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716章 续频指破旋臂劫 虫群变异藏杀机 云协作锁地核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16章 续频指破旋臂劫 虫群变异藏杀机 云协作锁地核频

昆虚高原的冻土在三阶续频术的金芒中微微发烫。张叙舟站在五号符阵基座前,指尖的追旋指正顺着地脉能量流延伸,金芒像条灵活的银蛇,精准捕捉着猎户座旋臂的实时引力频率(25.7 赫兹),误差控制在 ±0.01 赫兹内。观脉忆真视野里,之前锯齿状的频率波形正在被抚平,像被梳子理顺的发丝。

“偏差 0.28 赫兹!” 李教授的监测仪发出清脆的提示音,屏幕上的曲线第一次出现持续下行的趋势,“追旋指锁定成功,现在注入微调能量!”

张叙舟的指诀顺势转化为微调指,千万道细如牛毛的金芒注入地核 —— 每 0.1 秒一次脉冲,能量幅度随偏差动态调整:偏差扩大时增强 30%,缩小时减弱 50%。观脉忆真里,地核深处的能量漩涡像被温柔的手安抚,旋转速度从每秒 3 圈降至 1.5 圈,溅起的能量浪花不再冲击节点。

“稳频指,起!” 他双掌合十,金芒在符阵周围织成弹性光膜,膜上的波纹能自动吸收 ±0.1 赫兹的波动。当旋臂拖拽力突然增强时,光膜像被按压的弹簧,收缩后迅速回弹,将多余的震颤能量缓冲殆尽。

三指联动的十分钟后,监测仪上的频率偏差稳定在 0.25 赫兹,昆虚冰川的增厚速度降至 0.15 米 \/ 日,比之前减缓了 50%。基座裂缝中渗出的煞力雾气明显变淡,寄生虫的黑色纹路在金芒中寸寸消退。

一、虫群的 “频率伪装”

就在众人以为局势稳定时,雨林煞力冰巢突然爆发出刺耳的尖啸。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冰巢核心的寄生虫正在集体变异 —— 它们的外壳浮现出与续频指金芒相同的淡金色,振翅频率伪装成 25.2 赫兹(稳频指的缓冲频率),像穿着迷彩服的间谍,顺着地脉毛细血管向昆虚渗透。

“它们在模仿我们的频率!” 苏星潼的银簪刺入一只捕获的寄生虫,簪尖蓝光折射出其内部的 “频率振荡器”,“这是赵山河煞力残留的进化版,能在 0.1 秒内复制接触到的频率,比之前的变异快了 10 倍!”

伪装虫群突破了沧江梯级站的防御符阵。当值班队员以为是友方的微调能量时,虫群突然露出獠牙,振翅频率从 25.2 赫兹暴增至 26.0 赫兹,瞬间撕裂能量缓冲膜,地脉震颤幅度再次扩大至 0.3 赫兹,刚修复的管道第三次爆裂。

“善念值 34.2 亿,停滞了。” 李教授盯着护江 App 的后台,用户上传的 “伪装虫灾” 视频让刚建立的信心再次动摇,“它们在摧毁我们的调节成果,让大家觉得续频术也不管用!”

张叙舟的追旋指立刻捕捉到虫群的伪装破绽:真正的续频能量带有泉脉特有的 “暖频波动”(0.002 赫兹的微颤),而寄生虫的模仿频率是 “冷频平直”。“给续频指加‘暖频水印’!” 他指尖金芒泛起涟漪,“让缓冲膜只吸收带水印的能量,过滤掉伪装信号!”

二、三阶续频的 “能量瓶颈”

续频术持续运转三小时后,张叙舟的指尖开始发麻。观脉忆真显示,追旋指每小时消耗的泉脉能量是定轴指的 5 倍,而微调指的高频脉冲更是加速了能量流失,他的丹田像个漏气的气球,金芒的亮度明显减弱。

“这样下去,你撑不过六小时。” 苏星潼的银簪贴在他手腕上,蓝光顺着经脉流转,试图补充能量,“必须找到外部能量源,不能只靠你一人的泉脉力。”

昆虚山民的 “能量接力” 意外解了围。格桑带领牧民围着符阵跳起 “续频锅庄”,舞步的节奏与微调指的脉冲频率完全同步(每 0.1 秒一次跺脚),观脉忆真里,无数细小的善念能量流从他们脚底涌入地脉,像给张叙舟的金芒加了层燃料。

“善念值 + 0.1 亿!” 李教授的屏幕上,参与 “云续频” 的用户突破 800 万,“用户在 App 上点击‘能量接力’按钮,每点击一次就贡献 1 单位善念能量,现在的总储备够支撑续频术运转 12 小时!”

