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682章 暗粒蚁群蛀空矿脉 超导石笼显神威 能量坍缩现煞力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82章 暗粒蚁群蛀空矿脉 超导石笼显神威 能量坍缩现煞力影

云脊山的铁矿脉突然发出玻璃碎裂般的脆响。张叙舟的观脉忆真视野穿透 300 米岩层,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景象 —— 无数米粒大小的暗物质粒子像银色蚁群,正疯狂啃噬铁镍矿的晶格,每碰撞一次就迸出幽蓝火花,火花熄灭处,矿脉化作虚无的能量空洞,空洞边缘的金色能量流正以每秒 3 米的速度向中心坍缩,像被黑洞吞噬的光。

“密度 120 个 \/ 立方米!” 李教授的声音带着设备电流的滋滋声,他举着暗物质探测器在矿道里狂奔,屏幕上的红色警报连成一片,“每立方厘米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0 公斤 tNt,云脊山枢纽的空洞已经扩到 50 米,再这样下去,整座山会变成漏斗!”

一、蚁群噬脉的 “矿难级危机”

第一波湮灭冲击撕裂了沧江支流的能量动脉。那条贯穿云脊山的金色通道像被无形剪刀剪断,断口处的能量流凝成半透明的晶体,晶体坠落时爆发出的冲击波,让山脚下的护江站屋顶瞬间掀飞。监测仪的全息屏上,护江力数值从

点断崖式下跌,每扩大 1 立方米空洞,就流失 200 点能量,紫微斗数 “武曲星化忌” 的星象在此刻具象化 —— 能量转化的天平彻底失衡。

张叙舟的指腹按在发烫的岩壁上,观脉忆真视野里的空洞边缘,能量流正以螺旋状坍缩,这种 “向心绞杀” 会加速矿脉崩解。更可怕的是,暗物质粒子穿透地壳的轨迹呈扇形扩散,雪脉山的铁镍矿脉已出现相同的空洞,两座山的能量网络像被蛀空的牙齿,随时可能脱落。【触发符号:螺旋坍缩的能量流】【痛感层级:重度】记忆里纪录片中矿工被埋在塌方矿洞的窒息感,此刻顺着脊椎爬上来,只是这次被掩埋的,是地球的能量骨架。

苏星潼的银簪在空洞上方剧烈震颤,簪身的古蜀符文被 “暗物质风” 吹得七零八落。当符文重新组合,显露出的 “暗粒如蚁,噬脉为墟” 八个字正在渗血,血珠滴落在检测仪上,屏幕突然跳出一行字:“阻之需超导”。青铜神雀的紧急分析证实:暗物质粒子虽能穿透常规物质,却会被超导材料的迈斯纳效应排斥,就像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无法渗透。

善念值在这场 “微观矿难” 中跌至 33.5 亿。护江 App 的 “空洞直播” 里,用户上传的现场画面触目惊心:云脊山的矿工用激光测距仪拍到空洞深处的幽蓝闪光,每闪一次,矿灯就暗一分;雪脉山的牧民发现,牛羊不敢靠近山脚,那里的草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草根下渗出的能量结晶与空洞边缘的晶体完全一致。

云脊山老矿工王铁山突然发来卫星电话,他举着的安全帽上沾着银白色碎片 —— 那是从废弃 mRI 设备上拆下来的钇钡铜氧超导块,“这东西堆在废矿道里,周围的矿石没塌!” 画面里,超导块周围 1 米内的矿脉完好无损,暗物质粒子像遇到无形墙壁,纷纷转向绕行。

二、石笼古法的 “超导防御”

张叙舟突然翻出祖父的 “治脉手札”,其中 “李冰治水” 章节用朱砂画着竹筐装石块的 “石笼”,批注写着 “以柔克刚,以隙缓冲,洪流可导”。他盯着手札上的石笼结构图,突然与王铁山的超导块重叠 ——“用竹筐装超导块,仿石笼古法!”

