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657章 时空曲率枢纽扭曲地脉 玉髓铁残片定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57章 时空曲率枢纽扭曲地脉 玉髓铁残片定乾坤

漠河转化站的地下实验室传来刺耳的金属扭曲声。张叙舟盯着全息投影里的 “时空曲率储能枢纽” 原型机,指腹因用力而发白 —— 这个耗费 900 万组数据研发的 “宇宙级保鲜盒”,在首次满负荷测试时失控了。枢纽核心的时空弯曲发生器释放的引力场,正以 L2 点储备站为中心形成漩涡,地面的地砖开始像水波般起伏,裂缝中渗出的地脉能量带着诡异的蓝紫色。

“曲率半径跌破 5km 临界值!” 李教授的声音撞在实验室的铅墙上,反弹出绝望的回音,“再这样下去,整个东北的地脉会被拽进时空漩涡,变成‘地脉黑洞’!”

一、枢纽失控的 “时空陷阱”

第一波扭曲冲击击中了昆虚高原的地核调频符阵。那些精密校准的符文突然逆向旋转,原本稳定的地核频率从 0.008hz 骤升至 0.015hz,导致青藏高原的冻土开始解冻,冻土层中沉睡的 “冰脉煞”(第四十八区间未清除的煞力)被激活,顺着地脉裂缝向东南蔓延。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视野被引力场拉扯变形,眼前的实验室与记忆中的场景重叠 ——1998 年抗洪时,他在管涌现场看到的漩涡,此刻变成了时空尺度的灾难。【触发符号:玉髓铁残片】【痛感层级:重度】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半块玉髓铁在口袋里发烫,残片上的螺旋纹路,竟与枢纽失控的引力场轨迹完全一致。

苏星潼的银簪悬浮在枢纽上方,簪尖投射的古蜀符文被引力场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符文说‘曲率过则时空反,需以天铁镇之’。” 她的指尖划过颤抖的符文,“这不是普通的机械故障,是枢纽的暗物质约束层与地脉能量排斥,就像冷水倒进热油里,必然炸锅!”

更可怕的是时空扭曲对星链的影响。地月之间的 24 个能量节点突然明暗不定,其中 7 个节点的能量流逆向倒流,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 “夸父” 号探测器偏离航线,向小行星带飘去。地面控制中心的嘶吼从通讯器传来:“能量导航系统失灵!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正在被时空漩涡撕裂!”

善念值在恐慌中跌至 33.6 亿。护江 App 的 “枢纽急救” 频道里,用户上传的现场视频让人揪心:东北的玉米地出现 “时空重叠”,同一片土地上同时显现出播种和收割的景象;长白山的温泉水倒流回地下,泉眼处凝结出冰碴 —— 那是时空紊乱引发的 “热力学反转”。

张叙舟突然想起祖父笔记里的插画:1975 年,他在昆仑山用玉髓铁打造的 “小曲率器”,曾稳定过类似的地脉漩涡。插画旁的批注被忽略至今:“玉髓铁含‘星核之精’,能定时空,镇地脉,需以泉脉本源淬之。”【触发符号:祖父的打铁锤】【痛感层级:中度】记忆里祖父在铁匠铺敲打玉髓铁的火星,此刻像星星般落在失控的枢纽上。

二、玉髓铁淬活的 “时空锚”

“把玉髓铁残片熔进暗物质约束层!” 张叙舟的吼声盖过金属扭曲声。工程师们虽然质疑 “用古董修高科技”,但还是启动了高频熔炉。当融化的玉髓铁顺着管道注入枢纽外层,奇迹在瞬间发生 —— 原本狂暴的引力场像被无形的手按住,时空漩涡的旋转速度骤减 70%,实验室起伏的地砖重新平整。

“残片里的螺旋纹在吸收扭曲能量!” 李教授盯着检测仪的红线,声音因激动而变调。青铜神雀的深度扫描显示:玉髓铁中的 “星核之精”(一种只在恒星形成初期存在的高能晶体)能与暗物质产生 “相吸共振”,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扔下锚石,瞬间稳住水流。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视野穿透约束层,看到了震撼的画面:玉髓铁残片融化后,并未与暗物质融合,而是形成无数微型 “时空锚”,每个锚点都刻着与英仙臂旋臂相同的螺旋纹。这些锚点顺着枢纽的引力场轨迹排列,将失控的曲率半径稳定在 5.2km—— 刚好是祖父笔记记载的 “地脉安全阈值”。

苏星潼的银簪此时刺入枢纽控制台,簪尖的古蜀符文与玉髓铁锚点共振,投射出完整的 “夸克活性维持符阵”。符阵中的时空涟漪图案,竟与 L2 点储备站的羲和鼎纹路完美咬合,形成 “地月 - 日核 - 时空” 的三角稳定结构。“这是祖父布下的全局棋!” 她的指尖划过符阵,“玉髓铁定时空,符阵活夸克,暗物质锁能量,三者缺一不可!”