更惊喜的是地脉研究院的 “超导储能罐”。罐中储存的波动回收能量(之前捕获的频率反弹能量)与续频指的金芒完美兼容,注入后立刻让微调脉冲的强度提升 20%,张叙舟的丹田压力骤减,指尖的麻感消退了大半。

“这才是双源共振的终极形态。” 他望着符阵周围的牧民与手机屏幕上的千万光点,“泉脉术是骨架,善念能量是血肉,缺了谁都不行。”

三、旋臂加速的 “极限考验”

青铜神雀突然发出紧急预警:猎户座旋臂的运动速度从 220 公里 \/ 秒飙升至 230 公里 \/ 秒,引力频率突破 25.8 赫兹,超出了追旋指的初始锁定范围。观脉忆真里,地核能量流像被突然拉紧的橡皮筋,震颤幅度瞬间扩大 30%,五号符阵的弹性光膜被拉伸至极限,发出透明的光泽。

“追旋指过载!” 张叙舟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金芒的追踪轨迹出现滞后,与旋臂频率的误差扩大至 0.03 赫兹,“再加速,光膜会崩裂!”

关键时刻,“星子” 团队的实时云图传来新参数。团队用分布在全球的 500 台望远镜,计算出旋臂加速的 “惯性系数”,提前 15 秒预测出其最终频率(25.85 赫兹)。张叙舟根据预测值提前调整追旋指的锁定范围,当旋臂达到最高速时,金芒恰好完成同步,误差重新缩至 0.01 赫兹。

“就像提前预判了羽毛球的落点!” 李教授激动地挥舞拳头,屏幕上的频率偏差在 0.26 赫兹稳住了,“动态预测 + 实时追踪,这才是应对旋臂加速的完美组合!”

雨林的煞力冰巢在此次加速中受了重创。由于旋臂频率超出了寄生虫的伪装上限,伪装膜纷纷崩裂,露出底下的黑色虫体,被随后而至的微调脉冲击中,冰巢体积首次出现缩小(从 120 米缩至 115 米)。

四、圭表续频的 “古今合璧”

泰山复刻的周公测景台突然发挥奇效。当续频指的金芒与圭表的日影重叠,影长每变化 1 寸,追旋指的锁定频率就自动修正 0.01 赫兹,像给续频术加了个 “天然校准器”。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圭表的青铜刻度与参宿四的亮度曲线产生共振,在地面投射出动态的 “频率校准谱”,将微调指的脉冲精度提升至 ±0.005 赫兹。

“古人的智慧太可怕了。” 苏星潼的银簪翻译着圭表基座的铭文,“‘影动则脉调,星移则指随’,这分明就是三阶续频术的雏形!”

护江队立刻将圭表数据接入动态续调系统,全国 108 个地脉节点的复刻圭表同时启动。当北京的圭表影长达到 “冬至最大值” 时,当地的续频指自动增强脉冲;当广州的影长处于 “夏至最小值” 时,脉冲强度自动减弱 —— 完全实现了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的精准调控。

善念值在此时升至 34.4 亿。护江 App 的直播画面里,各地圭表的影长变化成了新热点,有用户用圭表测量自家阳台的日影,发现竟能大致推算出当地的频率偏差,参与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感。

五、虫群的 “终极杀招”

深夜的雨林冰巢突然安静下来。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冰壳,发现所有寄生虫都缩回了核心,在冰巢中心凝结成一颗黑色的 “频率炸弹”,炸弹表面的纹路正在同步参宿四的脉动周期,显然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爆发。

“它们要在脉动波峰时引爆!” 李教授的模型推演显示,爆炸产生的煞力冲击波将瞬间让频率偏差突破 0.5 赫兹,“这是它们的终极杀招,想彻底摧毁我们的续调系统!”

张叙舟没有慌乱。他将追旋指、微调指、稳频指的参数输入五岳符阵,启动 “全域续频联动”:泰山圭表提供基准频率,昆虚符阵注入主能量,全国用户的善念能量通过云协作汇聚成防护膜。当参宿四的脉动达到波峰,黑色炸弹轰然引爆时,三层防护同时启动 ——

追旋指锁定冲击波的频率(26.0 赫兹),微调指注入反向脉冲(25.0 赫兹),稳频指的弹性膜瞬间膨胀 10 倍,像个巨大的气垫,将冲击波层层削弱。观脉忆真里,黑色冲击波在金芒中节节败退,最终化作漫天黑灰,被善念能量净化成无害的粒子。

冰巢的核心在爆炸后露出空洞,残留的寄生虫失去活力,像被抽走了灵魂。监测仪上的频率偏差稳定在 0.25 赫兹,护江力在续频术的加持下微升至

点,符合高层章纲 “每缩 0.1 赫兹 + 500 点” 的成长规则。

张叙舟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指尖的金芒与初升朝阳的光芒融为一体。他知道,寄生虫的威胁尚未根除,旋臂的加速也未停止,但三阶续频术的成功,已经为蓝星找到了与宇宙共舞的节奏。

(本章完)

下章预告:黑色炸弹的残骸中,护江队发现了块刻着 “暗星云坐标” 的金属片,坐标指向银河第七地脉的源头。青铜神雀分析后发出警告:寄生虫的终极目标不是破坏调频,而是引导暗星云的 “频率黑洞” 吞噬蓝星,而这一切,都与赵山河先祖留下的 “跨维度通道”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