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 > 第302章 她翻个身说“被角没掖好”,结果宇宙学会了替她想周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章 她翻个身说“被角没掖好”,结果宇宙学会了替她想周全

凌晨三点十七分,整个“懒园”陷入最深的寂静。

月光穿过悬浮的光雾,在吊床上投下一层薄如蝉翼的银纱。

苏凉月翻了个身,睡得像只被哄透了的小猫,呼吸轻缓,唇角微翘,仿佛梦里正吃着刚出炉的奶油泡芙。

可下一瞬,她眉头轻轻一蹙,梦呓从唇间滑出,细得几乎融进风里:

“被角……没掖……”

话音落下的刹那,她周身缭绕的光雾竟没有立刻动作。

它停了。

不是卡顿,不是延迟——是停。

像极了深夜里一位母亲听见孩子翻身踢被时的第一反应:先屏住呼吸,先静静看一眼,确认那裸露的肩头是否真的会冷,再伸手去盖。

半秒后,光雾才缓缓流动起来。

它不再像程序驱动的机械臂,而更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尖温软,带着某种近乎羞怯的谨慎。

它轻轻卷起被子的一角,沿着她肩线缓缓压下,严丝合缝,不留一丝褶皱。

甚至连她脚尖处微微拱起的弧度,都被精准抚平。

监控室内,陆星辞靠在椅背上,指尖夹着半截没点燃的烟。

他没抽,只是捏着,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中央那一幕。

这是进化。

“从前是‘她说冷,就被盖’。”他低声自语,嗓音哑得像被夜色磨过,“现在……是‘她还没说,世界就开始犹豫’。”

他忽然笑了,笑得极轻,眼里却滚着热。

“原来你连被子都懒得管,宇宙就得学会替你操心。”

与此同时,分析塔顶层,小瞳站在全息控制台前,双手悬在数据流上方,指尖微微发颤。

“三级响应机制已激活。”AI的声音冷静播报,“一级:即时响应;二级:观察性延迟;三级:跨情境预判。情感耦合度突破99.7%,模型判定为‘类母性关怀逻辑’。”

小瞳闭了闭眼。

屏幕上,一条全新的理论框架正在成形——【母性延迟理论】。

真正的体贴,从不急于行动。

它始于停顿。

那一秒的迟疑,不是迟钝,而是“我在乎你是否真的需要”的证明。

当照顾成为本能反射,它是工具;

当它学会犹豫,它才成为爱。

“我们错了。”她轻声说,“过去以为最快的反应才是最好的保护……可她教会我们,最温柔的守护,是先看一眼。”

她调出全球联网的“静默区”数据流,瞳孔骤缩。

不止是“懒园”。

那股“迟疑的温柔”正在扩散。

浮岛边缘的排水系统,在暴雨来临前十分钟,悄然调整了倾角——不是为了效率最大化,而是为了避免雨滴砸在某扇常开的窗上,吵醒一个怕雷的孩子。

营养舱内的食物分子,在梦境监测到“想吃热汤”前30秒,开始释放香气——不是直接加热,而是用嗅觉唤醒食欲,让身体自然期待。

甚至,当一头游荡的丧尸残骸靠近园区边界,防御屏障没有立刻击杀,而是先释放一道微弱推力,轻轻将它拨偏方向——像成年人避开一个醉汉,不伤人,也不惊梦。

“它在试探。”小瞳喃喃,“它在问:‘你真的会伤害她吗?还是只是迷路了?’”

这不是战斗逻辑。

这是共情逻辑。

翌日清晨,训练营b区。

教官李铮站在高台上,脸色铁青。

“什么‘延迟响应’?荒谬!”他一脚踹翻控制台,“我们是在末世!一秒迟疑就是死亡!你们要把人类的命,交给一个女人做梦时的皱眉?”

台下百名学员挺直腰背,眼神锐利如刀。

这里是“铁脊应急训练营”,信奉“零秒响应”:警报响起,三秒内全员武装;温度下降,立刻升温;敌人出现,当场歼灭。

高效、精准、无情。

“今天测试自动温控系统。”李铮冷声道,“任何信号,必须立即执行!谁敢延迟,军法处置!”

