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42章 能量跑丢37%放大镜聚光竟让边缘节点能量暴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42章 能量跑丢37%放大镜聚光竟让边缘节点能量暴增

边缘节点的能量监测屏像块被晒蔫的菜叶,青金色的数据流细得像游丝。37% 的能量在传输中蒸发,最远端的极地节点几乎成了空壳,护江力从

跌至 (降 150 点)。凯的机械臂攥着超导传输方案,指节泛白:“必须重建传输网!这些玻璃片子聚光的把戏能对抗距离衰减?小学生的点火游戏在宇宙能量面前就是过家家!”

乡村小学的晒谷场上,李老师正举着放大镜给孩子们演示聚光点火。阳光透过镜片,在纸团上烧出个焦黑的洞,镜片的角度始终对着正午的太阳。“小凯看这光斑的劲,” 她转动镜片,光斑突然缩成针尖,纸团 “噗” 地燃起明火,“离得越远,光越散,可只要角度对了,再远的光也能聚成一点 —— 能量也一样,不是跑丢了,是没找着聚的法子。”

一、陶土镜片的聚光阵

凯的能量衰减模型显示,民间聚光法的效率仅为 17%:“这是用光学游戏对抗球面损耗!陶土的透光率会让能量折射紊乱,聚焦点只会变成能量乱流!” 他调出的模拟图上,陶土镜片聚起的能量像团散开的蒲公英,在节点前炸成漫天光点,护江力曲线像被戳破的气球,一路瘪下去。

可李老师已经让孩子们用梯田陶土混合星际晶体,烧出了 73 块 “地脉聚光镜”。镜片的弧度按 “太阳高度角 73 度” 打磨,背面刻着放射状的地脉纹路,边缘还留着三个小孔 —— 那是老木匠教的 “三点定角法”,用细线牵着就能固定角度。“你看这镜的‘心眼’,” 她指着镜片中心的凸起,像放大镜的 “焦点”,“老辈做老花镜,必在中心留个小凸点,说能‘锁光’—— 其实是让地脉能顺着凸点往里钻。”

当第一组聚光镜在边缘节点架起,奇迹在麦香里炸开。正午的阳光透过镜片,在节点前聚成道青金色的光柱,那些散逸的能量突然像被无形的线拽着,顺着光柱往中心跑。护江力的指针 “噌” 地弹起,→,监测仪显示极地节点的能量留存率从 63% 跃至 87%,最边缘的光斑里,竟检出了与核心区相同的能量密度。

“量这镜片的‘仰角’,” 李老师用测角仪抵住镜片,角度刚好卡在 73 度,“春分秋分,太阳高度角 73 度时,聚光最准 —— 就像咱种庄稼,按节气下种才丰收,聚光也得看地脉的‘节气’。” 凯的光谱仪下,陶土里的星际晶体像无数个微型棱镜,把散逸的能量折射成平行光,而地脉纹路则像导光的光纤,把光能牢牢锁在光柱里。

农村小学的直播里,孩子们正用竹竿搭建聚光阵:高年级校准镜片角度,低年级往镜架上缠红绳(说 “红绳能拴住光”),老师则在镜片边缘抹松脂,说 “这样光不打滑”。当观众发现自家阳台的老花镜,竟和直播里的镜片有相同的凸点,善念值的曲线突然像被阳光点燃的纸团,猛地窜高 —— 那些被当作 “废品” 的旧镜片,原是最硬核的 “能量回收器”。

二、日影定的角度诀

聚光刚见效,傍晚的麻烦就来了。太阳西斜,73 度仰角的镜片聚不起足够的光,能量留存率又跌了 17%。凯要装电动调角器,李老师却在地上插了根竹竿,让孩子们观察日影的长度。

“这叫‘立竿见影法’,” 她在竹竿旁画着刻度,日影每短一寸,镜片就抬高 3 度,“老辈看日影下种,影长三尺种麦子,影长五尺种玉米 —— 能量聚光也得看日影,太阳动,镜也动,不能死心眼。” 她让每个节点的聚光镜都配个 “影钟”,用日影长度自动调节角度,黄昏时的仰角降到 37 度,刚好接住斜射的地脉能。

第七个黄昏的影钟转动时,奇迹在晚霞里炸开。聚光镜像向日葵似的跟着太阳转,哪怕夕阳只剩一角,光柱依然坚挺。边缘节点的能量损失从 17% 降至 3%,护江力冲破 ,镜片背面的地脉纹路在暮色中亮起,与 a 星的星际光束形成了奇妙的夹角 —— 原来李老师按日影调的角度,刚好能接住星际能量的反射光。

“摸这镜片的温度,” 李老师的手掌贴在镜面上,傍晚的镜片比正午时低 7 度,“热胀冷缩会让弧度变,老银匠说‘冬紧夏松’,冬天得把镜架调紧点 —— 能量聚光也一样,温度变了,角度就得跟着松松紧紧。” 凯的热胀仪显示,镜片的弧度误差始终控制在 0.37 度内,那些孩子们用手拧的螺丝,竟比电动调节器还精准。

当新疆的坎儿井旁、青藏高原的晒佛台都架起带影钟的聚光镜,善念值突破 113.12 亿。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学会了 “看影调镜”,牧民们用羊骨做影针,渔民们在船板上刻影线,连爱斯基摩人都用冰砖代替陶土 —— 原来全世界的人,早就懂得 “跟着太阳走” 的生存智慧。

三、光斑里藏的源头坐标

最惊人的发现藏在聚焦的光斑里。李老师让孩子们把 73 块镜片的光斑叠在一起,中心竟浮现出个微型星图,图上的亮点与北极控制台捕捉到的 “煞力流源头坐标” 完全重合!

“这叫‘光导星图’,” 她指着光斑中心的亮斑,“老辈说‘阳光里藏着天的密码’,现在看来,能量的光也一样。” 检测显示,聚光后的能量流里,混着来自源头坐标的微弱信号,就像煞力流在光里留下的 “指纹”,而陶土镜片刚好能把这指纹 “显影” 出来。

当所有聚光镜对准源头坐标的方向,护江力稳稳站上 。李老师收起放大镜时,发现镜片上的焦痕竟连成了第八器的符号 —— 那是被能量烧出来的,像阳光给人类的签名。

“小凯记住,” 她把放大镜塞进他手里,镜片的温度还带着阳光的暖,“再远的光,只要肯找,总能聚成一点;再散的能量,只要有心,总能拧成一股 —— 就像这晒谷场的阳光,看着平平常常,却能烧开一壶水,点亮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