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 > 第103章 伯符初谒曹公府,疾之巧护孙家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伯符初谒曹公府,疾之巧护孙家军

孙策站在太守府大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曹操回归东郡的时候,孙策正好带着他的子弟兵在附近剿匪,所以还没有正式和东郡太守——也就是他名义上的主公曹操见过面。

太守府门口的卫兵认得他,看他那副进又不是、走又不是的样子,便主动提醒他,太守大人不在衙署内,在隔壁。

隔壁?

孙策顺着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太守府隔壁还有个院子,院子门口同样有卫兵把守,而且还站着一个黑色疑似人形的铁塔。

“那是典韦将军,主公的亲卫。他在门口,说明主公就在院子里。”卫兵为孙策解释道。

先说明一下,典韦目前的军职只不过是军前校尉,可谁都知道那是主公的亲卫,称其一声“将军”也不为过。

就好比孙策,卫兵见到他,也是一口一个“将军”,要知道孙策现在也没有正式的将军称号。

孙策看向那个院子,朝着卫兵道谢之后,便朝那院子门口走了过去。

那个黑色铁塔在孙策靠近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了他。

孙策的脚步下意识停了下来,没别的原因,因为他从那个黑色铁塔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个信号:再往前,弄死你。

好在这个时候高顺来了,看到孙策犹豫不前的样子,主动凑过来询问。

孙策指了指那门口的黑色铁塔:“我看那……”可他转念一想,觉得说自己被那黑色铁塔震慑住了,怕是有些丢面子,不过小年轻反应快,马上便改口询问,“……我……我想来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可在里边?”

高顺一愣,看向门口。

典韦是认识高顺的,在和高顺对视的时候,还给他一个甜美的微笑。

高顺点头示意,然后重新看向孙策:“典韦将军在,主公便一定在。走,我这便带你进去。”

于是高顺带头,孙策跟在后边。走到门口,高顺朝着典韦一抱拳:“典韦将军,我有事情求见主公。”又为典韦介绍身后的孙策,“这是伯符将军。”

说完,又趁着孙策站在自己背后的机会,高顺用口型告诉典韦:“这是自己人……”

典韦微微皱眉:“高将军,你怎么没声儿了?”

我……我不是为了给孙策一点面子么?你这个憨货……

高顺挤出一个微笑:“典韦将军,这是孙将军,特来一起拜见主公的。”

典韦哦了一声,让开门口:“主公就在里边,二位进来吧。”

高顺道谢,这才拉着孙策往里走。

路过典韦身边的时候,孙策不忘朝着典韦点头微笑。

走进院子里,孙策一眼看到那棵大树之下,贺奔坐在一辆四轮车上,他身后站着一个中年男子,个子不高,满脸堆笑,正推着四轮车来回走。

“贤弟啊,这下你出门方便多了,不用走路。回头给这四轮车上加个顶盖,还能给你遮风挡雨。”这是那中年男人说的。

贺奔则是一脸无奈:“那再给我配个羽扇,天气热了我还能扇风……”

就在这个时候,四轮车上的贺奔看到了门口的高顺和孙策,连忙喊停:“孟德兄孟德兄……主公!别推了,门口来人了!”

那中年男人看向门口,看到了高顺,也自然看到了高顺身后的孙策。

……

“末将高顺,拜见主公!”高顺在曹操面前单膝下跪。

高顺身后的孙策也单膝跪下:“末将孙策,拜见主公!”

曹操点点头:“二位将军快快请起!”然后指了指旁边的石凳子,“快坐下吧!”

孙策闻言一怔,曹操竟然如此随和,麾下将领来拜见他,还能坐下的?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高顺已经拉着孙策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了。

曹操面带微笑:“伯符,我归来后,听闻你在外带兵,一直未曾相见。你来东郡之后,一切可好啊?”

孙策马上站起来,双手抱拳:“多谢主公关心,策,一切安好!”

曹操点点头,示意孙策坐下:“好好好,坐下。听闻你上次平定乐平一战,骁勇武威,疾之可是在我面前,没少说你的好话呀!”

坐在曹操旁边的贺奔摆摆手:“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伯符虽然年轻,却是骁勇善战,更难得的是用兵颇有章法。”贺奔说着说着,便朝孙策投去赞许的目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孙策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先生过奖了,策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曹操见状哈哈大笑:“这是自然,有道是虎父无犬子。伯符,你父文台将军若是在天有灵,见到你今日这般英姿,想必……也会欣慰不已。”

提到孙坚,曹操的神色渐渐肃穆,他缓缓站起身,负手而立:“当日讨伐董贼,我与文台将军并肩作战,文台将军勇冠三军,实乃当世豪杰。”

孙策闻言,眼眶微微发红,他强忍悲痛,声音却已有些哽咽:“多谢主公还记得先父……”

曹操走到孙策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台遇害,我亦痛心。那刘表,不过是表面仁义,实则……”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伯符,你既投我麾下,便是我曹孟德的人。他日,曹某必为你讨回这个公道。”

贺奔坐在四轮车上也感慨道:“文台将军英年早逝,实在可惜。伯符如今继承父志,想必文台将军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

孙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主公厚恩,策没齿难忘。只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以报知遇之恩!”

然后,孙策抬起头:“策这次前来,一是拜见主公,二是向主公请战!”

请战?

曹操询问:“伯符要请战?”

孙策点点头:“正是!听闻子孝将军不日将领兵出征,抵御青州黄巾贼扰我东郡……”说到这里,孙策再度单膝跪下,满脸严肃之情,“末将请求随军出征,愿率所部兵马为先锋!”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并未立即答应,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贺奔。

贺奔微微点头,然后看向孙策:“伯符,你麾下兵马,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顿了顿,贺奔叹气,“伯符,我就实话实说了,他们不仅仅是你的部下,也是你孙伯符的叔伯。上次令你前往乐平,那是因为敌人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仅有千人而已,这次可不一样。”

“若是你麾下那些人一定要马革裹尸,我希望他们是牺牲在你复仇刘表的战场上,而不是在这里。”

贺奔这话说的很认真,孙策听完,愣住片刻,目光低垂。

贺奔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刺中了他内心最敏感的地方——那些看着他长大的叔伯们,确实是他最珍视的部下。

说的通俗一点,死一个,便少一个。

一旁的曹操也秒懂贺奔此话的用意。

贺奔在提醒曹操,第一,孙策的部队是“孙家军”,不是“曹家军”。

第二,这支部队不过几百人而已,在数万黄巾贼寇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与其让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消耗殆尽,不如保全实力,留待将来更有价值的战事。

第三,如果这支孙坚旧部在抵御青州黄巾的战场上损失惨重,孙策可能会心生怨恨。

第四,现在要的是孙策的忠心,而不是让他打这一仗。

明白了贺奔的用意之后,曹操也缓缓开口:“伯符,疾之说得有理,你麾下皆是你父旧部,随你父南征北战,又护你北上,忠心耿耿。若在此战中折损,操心中亦是不忍。”

他走到孙策面前,亲手扶起这位年轻的小将:“你的忠心,我已明了。但正因你是文台之后,我更当为你保全这些文台将军的旧部。”

曹操话锋一转,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不如这样……你依旧随子孝出征,但我另拨一千兵马归你统领。你的本部人马留守东郡,既可休整,也可协防。”

孙策闻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涌上复杂的神色。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深深一揖:“主公体恤之情,策……感激不尽!”

借着这个机会,曹操看向贺奔,满脸得意,眼神里尽是“看我这招棒不棒”的求表扬之意。

贺奔回了他一个白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