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戈壁滩的春天来得迟,风中依旧带着料峭寒意,但空气中那股令人窒息的绝望感,似乎随着田间地头悄然泛起的绿意,以及食堂粥碗里偶尔多出的几粒实实在在的米粒,而稍稍淡去了一些。最困难的时期尚未完全过去,但希望的曙光已在地平线上微微显露。

张彬在维持各大项目基本运转、稳定核心团队的同时,将一部分注意力投向了更年轻的群体——“雏鹰”计划培养的预备人才。这些年轻人大多刚从国内顶尖学府毕业,满怀理想投身国防科技,却恰好撞上了这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他们的理论知识尚未经过充分实践打磨,他们的热情正被严酷的现实不断考验。

困境并未扼杀所有生机,反而在夹缝中催生出别样的智慧。由于缺乏现成的仪器设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和顺畅的物资供应,这些年轻人被迫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张彬在巡视各项目组下属的辅助团队或实习小组时,开始有意无意地留意这些“雏鹰”们的动向。

冲突在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创造力之间展开。没有专用的精密夹具,就用报废设备上拆下的零件,结合钳工班的边角料自己打磨制作;缺乏进口的标准化电路模块,就尝试用国产基础元件重新设计组合,实现类似功能;为了节省宝贵的计算纸,有人甚至发明了一套更紧凑的数学符号和图表绘制方法。

张彬在一个负责地面通讯设备维护的“雏鹰”小组里,发现了令他眼前一亮的案例。这个小组负责维护几种型号老旧、故障频发的短波电台。备件奇缺,往往拆东墙补西墙。一个名叫陈卫国的年轻学员,提出将不同型号电台中功能相近的电路板进行标准化测绘和改造,设计出几种通用的“功能模块”。当某台设备故障时,可以快速替换对应的通用模块,大大缩短维修时间,也降低了对特定备件的依赖。

“张顾问,您看,”陈卫国有些紧张地向张彬展示他画在粗糙草纸上的设计图,图纸上线条清晰,标注严谨,“虽然这些模块性能上可能比不上原装进口的,但可靠性经过我们测试,完全能满足应急通讯需求。而且制作起来,对材料和工艺要求低很多。”

张彬仔细审视着图纸,眼中露出赞许。这种思路,跳出了对原有设计的盲目遵从,立足于实际条件和需求,进行创造性的简化与整合。这正是逆境中最宝贵的品质。

收获在于对这些宝贵创意的捕捉与培育。张彬没有仅仅口头表扬。他利用自己顾问的身份和有限的项目调剂权限,亲自指导陈卫国完善设计方案,核算更精确的参数,并特批了一小批在当时极为珍贵的晶体管和电容电阻,让他们制作出几个样品进行实测。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通用模块不仅工作稳定,其功耗甚至比部分原装件还有所优化。这个成功案例迅速在基地内其他维修班组推广开来,有效缓解了通讯保障的压力。

类似的例子在其他小组也开始涌现。有人利用废弃的炮弹壳加工成小型压力容器测试罐,有人用自制的简易光学平台验证基础光学定律,为更复杂的光学设备研发积累数据。

张彬穿梭于这些年轻人中间,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园丁,敏锐地发现那些在石缝中顽强探头的嫩芽,然后小心翼翼地施肥、浇水,呵护它们成长。他为他们搭建与资深工程师交流的桥梁,帮他们争取极其有限的实验资源,引导他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地为可行的技术方案。

钩子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悄然浮现。

还是在那个通讯小组,另一个名叫赵海川的学员,正在尝试改进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简易编码方案,目标是利用更窄的带宽传递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同时增强抗干扰能力。他将自己设计的算法草稿拿给张彬看,希望能得到指点。

张彬起初并未在意,这类节省带宽的编码研究在资源紧张时期很常见。但当他仔细审视赵海川那略显稚嫩却结构清晰的算法流程图时,他的目光猛地一凝。

在这个算法的核心纠错模块中,为了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保持数据完整性,赵海川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基于特定多项式运算的校验码生成结构。这种结构……

张彬的心脏微微加快了跳动。

这种结构的数学内核,其构建逻辑和那种在有限资源下追求极致效率与鲁棒性的“味道”,与他记忆中,“灯塔”信号那复杂编码结构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某种构建模式,存在一种极其微弱的、神韵上的相似!

不是直接相同,赵海川的设计简单粗糙无数倍,但其底层那种试图用最精简的数学工具实现最强健功能的“设计哲学”,那种对特定类型随机错误进行高效识别与纠正的数学路径选择,让张彬恍惚间看到了“灯塔”编码风格的一个极其模糊、极其遥远的投影。

是巧合吗?还是某种共通的、在极端约束条件下最优化的数学选择,在不同层面、不同时代的独立发现?

张彬压下心中的波澜,不动声色地指导赵海川优化了几个参数,鼓励他继续深入。他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灯塔”的事情,但这个发现,却像一颗种子,埋入了他的心底。

这些在逆境中挣扎求存的“雏鹰”,他们的思维未被条条框框完全束缚,反而可能更接近某种解决问题的“本源”。他们的创意,或许不仅仅是解决眼前困难的工具,也可能无意中,触及了某些更深层规律的边角。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微型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制造工艺(适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物品知识已存入意识流。】

新的技术奖励,似乎正可用于监测那些在艰难条件下超期服役的设备状态,与“雏鹰”们努力维护老旧设备的现实需求隐隐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