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医 > 第22章 瘟神点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安县闹瘟疫的消息,像一股带着腐臭味的风,断断续续地吹进了山阳县。起初只是些模糊的传言,说什么“热病”、“咳血”、“死人如山”。但很快,随着逃难出来的零星难民和官方驿马的到来,更多骇人听闻的细节被证实并传播开来:整村整村的人死绝,尸体都来不及埋;郎中医官成群结队地倒下,比病人死得还快;官军封锁区域,里面的人想冲出来,外面的人不敢进去,如同鬼域……

山阳县顿时人心惶惶。茶馆酒肆里,人们交头接耳,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惧。平日里热闹的街市,也似乎冷清了不少。而当官府准备从本县征召郎中支援永安的消息一传出,山阳县所有药铺的坐堂先生、走方郎中,乃至学徒伙计,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恨不得立刻关门歇业,或者宣称自己突然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县衙的医官不敢怠慢,将公文下发到了“生药行会”。行会的行老韦先生,一个精瘦干瘪、眼珠滴溜溜转的老头儿,立刻按照官府要求,一边派人到各大药铺摊派征收急需的药材,一边开始征召“自愿”前往的郎中。

响应者寥寥。最终,只有一位姓董的年轻郎中,或许是真怀着一腔热血,或许是想搏个出身,慨然应征。还差一个名额,任凭韦行老磨破了嘴皮子,再也无人响应。无奈之下,韦行老只好放出风去:若再无自愿者,明日便在行会内公开抓阄,抽到谁,谁就去!这下,郎中医士们更是寝食难安,都怕那倒霉地阄被自己抓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末日降临般的气氛。

济世堂内,老徐一边称着药材,一边唉声叹气:“唉,真是造孽啊……生灵涂炭,听说永安那边,惨不忍睹……老朽要不是家里七八口人指着这点微薄收入糊口,真……真想去尽一份力啊!”他说得情真意切,眼眶都有些湿润。

王鼎正翘着脚琢磨怎么再忽悠付老爷一笔钱,闻言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我可没家小拖累,但我更不想去送死!老徐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那地方是闹瘟疫!瘟疫懂吗?沾上就玩完!什么医术都不好使!”

老徐被噎得老脸一红,讪讪地低下头,不敢再言语了。他也就是嘴上说说,真让他去,怕是比谁跑得都快。

第二天上午,县衙的医官亲自来到了生药行会,显然是上头催得紧。他直接查询药铺行籍登记册,开口就问:“韦行老,近期县里可有一位从海州来的郎中,在此开设药铺?”

韦行老心里咯噔一下,隐约觉得有事,连忙翻开花名册,指着“济世堂”那一栏:“有,有!济世堂,东家王鼎,籍贯海州。”

医官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目标,一拍桌子:“好!就是他了!”

韦行老一愣,迟疑道:“可是……医官大人,这王鼎并未报名啊……”

医官冷哼一声,带着几分官威:“哼!不去?由得他吗?这可是上头的意思,听说是……漕运总督史可法史大人亲自点的名!韦行老,我还有其他公务,你赶紧把这次征召的两人,董郎中,还有这个王鼎的姓名、年龄、籍贯等行籍信息写清楚,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备案!不得有误!”

说完,医官转身匆匆走了,留下韦行老在原地发呆。史可法大人亲自点名?这王鼎在山阳开设药铺,铺面和行籍手续可都是张千户的夫人差人办的,张夫人还请他关照来着,可现在看来这趟差事,唉,他怕是躲不掉了。

此时杏春堂的李老六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听说还有一个名额要抓阄,他心里像是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万一那要命的阄被自己抓着……那可是十死无生的绝地啊!不行,绝对不行!他得想办法把这个风险转嫁出去!

而且,他告诉自己,他这完全是为了永安县的苍生着想!他要举荐真正的人才,为黎明百姓造福!

见屋里没别人,李老六凑到韦行老身边,压低声音:“韦老先生,听说……还有一个名额,要抓阄?”

韦行老正想着如何和张夫人交代,被他吓一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可不是嘛!都说是送死的活儿,谁愿意去?只好听天由命了!”

李老六眼珠一转,假惺惺地说:“哎呀,韦老,我看啊,这阄就别抓了。”

韦行老终于抬起头,斜眼看着他:“怎么?李掌柜你要去?那敢情好,我这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

“哎哟喂!您可别开玩笑了!”李老六吓得连连摆手,脸上堆起谄媚的笑,“我的意思是,咱们都是本乡本土、乡里乡亲的,这阄不管让谁抓着,心里都不落忍,是不是?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他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更低:“干脆,就让济世堂那个东家王鼎去得了!他一外乡人,无牵无挂,不是号称‘神医’吗?不是整天嚷嚷着免收灾民诊金,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吗?这种救苦救难、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不让他去让谁去?这叫能者多劳嘛!再说了,只要您把他给报上去,报谁就是谁,他都没地方喊冤去”

说着,他以极快的速度,将一锭足足十两的雪花银塞进了韦行老的手里。

韦行老感觉手心一沉,那冰凉的触感让他浑身一激灵,一道贪婪的亮光从他眼中飞速闪过。他飞快地朝四周瞟了一眼,然后紧紧攥住银子,压低声音对李老六说:“咱可说好了,我只负责把名单报上去,这银子……可就归我了!”

李老六见对方上钩,喜出望外,忙不迭地点头:“对!对!对!只要您把王鼎的名字报上去,这银子就是您的!决不反悔!”

韦行老不再犹豫,当即铺开纸笔,当着李老六的面,将董郎中和王鼎的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工工整整地写在了征召文书上。写完后,他吹干墨迹,叫来一个手下伙计,吩咐道:“立刻把这个送到县衙,交给医官大人!”

看着伙计拿着文书跑远,李老六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仿佛已经看到王鼎在瘟疫区痛苦挣扎的惨状。他心满意足地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感觉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韦行老掂量着手里沉甸甸的银子,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既完成了官差,又得了实惠,还“顺应民意”推荐了“能人”,简直是一箭三雕!张夫人那头也好交代,史可法史大人亲点,没法子!至于王鼎是死是活……就看他造化喽!

而此刻,还在济世堂里做着发财梦、盘算着怎么泡妞的王鼎,对自己即将被一张薄薄的纸片推向死亡边缘的命运,还一无所知。瘟神,已经精准地点到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