护江队立刻行动,在云脊山的废矿道里搭建 “超导石笼阵”:

内层:用碳纤维编织的网兜装钇钡铜氧超导块,每块间隔 3 厘米,形成第一道屏障;

中层:填充铁镍矿粉,增强地脉磁耦合,让超导磁场强度提升 50%;

外层:裹上双脉竹编织的套筒,利用竹节的天然空腔缓冲湮灭冲击波。

当第一组石笼嵌入空洞边缘,奇迹在矿道里爆发:超导块周围浮现出肉眼可见的磁场涟漪,暗物质粒子撞上涟漪就像台球反弹,空洞的扩张速度骤减 70%。坍缩的能量流开始稳定,螺旋状轨迹逐渐舒展,护江力在空洞停止扩大时止跌,稳住

点。

“是迈斯纳效应的排斥力!” 李教授将超导块的磁场数据导入模型,石笼阵形成的 “磁场穹顶” 能偏转 82% 的暗物质粒子,这种 “民间土法” 的防御效率,比实验室设计的超导板高出 15%。王铁山的老伙计们用矿车运来更多超导废料,这些来自旧医疗设备、粒子对撞机的退役零件,此刻成了地脉的 “防弹衣”。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磁场涟漪延伸,看到了更震撼的图景:超导块的晶格结构与矿脉的铁镍原子形成 “共振锁”,这种锁能传递地脉磁场,让石笼阵的防御范围扩大 3 倍。祖父手札里夹着的老照片突然清晰 ——1953 年,云脊山矿工用石笼加固矿道的场景,与此刻的超导石笼阵几乎一模一样。【触发符号:新旧石笼的重叠影像】【痛感层级:轻度】记忆里祖父说的 “古人不懂超导,但懂缓冲的道理”,此刻在矿道里得到完美诠释。

苏星潼的银簪此时刺入石笼阵中心,簪尖的符文与超导块共振,演化出 “三阶导磁术”:

引磁:将地脉磁场导入超导块,增强迈斯纳效应;

布障:让磁场在石笼间隙形成连续的 “粒子反弹墙”;

导能:将湮灭产生的残余能量引向空洞,减缓坍缩速度。

雪脉山的牧民在银簪符阵的指引下,用牦牛运输超导块,在海拔 4500 米的矿脉露头处搭建石笼阵。当两地石笼形成共振,沧江支流的能量动脉出现愈合迹象,断口处的晶体开始融化,金色能量流重新连接,护江力回升 300 点。

三、坍缩流里的 “煞力魅影”

当云脊山的空洞稳定在 52 米,张叙舟在坍缩的能量流中发现了异常 —— 某些粒子碰撞产生的幽蓝火花里,藏着灰黑色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的振动频率稳定在 13.2 赫兹,与赵山河煞力残片的频率完全一致。

“是煞力残留!” 苏星潼突然用银簪挑起一缕丝状物,丝状物接触簪尖的瞬间剧烈扭动,在空气中组成微型的 “蚀江符”。青铜神雀的光谱分析显示:这些煞力粒子并非外来,而是藏在矿脉晶格中的 “休眠体”,暗物质碰撞产生的能量恰好将其激活,就像用锤子敲碎了封存病毒的玻璃罐。

这个发现让防御变得更复杂。激活的煞力粒子会附着在暗物质表面,像给蚂蚁装上毒刺,增强对矿脉的腐蚀性。云脊山的石笼阵出现局部失效,超导块的磁场涟漪被煞力干扰,形成 0.5 米的漏洞,暗物质粒子正从漏洞涌入,空洞又开始缓慢扩张。

善念值在 “毒蚁危机” 中跌至 33.4 亿。护江 App 的 “超导加固” 频道里,用户上传的民间防煞智慧刷屏:湖南的道士用朱砂在超导块上画 “镇煞符”,能暂时驱散煞力粒子;甘肃的老矿工建议将超导块与磁石交替堆放,利用磁力削弱煞力活性;最关键的是张小川,孩子的纯地脉基因手掌按在漏洞处,灰黑色丝状物会像遇热的蜡,自动消融。

