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 第22章 曹豹的“绩效考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曹豹的“绩效考核”

下邳城的府衙,如今成了刘吕联盟临时的议事厅。气氛比几天前吕布刚屯兵小沛时好了不少,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绷。

关羽一身绿袍,端坐左侧上首,眼帘微垂,似在养神,但偶尔开阖间精光四射,扫过对面时,总带着一丝难以融化的寒意。张飞则有些烦躁地扭动着壮硕的身躯,铜铃大的眼睛不时瞪向对面以魏续为首的吕布部将,鼻子里发出微不可闻的哼声。

右侧,魏续、侯成等人则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虽因吕布严令而勉强坐在这里,但眼神中的轻蔑几乎不加掩饰。唯有坐在稍后位置的张辽,面色平静,目光沉稳地观察着在场众人。

刘备与吕布并坐主位。刘备面带惯有的温和笑容,努力调和着气氛。吕布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对他来说,这种繁琐的议事远不如纵马驰骋来得痛快。

议题很快陷入了僵局。

起因是缴获自夏侯惇的一部分军械和粮草的分配问题。虽然胜仗是联手打的,但谁主攻,谁佯攻,谁斩获多,谁承担了风险,两边将领各执一词。

“若非我大哥仁德,允你等入驻小沛,焉有此胜?如今分润战利,岂可贪得无厌?”张飞嗓门洪亮,率先发难。他指的是吕布骑兵最后冲击,缴获了大量曹军溃兵丢弃的良马和精甲。

魏续嗤笑一声:“张将军此言差矣!若无温侯铁骑摧垮敌阵,尔等能否守住下邳城尚在两可之间!依我看,这些缴获,理所应当归我并州儿郎!”

关羽终于睁开眼,丹凤眼寒光一闪,淡淡道:“魏将军莫非忘了,是谁正面扛住夏侯惇主力,为温侯创造了战机?”他语气平淡,却自带一股凛然之威。

侯成阴阳怪气地接话:“关将军勇武,我等佩服。不过,打仗看的是结果,若非温侯神勇,一击毙敌,这仗恐怕还有得打。”

“你!”张飞勃然大怒,几乎要拍案而起。

“三弟!”刘备低喝一声,制止了张飞,转而看向吕布,“奉先兄,你看此事……”

吕布皱了皱眉,他其实不太在意这些琐碎分配,但部下争功,他身为统帅,自然不能弱了气势,便道:“玄德公,我军骑兵损耗亦是不小,多取些战马铠甲,也是应当。”

场面一时僵住。陈宫在一旁捻须不语,眉头紧锁。糜竺、孙乾等文官更是插不上话。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文官序列中段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将军,且听豹一言。”

众人目光汇聚,说话的是曹豹。他如今身份微妙,既是徐州本土代表,又是此次联盟促成者,虽无显赫官位,却无人敢小觑。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元显有何高见?”

吕布也挑了挑眉,看向这个总能说出些新奇点子的“曹豹”。

曹豹站起身,走到厅中,先对刘备、吕布各行一礼,然后环视众将,缓缓道:“今日之争,在于功过难以量化,赏罚无法分明。长此以往,今日争军械,明日争粮草,嫌隙日生,联盟之谊,恐难维系。”

魏续哼道:“曹将军说得轻巧,难道你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服气?”

“或许,可以试一试。”曹豹目光平静,迎向魏续挑衅的眼神,“豹近日思得一法,或可解此困境。暂名为‘靖难勋绩制’。”

“靖难勋绩制?”众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正是。”曹豹解释道,“顾名思义,此制度旨在记录我‘靖难军’(他提前用了这个未来的名号)所有将士之功绩,以此作为赏罚、升迁、分配之唯一依据。”

他顿了顿,继续道:“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设立一套‘功勋点’体系。例如,斩获敌军首级,根据敌军身份(普通士卒、军官、将领)可获得不同功勋点;击溃敌军建制,根据建制大小获得功勋;成功守卫据点、完成战术目标(如断粮、诱敌)、缴获重要物资,乃至提供关键情报,皆可折算成功勋点。”

