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 > 第202章 她连翻身都懒得翻,世界却为她转了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她连翻身都懒得翻,世界却为她转了向

清晨六点十七分,天光刚在地平线上撕开一道灰白口子,东区净水站的管道便毫无征兆地裂了。

不是爆炸式的崩塌,而是一声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咔”,像冬日里冻僵的树枝被风轻轻掰断。

水流从水泥墙根处渗出,起初只是湿了地面,三分钟后已聚成小溪,顺着斜坡往低处漫去。

按理说,警报系统该响了——压力骤降、流量异常、水质波动,三项指标同时越界,红灯至少闪三次。

可整个基地安静如常。

没有蜂鸣,没有广播,连监控屏都懒洋洋地亮着淡蓝色待机光。

值守员老张正拧着阀门检查滤网,忽然手一顿,抬头望向广场方向。

不止是他。

东区所有岗位上的人都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投过去——

陆星辞躺在吊床上翻身了。

这个动作缓慢得近乎凝滞,仿佛他整个人沉在深水之中,每一次挪动都要推开无形的阻力。

军大衣滑落一半,露出里面素白色的居家毛衣,发丝垂落额前,呼吸绵长到不像现实中的存在。

他就这么翻了个身,面朝朝阳,闭着眼,像是梦中都不愿醒。

没人说话。

但所有人默契地放下工具,默默搬来储水罐,摆在漏水处下方。

有人从口袋掏出一张便签纸,用铅笔写下:“修之前先睡一觉。”贴在破裂的管壁上,还顺手拍了拍那节铁皮,像安慰一个闹脾气的孩子。

三小时后,维修组的人打着哈欠过来,本想骂一句“谁又擅离职守”,话到嘴边却愣住。

裂缝不见了。

不是焊接,也不是封堵——而是某种半透明的菌类藤蔓从内部长了出来,层层包裹住破损处,如同活体组织般完成了自我修复。

更诡异的是,流出的水比净化后的还要清澈,带着一丝微甜的气息,检测仪显示:无菌率99.998%,矿物质平衡完美。

“这……是她留下的‘眠壤菌’?”技术员声音发颤。

没人回答。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原本只生长在苏凉月专属温室里的共生菌群,如今已在基地土壤中悄然蔓延,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模仿她的呼吸节奏。

与此同时,西区“憩阅社”内,小瞳正调试新一批“呼吸同步铃”。

这是她根据三年前一段残存录音研发的装置——那是苏凉月生前最后一次午睡时的呼吸频率记录,被系统意外捕捉并保存下来。

每分钟十二次,波形平稳如湖面,带有极低频的共振效应。

铃声响起的刹那,整片区域的时间流速仿佛被拉长。

三十米内的居民动作不自觉放缓,说话声变轻,连自动贩卖机出货的机械臂都降低了运转频率。

一名刚做完噩梦的焦虑症患者直接瘫坐在椅子里,眼皮合拢,嘴里喃喃:“她说今天不想醒……那我就不醒。”

小瞳静静记录实验数据,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语言失效处,韵律开始统治。”

她抬头看向窗外,远处广场上,吊床仍在微晃。

陆星辞依旧躺着,不知是睡是醒。

而在基地南楼档案室,老周翻开第七本监控日志。

数据显示:过去七天,居民平均每日主动决策次数下降68%——吃饭选哪道菜、走哪条路、要不要开会……这些原本需要大脑前额叶参与的行为,正被一种集体性的“延迟响应机制”取代。

但事故率?为零。

零起冲突,零起误操作,零次异能失控。

他走访五个岗亭,问同一个问题:“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守卫们回答惊人一致:

“等陆顾问打哈欠。”

老周站在高塔窗前,望着那张随风轻荡的吊床,久久无言。

最后,他在笔记末尾添了一行钢笔字,墨迹深重:

“我们不再寻找领袖,只等待一个睡熟的信号。”

夜幕将至,云层自北方缓缓压境。

风还没来,空气却已沉得能拧出水。

电力负荷曲线在控制室屏幕上剧烈跳动,备用电源接连报警,技术人员围在主控台前,却没有一人动手抢修。

他们只是默默走向冥想舱区,取出耳机,插入《眠河》低频音轨接口。

走廊尽头,陆星辞披着大衣缓步走来,身影映在玻璃墙上,与无数静止的仪器倒影交错。

他的脚步未停,唇角却微微扬起,像听见了某种只有他懂的召唤。

暴雨来得毫无预兆。

前一秒天边还只是沉云压境,下一秒,狂风便如巨兽般撕开城市上空的屏障。

雨点砸落,不是滴,而是倾,仿佛整片北冰洋被谁掀翻了扣下。

闪电劈裂苍穹,雷声滚过地底,像是远古巨兽在云层里翻身低吼。

静默基地的电力系统瞬间进入红色预警状态。

主控室内,警报灯疯狂闪烁,却无人按响——因为没人动。

技术组全员早已脱掉工装外套,沉默而有序地走向冥想舱区。

没有人讨论方案,没有人分配任务,甚至连一句“要不要试试别的?”都没人问。

他们像执行某种古老仪式般,戴上耳机,接入《眠河》低频音轨接口,缓缓闭眼。

控制台前只剩空椅与跳动的数据流。

就在这时,陆星辞出现了。

他没有打伞,大衣湿了半边,发梢滴水,在监控室门口驻足。

目光扫过仪表盘:电压波动97%,三相失衡,储能阵列濒临过载……任何一名工程师看到这数据都会立刻扑上去抢修。

可他只是轻轻靠上门框,双臂交叠,闭上了眼睛。

呼吸,缓缓下沉。

像一块石头落入深潭,涟漪无声扩散。

时间仿佛被拉长。

雨水撞击屋顶的声音变得遥远,警报的红光也不再刺目。

十秒钟后,有人注意到——频率曲线开始平缓。

三十秒,波动值回落至80%。

一分钟,备用电源自动退出,主网负载趋于稳定。

十分钟整。

所有参数回归绿色区间。

技术人员摘下耳机,面面相觑,最后齐齐望向窗外——那条曾被判定“必须更换”的三十年老电缆,此刻正缠绕着一层肉眼可见的微光菌丝,如同血管般搏动着完成自我重构。

检测显示:导电效率提升12%,绝缘层再生完整。

“共振修复……又来了。”有人喃喃。

小瞳站在观测台前,指尖轻抚播放器上的标签——【眠河·终章】。

她望着远处吊床上那个依旧未醒的身影,唇角微扬,声音轻得像梦呓:

“她教会我们,最深的控制,是彻底放手。”

那一夜,陆星辞梦见自己漂浮在无垠星海。

四周寂静,唯有缓慢起伏的呼吸声,像是宇宙本身在吐纳。

每一颗星辰都渐渐显出轮廓——是一张张熟睡的脸。

平民、战士、孩子、老人……他们的梦境连成一片光之原野,而中心空缺的位置,只留一道温柔的余温。

忽然,一个声音从虚空中传来,不响,却穿透一切:

“你睡得越沉,他们就越安心。”

他猛地睁眼。

窗外,月光洒在广场上。

数百居民不知何时已走出房间,躺在草坪、长椅、甚至冰冷的地砖上,姿势各异,却又诡异地同步——同一时刻翻身,同一节奏呼吸,如同被某种无形节律牵引。

更远处,红外监测屏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丧尸群的热源信号。

本该直扑光源与生命气息而来,可它们竟在距基地三公里处集体转向,绕行而过,仿佛惧怕这片沉睡所构筑的结界。

风停了,雨歇了,连时间都放轻了脚步。

整片废土,正在随一场无人指挥的暗眠,悄然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