。”

“兖州士族,确实有人不满。他们认为主公更信任颍川士人,荀文若掌机要,郭奉孝、戏志才参军事,如今连陈留太守都要由夏侯元让出任……不少人觉得,兖州人反倒成了外人。”

曹操静静的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

程昱继续道:“但这些人不明白的是,如今群雄割据,争的是天下,不是一州一郡之地。颍川士人通达时务,熟悉天下大势,正是主公急需的人才。”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在下只知道,谁能助主公成就大业,谁就是该用之人。若只因同乡之谊便任人唯亲,那与袁本初、袁公路之流有何区别?况且……”

程昱一个停顿,曹操等了片刻,催促道:“况且什么?”

程昱笑了笑:“况且,主公最信赖的,不是疾之么?据昱所知,疾之既不是兖州人,也不是颍川人,他是司隶校尉部人士,河南尹,中牟县人。可疾之从不在意自己是哪里人,他在意的只有主公一人。”

曹操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好,说的好!你个程仲德,竟在这里等着我!你说的对,在我这里,只问才能,不问出身。颍川人能用,兖州人能用,天下英才皆能用!”

然后,曹操收回笑容,一脸真诚的看向程昱:“兖州子弟中,如仲德这般明事理、有才干者,我也不会埋没。你且看着,待局势稳定,我自有安排!”

……

原本的兖州大乱,变成了陈留小乱。

在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平定陈留之后,那些持观望态度、心里有一些小九九的兖州士人们,瞬间变的特别乖巧懂事,纷纷表示坚定支持曹州牧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兖州士族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张邈等人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兖州环境,我们坚决拥护曹州牧的一切决策。

据悉,曹州牧在事态扩大前果断出手,将此次事件控制在局部范围,有效避免了全州范围内的社会波动。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陈留事件”的快速解决,充分展现了曹州牧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

目前,兖州各地太守已陆续发表声明,一致认为曹州牧的领导,符合兖州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表示将全力配合曹州牧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后,曹操集团在兖州的管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其下一步的跨区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初平四年夏,曹操又完成了一件大事。

准确的说,是曹家完成了一件大事。

已故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琰,正式被曹操的父亲、曹嵩收为义女。

河东卫家曾经派人来兖州,说卫家与蔡家有过婚约,想接蔡琰前去完婚。结果被曹操一句“伯喈公乃吾恩师,又为吾义妹。如今蔡氏仅剩此一点骨血,岂能轻许?”给怼了回去。

消息传到贺奔耳中时,他正带着曹昂在庭院里修剪花枝。

“这个孟德兄啊…….”贺奔摇头失笑,“连这种事都要替我操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曹操呵呵一笑:“有道是长兄如父,贤弟的终身大事,为兄自然要放在心上。”

贺奔听到曹操的声音,放下剪刀回过头来:“孟德兄这是要乱点鸳鸯谱?”

曹操从贺奔手里接过剪刀来,一边修剪花枝,一边说道:“贤弟这话说的。昭姬才貌双全,与你正是天作之合。”

然后曹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此等才女,爱慕之人何其多。远的不说,便是那河东卫家,至今仍不死心。还有河北袁绍,听闻其子袁熙曾托人打听……”

他故意顿了顿,瞥见贺奔眉头微皱,这才慢悠悠道:“更别说那些世家子弟,哪个不想娶蔡伯喈之女?贤弟若再犹豫,只怕……呵呵。昭姬毕竟是伯喈公之女,伯喈公又于我有授业之恩。要我说啊,与其让昭姬嫁到那些不知根底的人家,不如让昭姬和贤弟,成百年好合。”

就在曹操和贺奔两人在庭院中闲聊的时候,一架马车已经从昌邑东门缓缓进城。

马车内坐着一中年文士,闭着眼睛,回忆着出发之前的一些事情。

“妹妹,你且放心,我此去兖州,定要为你寻得那少年将军。”

这是答应妹妹的话。之前糜家车队在兖州境内遭遇贼寇,是一名少年将军带着部下挺身而出,救下糜家车队。当时,小妹就在车队当中。

“父亲放心,孩儿此去兖州,定会探明曹公虚实。若其果有雄主之姿,我糜家当倾力相助,助他入主徐州。”

这是向父亲立下的承诺。

车马进城后,中年文士缓缓睁开眼,掀开车帘望向昌邑街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