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762章 氢暴流绞碎能量道 冰川瞬融现煞纹 观脉真窥见肺泡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2章 氢暴流绞碎能量道 冰川瞬融现煞纹 观脉真窥见肺泡息

昆虚高原的冰川在辰时突然发出玻璃碎裂的脆响。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 300 米冰层,左髋骨纹传来被砂纸打磨般的灼痛 —— 银河能量通道的截面正在剧烈收缩,银蓝色的能量流被挤成扁平的 ribbon(带状),其中裹挟的氢原子像疯转的钢珠,每碰撞一次通道壁,就有 10 立方米的冰川瞬间融化,而一小时前,这些冰川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厚,冰层裂隙中凝结的暗金色纹路,与赵山河煞力残留的螺旋轨迹完全重合。

“通道快被挤爆了!” 李教授的全息屏上,星际介质密度监测图正以每秒 3 次的频率刷新:高密度区(氢占比 40%)像块巨石堵在通道入口,能量传输效率从 90% 暴跌至 65%;而 5 光年外的低密度区(氢占比 20%)又让通道扩张成喇叭状,过量能量顺着地脉倒灌,沧江沿岸的能量分配符阵已发出过载警报,12 万亩星晶稻田的稻穗正以诡异的角度扭曲,谷粒裂开的缝隙中渗出银蓝色液滴(能量饱和溢出的表现)。

苏星潼的银簪在通道接口处剧烈震颤。簪尖刺入冰川融水的刹那,蓝光在冰面投射出组动态符文:“星介如浪拍脉门,宽时泄洪窄时焚”,翻译器显示这是古蜀人对星际介质波动的记载,而符文闪烁的频率(0.012 赫兹),恰好与氢原子撞击通道的频率一致。观脉忆真里,她看见银簪映出的通道截面图 —— 像只疯狂呼吸的肺泡,每扩张一次,就有股能量湍流冲击地脉,导致昆虚山顶的气象站测到瞬间 40c的温差。

一、氢暴流的 “通道绞杀”

星际介质的密度波动在 12 小时内形成三次 “氢暴流”。这些由氢原子聚集而成的能量团,以 0.3 倍光速撞向银河能量通道,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警:

收缩危机:当氢占比飙升至 40%,通道截面收缩至原宽的 70%,能量流在狭窄处形成 “超音速冲击”,昆虚高原的地核调频符阵谐振腔被震出蛛网裂纹,赤金色的地脉能量与银蓝色的氢暴流混合,在腔体内凝成双色结晶,用地质锤敲击会发出赵山河标志性的冷笑;

扩张灾难:氢占比骤降至 20% 时,通道突然扩张至 1.3 倍,过量能量像决堤的洪水涌入地脉,沧江的能量分配符阵核心芯片烧毁 17 块,星晶稻因能量 “涝灾” 成片倒伏,根须在泥土中织成微型能量漩涡,把吸收的过剩能量转化为银蓝色的 “稻穗雷”,每株稻穗爆裂时都能击穿 3 厘米厚的木板;

时空褶皱:最诡异的是 “宽窄交替区”—— 通道在收缩与扩张的瞬间切换,导致昆虚冰川出现 “量子叠加态”:同一处冰层既呈现融化的水痕,又凝结着新鲜的白霜,护江队员用手触摸时,会同时感到灼烧与刺骨的痛感,观脉忆真显示,这种现象是氢原子在通道内形成 “时空涟漪” 的表现,与额外维度的能量泄漏有关。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捕捉到更惊悚的细节:氢暴流中混杂着冰人改造的 “催化氢原子”,这些原子的原子核被嵌入微型煞力晶粉,与通道壁碰撞时会释放暗金色冲击波,加速能量流的畸变。当他用探喷指锁定这些原子,左髋骨纹突然浮现出祖父笔记的残页:“破军搅局,巨门挡道,需以‘气’调之”—— 紫微斗数中 “破军星 + 巨门星” 双星化忌的天象,正对应此刻星际介质的突变与能量传输的阻滞。

善念值在冰火两重天的灾难中降至 36.0 亿。护江 App 的 “冰川直播” 里,网友拍到冰层在一分钟内先增厚半米再融化成水的诡异画面,弹幕被 “世界要疯了” 的恐慌刷屏。直到条来自极北镇的视频被顶起:老观测员王铁山用祖传的 “测气筒”(内含氖气的青铜管)靠近冰川,融水的沸腾竟奇迹般平息,配文 “老祖宗说的‘气能稳流’,可能真有用”。

二、肺泡通道的 “呼吸密码”

王铁山的测气筒在实验室掀起轩然大波。青铜神雀检测显示,筒内氖气与高密度区的氢原子接触后,会形成稳定的 “氢氖分子团”,使氢占比从 40% 降至 30%,通道收缩幅度立刻缩小至原宽的 85%。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这些分子团像微型滚珠,顺着能量流的轨迹滚动,既减少了氢原子的碰撞频率,又能引导能量流以 45 度角冲击通道壁 —— 这种角度的能量损耗率仅为 5%,是古蜀文献记载的 “天工最优角”。

“是‘气体缓冲’!”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指向极北镇的铁矿层,簪尖蓝光投射的地脉图显示,那里藏着储量达 100 万立方米的惰性气体(氖、氩为主),矿脉走向与银河能量通道的地脉接口形成完美夹角,“古蜀人早就把‘稳压阀’埋在地下了!”