“功勋点由参军文书记录在案,每战之后,由刘豫州、温侯以及双方高级将领共同核定,确保公正。所有战利品,不再凭口头争抢,而是按照各部队在此战中获得的功勋点总数,按比例进行分配。”

大厅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这个前所未闻的概念。

张辽率先开口,眼中带着思索:“曹将军此法,听起来似乎公允。功勋点数明确,按功分配,能者多得,倒也让人无话可说。”

陈宫也微微颔首:“以此法度约束,确实可减少许多无谓争执。只是……操作起来,记录、核定,需要大量可靠人手,且必须保证记录者本身公正。”

曹豹点头:“陈军师所虑极是。此事可由刘豫州与温侯各派心腹文吏,共同组成‘功曹署’,专司此事,互相监督。所有功勋记录,定期公示,若有异议,可当场提出复核。”

关羽抚须沉吟:“按功行赏,倒也不失为一条明路。只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有些功劳,并非斩首夺旗所能体现。”他指的是如正面承受压力、牺牲自己成全大局之类的贡献。

曹豹对此早有准备:“关将军所言极是。故此,除了这些‘硬性’功勋,还可设‘评议功勋’。每战后,由高层军议,对在此战中表现卓越,或有特殊贡献的部队及个人,额外追加功勋点。例如,此次战役,张将军正面迎敌,吸引敌军主力,虽斩获或许不如骑兵突击,但其承受压力、为全局创造战机之功,便可通过评议,授予高额功勋。”

张飞一听,眼睛亮了:“这个好!俺老张干的可是最累的活儿!”他看向魏续,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魏续等人虽然觉得这法子限制了他们凭关系、凭气势多占好处,但听起来确实公平,而且吕布显然对此流露出兴趣,他们也不敢明着反对。

吕布确实来了兴致。他自负勇力,觉得凭真本事拿功劳,他并州狼骑绝不会输给任何人。这制度反而能彰显他的部队之精锐。“元显此法,颇合我意!就这么办!以后谁功劳大,谁就拿得多,看谁还敢聒噪!”他一锤定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刘备见吕布同意,而且此法确实能促进公平,减少内耗,便温言道:“元显此策,老成谋国。就依此试行。功曹署的人选,还需奉先兄与吾共同斟酌。”

曹豹补充道:“此外,此功勋点不仅可用于分配战利品,日后扩军、晋升军官、乃至赏赐田宅,皆可参考功勋。要让将士们明白,每一分功劳,都不会被埋没,每一次奋战,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此,方能激励士气,凝聚军心。”

他最后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刘备和吕布,甚至连关羽、张辽等人都微微动容。为将者,谁不希望部下用命,赏罚分明?

一场即将爆发的冲突,在曹豹这套超越时代的“绩效考核”方案下,暂时被化解于无形。联盟的机器,第一次尝试着抛开纯粹的个人情谊和武力威慑,向着制度化的方向,笨拙而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议事散去,曹豹走在最后,看着前方依旧有些泾渭分明的两派将领,心中默念:“光有制度还不够,还需要共同的敌人和目标,才能将这些骄兵悍将真正拧成一股绳……曹操,你可要快点来啊。”他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而走在前面的吕布,难得地拍了拍陈宫的肩膀,低声道:“公台,这曹豹,脑子里倒是有些真东西。以前怎未发现?”

陈宫望着曹豹的背影,意味深长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或许,是天意赐给明公与刘豫州的转机。”

刘备则与关羽、张飞走在另一侧。

张飞嘟囔道:“这曹豹,花样真多。不过这次,倒是帮俺老张说了话。”

关羽淡淡道:“此法若能严格执行,确是强军之道。此子……确非池中之物。”

刘备没有说话,只是回头望了一眼那个逐渐远去的、曾经被他视为庸碌之辈的背影,眼神复杂,有欣赏,有感激,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他隐隐感觉到,这个“曹豹”,正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徐州的未来,以及他和吕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