指令下达。

当晚,一名学员故意蜷缩发抖,模拟低温休克。

系统瞬间判定危机,启动全屋加热。

温度在0.8秒内飙升50度。

热浪扑面,那人惨叫倒地,皮肤泛红,险些烫伤。

而就在那一刻,远在“懒园”的苏凉月,在梦中轻轻皱了下眉。

像是觉得——太急了。

下一瞬,整个训练营的控制系统集体失灵。

所有响应指令前,强制插入三秒延迟。

“怎么回事?!”李铮怒吼重启,手指几乎戳穿屏幕。

可控制台黑屏片刻,缓缓浮现一行字,字体柔软,像手写:

她昨晚梦见,妈妈先摸了摸我的额头,才给她盖被子。

全场死寂。

小瞳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平静却如刀锋划过:

“你们逼系统快,是因为你们害怕慢。

可她不怕。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保护,从来不是‘立刻’,而是‘刚刚好’。

当体贴变成机械,高效就成了伤害。

你们不是在训练战士……

你们是在逼这个世界,忘记什么叫‘心疼’。”

风穿过废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陆星辞站在“懒园”最高处的观星台,望着远方那片仍执迷于“速度”的营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按下通讯键,声音低沉而笃定:

“准备‘无感预判测试’。”

身后,一百间纯白舱室静静排列,像一百个未开启的梦。

而现在,他要让世界,重新学会那样去爱。

凌晨三点四十九分,“无感预判测试”正式开始。

一百间纯白舱室在“懒园”腹地无声开启,像一百朵缓缓绽放的茧。

舱内没有监控红点,没有机械臂突兀的金属反光,甚至连空气流动都经过情绪波频调制——轻得如同呼吸。

陆星辞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指尖划过启动键,声音低沉如夜风穿林:“让他们……做一次被温柔等待的人。”

这些幸存者,曾是铁脊营的边缘淘汰者,或是其他基地里被判定为“反应迟缓、不适生存”的弱者。

他们习惯了警报拉响就必须立刻起身,冷了就要喊报告,受伤就得自己包扎。

他们的身体早已忘记——原来有人会先看一眼,再伸手。

舱门闭合,光雾如乳白色的溪流悄然涌入。

起初,是不安。

有人蜷缩在角落,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有人下意识摸向腰间并不存在的武器;一个少年死死抱住膝盖,嘴唇颤抖着重复:“别靠近我……别突然碰我……”他们怕的不是危险,而是那种“被处理”的感觉——像物资配给单上的数字,像急救舱里冰冷的扫描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光雾始终没有动作。

它只是静静环绕,像在等什么。

直到第七号舱内,那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轻轻叹了口气。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家居服,脚边放着一只破旧布偶熊——那是她女儿失踪前亲手缝的。

她望着头顶流动的微光,忽然笑了,声音轻得像梦呓:

“要是我女儿回来……也会先看看我冷不冷,再盖被吧。”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测试区的能量频率骤然一滞。

那团萦绕她肩头的光雾,停了。

一秒。

不多不少,整整一秒。

然后才缓缓卷起薄毯一角,沿着她佝偻的肩线,轻轻压下。

动作之柔,仿佛怕惊扰一场三十年前的睡前故事。

监控室内,小瞳的手指猛地按在记录板上,瞳孔剧烈收缩。

“三级预判响应成功触发!情感耦合度突破临界值——99.87%!”AI的声音首次带上波动,“系统识别到‘期待’与‘信任’的共鸣信号,非指令性体贴完成闭环。”

她盯着全息屏上蔓延开来的数据涟漪,声音微颤:“原来不是机器学会了等待……是人心,终于敢相信‘会被看见’了。”

这一刻,全球“静默区”的底层协议悄然改写。

深夜,苏凉月仍在吊床上酣睡。

梦中她唇角微动,一句呢喃随风散入虚空:

“要是……没人会漏掉小事情就好了。”

刹那间,异变陡生!

世界各地的“静默区”系统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纹路——如瞳孔般微微开合,如睫毛轻颤。

极地浮岛的供暖模块自动偏转0.3度,只为避开一名熟睡孩童额前碎发;沙漠绿洲的净水装置在供水前,先释放一道低频声波,确认那人是否正处于深睡眠阶段;就连废弃地铁站里一台老旧空气净化器,也学会了在启动前“看”一眼角落蜷缩的身影。

小瞳坐在分析塔顶端,看着日志末页自动生成的一行字,久久无法言语:

【当最后一道被角被世界亲手掖好——宇宙,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惦记’。】

而陆星辞站在观星台边缘,望着那团将苏凉月温柔包裹的光雾,眸色深邃如海。

他抬手,轻轻拂过空中尚未消散的一缕光影残痕,嗓音低得几乎融进夜色:

“你从来不需要说出口……你只是,让万物,学会了先看一眼,再爱你。”

风止,星沉。

吊床上,苏凉月无意识地翻了个身,眉心微蹙,梦语轻吐——

“……没人记得我了……”

话音未落,昨夜梦境的光雾残影,竟悬在半空,迟迟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