张叙舟的 “探介指” 在此时完成进化。他将泉脉力凝聚成 0.01 毫米的能量丝,顺着通道深入 5 光年,精准测算出氢原子与能量流的碰撞系数(误差 ±1%)。观脉忆真里,这些数据化作组动态曲线:当氢占比 30% 时,曲线形成平滑的正弦波,能量传输效率稳定在 90%;偏离这个数值,曲线就会变成锯齿状,对应着通道的剧烈收缩或扩张。

祖父笔记 “星介篇” 的插画在此刻活了过来。泛黄的纸页上,李冰治水时 “深淘滩低作堰” 的河道剖面图,与银河能量通道的截面图重叠 —— 当河道过宽(对应氢占比低),就用石块填充(对应增加惰性气体);过窄(对应氢占比高),就疏浚拓宽(对应吸附过剩氢原子)。张叙舟突然顿悟:“我们不是要对抗介质波动,是要给宇宙通道装‘可调式闸门’!”

护江队的 “气体干预” 试点立竿见影:

在极北镇铁矿层钻孔释放氖气,高密度区的氢暴流冲击力下降 40%,昆虚冰川的瞬融现象减少 60%;

用超导线圈在极南镇建立 “氢原子吸附站”,低密度区的通道扩张幅度缩小至 1.1 倍,沧江稻田的 “能量涝灾” 得到控制;

最意外的是星晶稻的反应 —— 接触过氖气的稻穗不再爆裂,谷粒中的银蓝色液滴凝结成稳定的 “能量珠”,检测显示这些珠子能中和氢暴流中的催化氢原子,像给通道装了层天然滤网。

三、紫微双星的 “化忌破局”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在通道核心发现了破局关键。当破军星与巨门星的星光投射到通道壁,氢原子的碰撞频率会出现 0.1 秒的停滞 —— 这是双星引力场对星际介质产生的 “共振盲区”。他立刻让苏星潼用银簪引导星光,在通道内织成道金色光网,氢暴流穿过光网时,密度波动幅度竟从 ±30% 收窄至 ±15%。

“是‘星象稳流法’!” 李教授调出紫微斗数盘,破军星的 “变动” 与巨门星的 “阻滞” 在光网中形成平衡,就像给疯狂的介质波动装上刹车,“古蜀人说的‘观星定脉’,根本不是玄学,是利用恒星引力调节星际物质!”

通道接口的冰纹符文在此时发生异变。那些与赵山河煞力同源的暗金色纹路,在氖气与星光的双重作用下,竟开始分解成无害的星尘,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星尘中浮现出赵山河的半张脸,表情从狰狞逐渐转为平静,仿佛在默认这种净化方式。青铜神雀分析显示,当氢占比稳定在 30%,煞力残留的活性会下降 70%,这解释了为何古蜀人将此比例视为 “天地平衡点”。

沧江沿岸的 “能量跷跷板” 现象逐渐平息。星晶稻田的稻穗恢复挺拔,谷粒中的能量珠在阳光下闪烁,渔民王水生的孙子发现,用这些珠子打磨渔网,能让渔网在能量流中保持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被湍流撕碎。护江 App 的 “气体调控” 话题播放量突破 8 亿,有网友用动画演示 “氢氖平衡” 原理,评论区 “原来宇宙也需要‘补气’” 的留言获得 100 万点赞。

张叙舟站在昆虚山顶,看着冰川在稳定的能量流下形成均匀的冰层,裂隙中不再有暗金色纹路,取而代之的是星晶稻根系延伸的白色须毛(这些根系顺着地脉钻入通道接口,成为天然的 “能量缓冲垫”)。左髋的骨纹传来温暖的共鸣,观脉忆真里,祖父的虚影正用手指在氢暴流中划出道弧线,弧线末端的坐标指向极北镇的惰性气体矿脉,像在指引下一章的关键行动。

四、氢浪下的 “煞力伏笔”

当第三次氢暴流平息,青铜神雀在分析残留数据时,突然弹出段冰人日志。画面中,冰人长老站在星际介质模拟舱前,用催化氢原子撞击能量通道,观测屏上的参数与当前蓝星的通道波动完全一致:“让氢占比在 20%-40% 间震荡,就能激活煞主晶核的‘共振休眠’—— 当通道收缩到极限,就是煞力顺着裂隙涌出的时刻。”

日志末尾的星图标注着 “煞力唤醒区”—— 恰好是当前高密度区的氢暴流源头。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那里的氢原子正以诡异的螺旋轨迹运动,与赵山河煞力场的旋向完全同步,而这些原子的原子核中,除了煞力晶粉,还嵌着微型冰纹符,符阵组合成的句子令人脊背发凉:“双极补偿将成新牢笼”。

护江力在初步稳定后微升至

点。虽然未达预期,但通道的收缩与扩张幅度已得到控制,地脉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正连夜设计 “双极补偿符阵” 的蓝图,计划在极北、极南同时部署惰性气体储备库与氢原子吸附装置。苏星潼的银簪此刻突然指向星空,簪尖蓝光中,仙女座碰撞的涟漪余波正像潮水般涌来,下一波更强的介质波动,已在 3 光年外蓄势待发。

(本章完)

下章预告:极北镇的惰性气体矿脉突然发生 “氖气爆炸”,检测显示矿脉中混入了冰人用催化氢原子制造的 “气体炸弹”。更惊悚的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让银河能量通道出现 0.5 秒的 “完全封闭”,昆虚冰川在瞬间冻结成暗金色,冰层中浮现出赵山河完整的虚影,正用手触摸通道的封闭处,仿佛在测试突破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