张叙舟将祖父的青铜令牌按在漏洞处,令牌释放的地脉能量与超导磁场形成 “金白双屏障”:金色屏障阻挡暗物质,白色屏障净化煞力粒子。观脉忆真视野里,两种屏障的交界处,煞力丝状物正在瓦解,变成无害的氢原子,这种 “双管齐下” 让石笼阵的防御效率回升至 90%,护江力回到

点。

四、反转!湮灭能是 “地脉补药”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青铜神雀对空洞边缘的能量分析揭露惊人真相:暗物质与矿脉湮灭产生的残余能量,含有的 “时空压缩能” 能强化地脉的韧性 —— 这些能量如果引导得当,会像给骨骼补钙一样,让修复后的矿脉比原来更坚固。之前的 “破坏”,只是能量未被驯服的表现。

李教授的团队做了个大胆实验:将超导石笼阵的 “能量引出口” 对准空洞中心,让残余能量在坍缩流中循环。三小时后,空洞边缘长出金色的 “能量晶体”,这些晶体的硬度是普通矿脉的 1.5 倍,且能自发排斥暗物质粒子。“我们差点把钙片当毒药扔了!” 他敲着晶体大笑,“湮灭能是地脉的天然强化剂!”

这个发现让石笼阵进化出 “能量循环模式”:超导块负责偏转暗物质,双脉竹套筒引导残余能量回流,铁镍矿粉则像催化剂,加速能量与矿脉的融合。云脊山的空洞不再扩大,反而以每天 0.1 米的速度被金色晶体填充,护江力因此微涨 200 点,稳定在

点。

雪脉山的牧民们用这种模式修复自家牧场,他们发现融合了湮灭能的草叶长得更茂盛,牛羊吃了后,皮毛泛起健康的光泽。“这哪是灾星,是福星!” 老牧民的卫星电话里,传来牛羊欢快的叫声。

五、矿脉深处的 “超导地图”

云脊山的石笼阵稳定运行时,王铁山在废弃的采矿日志里发现了张手绘地图。图上用红笔标注的 17 处 “富矿点”,恰好是暗物质粒子穿透地壳的薄弱区,每个点旁都画着石笼的简笔画,落款是 1953 年,与祖父照片的年份一致。

“是老祖宗的预警!” 张叙舟将地图与暗物质轨迹叠加,发现富矿点连成的弧线,正好与银簪符文组成的 “超导防御网” 吻合。青铜神雀的模拟显示,按地图部署石笼阵,能将暗物质偏转率提升至 95%,完全阻止空洞扩张。

苏星潼的银簪在地图上轻点,投射出 48 小时倒计时:暗物质粒子流的密度将在两天后达到 150 个 \/ 立方米,超过 100 个 \/ 立方米的湮灭阈值,必须在此之前完成 17 处石笼阵的部署。护江 App 的 “超导众筹” 功能上线,用户可捐赠退役的超导设备(如旧 mRI 磁体、粒子对撞机零件),每收到 1 吨超导材料,防御网的覆盖率就增加 1%。

张叙舟望着矿道里泛着蓝光的超导块,突然明白暗物质的终极意义:它不是来毁灭地脉的,而是来检验人类防御智慧的考官。就像矿工们常说的 “敲帮问顶”,只有不断加固,才能在深山中安全采矿。这种与微观粒子的博弈,或许正是蓝星文明必须通过的试炼。

(本章完)

下章预告:暗物质密度突破阈值时,云脊山的石笼阵突然出现 10 米宽的漏洞,漏洞深处浮现出赵山河的煞力虚影。青铜神雀检测发现,漏洞处的矿脉晶格中,藏着与煞力残片同源的 “暗物质引导符”,而绘制符阵的,竟是 1953 年参与搭建石笼阵的一名矿工 —— 他的照片,与赵山河年轻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