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327章 响应时差卡壳?三老合阵拧出 0.73 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27章 响应时差卡壳?三老合阵拧出 0.73 秒!

37% 陆地防御网络的协同屏突然像被揉皱的蛛网,173 个节点的能量脉冲在全息图上拖出长短不一的尾影 —— 响应时差飙至 7.3%,相当于最后一道防御闸比第一道慢了整整 37 秒。张叙舟盯着护江力的数字在

边缘震颤,比协同启动前微降,a 星工程师正往主控系统里输入星际同步算法,代码流像瀑布般冲刷屏幕,却让节点能量流乱成打结的绳。“必须强制校准频率!” 工程师的机械臂砸向同步按钮,“这是宇宙级协同技术,你们的山林土法能让 173 个节点齐步走?”

浙江护林员周松茂、江苏渔民陆阿水、安徽茶农梅占春背着家伙什闯进中控室,三人手里的物件在能量流中泛着微光 —— 周松茂的柴刀刻着山林梯度线,陆阿水的鱼簖缠着循环链纹路,梅占春的竹帘标着光照刻度。“后生仔,搭戏台得有生旦净末丑,守地界也得有山林、鱼塘、茶丛搭伙”,周松茂用烟袋锅点着全息图,“你这节点就像没排好的戏班,各唱各的调,哪能成事?”

张叙舟的银簪突然发烫,簪尖投射的协同图谱里,森林节点因 “能量郁闭” 响应偏慢,湿地节点因 “水流波动” 时快时慢,茶园节点则跟着日照节奏忽快忽慢。陆阿水突然将鱼簖抛向空中,竹篾网在空中展开,173 个网眼恰好罩住 173 个节点:“咱桑基鱼塘讲究‘桑养塘、塘养桑’,节点也得串成链 —— 让森林的枯枝腐殖能喂湿地菌群,湿地的净水能润茶园土壤,环环相扣就错不了。”

“这是瞎串联!”ζ 工程师的监测仪疯狂报警,屏幕上 “协同误差 7.3%” 的红色警告像道血痕。但梅占春此刻正转动竹帘,帘上的 73 道竹篾突然亮起,每道竹篾对应 3 个节点:“按日照节奏分三拨 —— 晨雾里的湿地先动,日头正中的茶园跟上,暮色中的森林收尾,就像采茶‘一芽二叶’的顺序,错不了时辰。” 他让竹帘影子落在全息图上,三道光斑竟让节点脉冲的混乱程度降了 37%。

张叙舟让银簪刺入协同中枢,分子结构图突然亮起:周松茂的 “山林梯度”(高海拔节点延迟 0.3 秒,低海拔 0.1 秒)、陆阿水的 “循环链”(每 7 个节点设 1 个缓冲站)、梅占春的 “光照校准”(按经度每度调慢 0.01 秒),三者叠加形成的 “协同公式”,正好抵消 7.3% 的时差。周松茂此刻正用柴刀在地上划出三道弧线:“就像咱护林员巡山,前队探路,中队送补给,后队收尾,快慢得按山势来。”

a 星按 “统一加速” 改造的协同系统刚启动,就引发更严重的紊乱 —— 低海拔节点因过载冒出白烟,护江力跌至 。陆阿水却往全息图上撒了把蚕沙:“傻孩子,协同不是齐步走,是按性子来。” 蚕沙落在节点上,173 个光点突然按 “7:3” 分成主副两线:主线按森林→湿地→茶园的顺序流转,副线用鱼塘菌群的 “消化延迟” 补位,银簪显示误差从 7.3% 缩至 1.73%!

“测最终时差!” 三位老人同时将信物按在启动台 —— 周松茂的红豆杉枝、陆阿水的桑枝、梅占春的茶枝刚接触,全息屏突然爆发出青金色的光。173 个节点的脉冲像被无形的手攥成股绳,第一道闸与最后一道闸的响应差从 37 秒、7.3 秒、1.73 秒…… 最终稳稳停在 0.73 秒!护江力像被点燃的炮仗般蹿升:→→。

善念值的光点在穹顶凝成覆盖 37% 陆地的绿网,全球生态志愿者传来的 “守护日志” 在能量流中闪烁:大兴安岭护林员的 “巡山时辰表”、太湖渔民的 “潮汐协作法”、黄山茶农的 “采茶班组分工”,每篇都藏着协同的密码。周松茂在新植入的节点旁种下红豆杉苗,树苗在能量滋养下当天抽出新芽,嫩芽的生长节奏竟与 173 个节点的脉冲频率完全同步。

ζ 工程师的机械臂僵在半空,数据库显示民间协同法的稳定性是星际算法的 7.3 倍,而三位老人用的 “协同信物”(红豆杉含 37% 萜类化合物、桑枝含 73% 纤维素),其分子振动频率正好能校准节点能量波。陆阿水此刻正把协同参数抄在桑基鱼塘的账本上:“记住了,合得来不是因为一样快,是因为懂彼此的快慢。”

张叙舟摸着掌心发烫的银簪,突然读懂了簪身新浮现的纹路:“山有山的节奏,水有水的章法,人有人的活法,合在一起就是大地的法。” 控制中心的 “防御网络墙” 上,173 个节点的坐标旁都贴着手写的民间智慧标签,组成幅活的 “地球防御图谱”。而 a 星工程师的终端里,自动下载的 “协同标准” 标着:“源自 73 种民间协作术,地球生态守护者实践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