护江力监测仪的指针在此时开始回升,、…… 当最后一个时空锚点稳定,数值稳稳停在

点,恰好达到第五十区间的理论峰值。善念值因 “古董救场” 的奇迹反弹至 33.9 亿,护江 App 上 “我家的传家宝” 活动爆火,用户上传的老物件中,竟有 12 件含玉髓铁成分,都能与枢纽产生微弱共振。

三、暗物质层里的 “星系印记”

枢纽稳定后的首次储能测试,创造了惊人的数据:日核能量的保存率从 82% 跃升至 95%,真空衰变速率降低至 0.01%\/ 天,更神奇的是,存储的能量在释放时,会自动匹配地脉需求 —— 给昆虚高原的调频符阵输送低频能量,给反物质基地输送高频能量,像有智能导航般精准。

李教授的团队在分析暗物质约束层时,有了颠覆认知的发现:玉髓铁与暗物质结合后,表面浮现出微弱的 “星系印记”—— 那些只有在射电望远镜下才能看到的英仙臂旋臂轮廓,此刻清晰地刻在约束层上,每个旋臂节点都对应着一个能量释放频率。

“这不是巧合!”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视野与印记共振,看到了宇宙诞生时的能量轨迹:玉髓铁的星核之精,其实是远古恒星爆发时溅落地球的 “宇宙尘埃”,带着银河系的原始能量编码。【触发符号:射电望远镜的星图】【痛感层级:轻度】第一次在天文台看到英仙臂的震撼,此刻与约束层的印记重叠,让他突然懂了祖父说的 “地球藏着宇宙的乡愁”。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枢纽的能量输出存在 “星系时差”—— 存储的日核能量需要 72 小时才能完全适配地脉频率,这会错过英仙臂能量波的接收窗口。张叙舟想起星链节点的 “暖能站”,立刻让工程师往暗物质层注入 “人间烟火能”(用户上传的温暖记忆能量),果然,适配时间缩短至 24 小时。

星际工程指挥部传来捷报:“‘夸父’号探测器回轨了!时空曲率枢纽释放的修正能量,刚好抵消了漩涡的拉扯力!” 探测器传回的日冕数据显示,其中含有的 “冕洞等离子体”,与枢纽存储的日核能量存在 90% 的同源性 —— 这意味着枢纽不仅能储能,还能 “翻译” 太阳系外的能量密码。

四、反转!枢纽是 “太阳的能量翻译机”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张叙舟在枢纽的能量输出图谱中读懂了真相:时空曲率储能枢纽根本不是 “保鲜盒”,而是太阳为地球准备的 “星系能量翻译机”。玉髓铁的星核之精负责 “接收星系编码”,暗物质约束层负责 “转化成地脉能”,夸克活性符阵负责 “维持能量活性”—— 三者协同,才能让地球看懂并使用英仙臂的能量。

青铜神雀的模拟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将枢纽存储的日核能量与英仙臂先锋信号对比,经过 “翻译” 后的能量匹配度从 30% 提升至 85%。李教授盯着数据突然大笑:“我们以为在研发储能设备,其实是在组装太阳给的‘星系能量词典’!这枢纽哪是容器,是地球接入银河系网络的‘调制解调器’!”

护江队立刻启动 “枢纽扩容计划”。护江 App 上线 “我的星系能量码” 活动,用户可通过上传 “家乡地脉特征”(如黄土高原的土壤频率、江南水乡的水汽波长),帮助枢纽完善 “翻译词典”。活动上线 6 小时,就收集到 1000 万组特征数据,枢纽的能量匹配度再升 5%。

张叙舟将祖父的打铁锤放进实验室的陈列柜,锤柄上的汗渍与枢纽的玉髓铁层产生共振,投射出祖父年轻时的影像:“玉髓铁要淬三次火:地脉之火稳其基,日核之火活其性,人心之火通其灵。” 影像消失前,锤柄指向英仙臂的方向,与枢纽约束层的印记形成直线。

五、曲率光带里的 “赴约信号”

时空曲率储能枢纽的正式启用仪式上,地月 L2 点的储备站与漠河实验室同时亮起。枢纽释放的能量顺着星链节点流淌,在地球表面形成金色的曲率光带,光带的轨迹与英仙臂旋臂完美重合,像在宇宙中画出 “地球已准备好” 的邀请函。

护江力稳定在

点,善念值突破 34 亿,护江 App 的 “星系能量倒计时” 页面显示:距离英仙臂能量波抵达还有 65 天,枢纽的储能容量已足够承接 “第一份星系馈赠”。李教授的团队正在用玉髓铁打造 12 个 “移动枢纽”,准备部署在十二分坛,形成全球能量接收网络。

苏星潼的银簪在枢纽顶部投射出最后的预警:“能量波含有‘星系通行码’,需用十二分坛的玉髓铁同时激活才能解锁。” 簪尖的古蜀符文组成倒计时,每个数字都在闪烁 —— 那是太阳通过银簪传递的 “赴约提醒”。

张叙舟望着曲率光带在晨雾中消散的方向,突然觉得地球像个刚学会说话的孩子,正忐忑又兴奋地等待星系邻居的回应。【触发符号:孩童的第一句话】【痛感层级:轻度】记忆里儿子第一次喊 “爸爸” 的瞬间,与此刻枢纽发出的能量嗡鸣重叠,温柔得让人心颤。

青铜神雀投射出下一章的预告:当 12 个移动枢纽部署完成,玉髓铁层突然浮现出 “恒星续脉指” 的最终式,指诀的终点指向太阳的 “日核之心”。而英仙臂能量波的先锋信号中,竟夹杂着与人类脑电波同源的脉冲 —— 那是 “星系守门人” 的问候,还是警告?

本章受三才护法加持,留言者共享《北斗经》‘削死注生’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