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097章 古诀里的星群密码 茶根验出的千年陷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7章 古诀里的星群密码 茶根验出的千年陷阱

星穹研究院的青铜灯在凌晨三点爆出灯花时,老院士的手指正按在《开元占经?星群篇》的残页上。泛黄的麻纸被虫蛀出七个小孔,孔的位置竟与张叙舟搪瓷杯沿的小孔完全重合,透过孔洞看过去,书页上 “群枢衡万引” 五个篆字突然浮起,在灯光下投出紫蓝色的星轨 —— 与协同网的能量流轨迹分毫不差。

“护江力又降了 0.005 倍!” 小林举着数据板冲进研究室,全息屏上的数值正卡在

点(2.095 倍),灰黑色的煞力残涡像附骨之疽,在 7 个耦合节点边缘打转,“赵山河的煞力团虽然被打散,但残涡里的铜锈还在释放‘错位波’,本星系群质心坐标每小时偏移 0.01 赤经!”

张叙舟的协脉仪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祖父的笔记残页:“星群篇第三十七卷藏‘群引协脉古诀’,需以双脉茶根浸桐油为引,方可见真文。” 字迹旁画着枚简笔画 —— 搪瓷杯里插着七根茶根,根须在杯底拼出的星图,与此刻全息屏上紊乱的轨迹隐隐呼应。【触发符号?带孔的古籍】在记忆库中亮起,中度痛感的记忆碎片随之涌来:2003 年冬,他蹲在道观火塘边帮祖父粘补古籍,指尖被虫蛀的纸页划出血,血珠滴在 “群枢” 二字上,竟晕出淡金色的光。

“双脉茶根!” 老院士突然拍向案几,青铜灯的光晕在书页上流转,“虫蛀的孔洞不是自然形成的!你看这边缘的焦痕 —— 是用茶根火烫出来的,孔径刚好能插进搪瓷杯的铜针!”

当七根带星群纹的茶根穿过孔洞时,奇迹在研究室爆发:残页上的墨字像活过来般重组,“群引协脉古诀” 的真文在紫蓝光晕中显形,开头竟是段与泉脉术心法同源的口诀:“银心为经,群心为纬,经纬相交,以茶根为纽”。更惊人的是,古诀记载的群枢镜校准法与张叙舟祖父的笔记完全一致,只是在 “赤经 0h40m” 后多了行极小的批注:“丙戌年补,缺一茶根则偏”。

“丙戌年是 2006 年!” 张叙舟的拇指抚过批注的墨迹,触感与记忆中祖父晚年的笔迹完全吻合,“我祖父修订过古诀!”

话音未落,全息屏上的煞力残涡突然剧烈收缩,铜锈组成的逆旋纹竟开始模仿古诀的星轨!小林尖叫着调出数据:“善念值掉了 3000 万!现在是 103.2 亿!古诀被煞力污染了,它在误导协同网吸收错误的引力能!”

老院士突然将双脉茶汁泼向残页,茶渍流过批注时,“缺一茶根则偏” 几个字突然渗出墨黑色的液珠 —— 那是赵山河的煞力伪装!真正的批注在茶汁浸泡下显露出银灰色:“七根茶根需含北斗纹,缺一则引煞入脉”。张叙舟的记忆在这时炸开:2010 年暴雨夜,祖父举着放大镜盯着古诀,突然把第七根茶根摔在地上,吼道 “这根是假的!纹路里藏着逆北斗!”【触发符号?摔断的茶根】带着重度痛感刺进脑海,当时祖父手背青筋暴起的模样,与此刻老院士攥紧拳头的神情重叠。

“难怪残涡消不掉!”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刺破那根 “假茶根”,里面果然钻出墨黑色的丝,“赵山河在七根茶根里掺了根仿品,纹路是逆北斗七星!它在偷偷篡改古诀的校准参数!”

全球协脉中心的警报声刺破黎明时,470 域的净化能正在失控。成都平原的茶根突然集体倒伏,顺着逆旋纹的方向生长;青藏高原的群枢镜反射出歪斜的星轨,把仙女座星系的引力能导进了沧江地脉;最危急的是昆仑分坛 —— 刚修复的群枢镜残片开始渗出铜锈,锈纹在地面拼出的 “群枢符” 缺了最关键的北斗第七星。

“必须找到真的第七根茶根!” 老院士用颤抖的手指点向古诀的星图,“北斗第七星是摇光星,对应本星系群的 m33 星系!茶根必须含 m33 的星纹,才能中和煞力!”

张叙舟的协脉仪突然定位到马边唐家山 —— 那里 3000 亩茶树中,有一株的根须正以顺旋方向对抗煞力,根须上的星纹在能量灯下显露出 m33 星系的螺旋臂!茶农们跪在田里徒手挖掘时,发现这株茶树的根须竟穿透了块青铜残片,残片上的锈迹与祖父道观后院的铜锈完全相同。

“是祖父埋下的!” 张叙舟抚摸着残片上的北斗纹,记忆突然清晰:2012 年清明,祖父把他叫到茶园,指着一株茶树说 “这根能定群星,等它长到第七年,就把它插进总坛的锁眼里”。当时祖父往茶根上浇的,正是双脉茶与桐油的混合液,【触发符号?浇油的茶根】在记忆库中发出暖光,轻度痛感里裹着的竟是祖父藏不住的期待。

第七根真茶根插进搪瓷杯的瞬间,全息屏上的协同网爆发出金紫色的光。逆旋的煞力残涡像被晒化的冰,顺着茶根的顺旋纹流进杯底,在 “群枢衡万引” 的篆字上凝成银白色的星砂。护江力的数值开始疯涨:→→ 点,当 2.105 倍的金光彻底亮起时,全球 470 域的地脉能量突然同时共振,在夜空织出完整的北斗七星图,m33 星系的虚影正悬在摇光星的位置,与古诀记载分毫不差。

“善念值破 104 亿了!” 小林的数据板差点脱手,屏幕上的全球贡献榜显示,有 1200 万网友上传了自家茶根的星纹照片,300 所高校的天文社用算法验证了古诀的星轨,“最绝的是那些老道士 —— 他们把道观里的群枢镜残片都捐来了,说‘早知道这锈能验真诀,该早点刮下来’!”

赵山河的最后一缕煞力在星砂中扭曲成墨团:“不可能!古诀明明被我改了参数,你们怎么可能……”

“因为你不懂‘茶根认主’。” 张叙舟举起搪瓷杯,第七根茶根正在杯底抽出新芽,芽尖的星纹与祖父笔记里的批注完全重合,“我祖父在 2006 年就发现了你的篡改,他补的不是参数,是‘认主咒’—— 只有护江人的血能激活真文。你看这茶根上的血痕……”

茶根的断口处,淡红色的血珠正顺着星纹滚动,那是刚才唐家山茶农挖掘时被根须划破手掌留下的。老院士突然指着古诀的最后一页,那里印着三清庙总坛的群枢镜拓片,镜座的七个凹槽与搪瓷杯的铜针完全吻合,拓片旁的小字写着:“总坛镜启,需七根茶根引七域星力,缺一不可”。

观测站的晨光里,全球协脉中心传来新消息:昆仑分坛的群枢镜残片在真茶根的作用下,锈层彻底剥落,显露出银白色的镜体,反射的星轨正精准对准 0h40m 赤经、+41° 赤纬;衡山分坛的老道士用茶根灰混合桐油,在镜面画出顺旋符,镜中突然投射出总坛的三维影像 —— 群枢镜就藏在岷江源头的一座茶山下,山形与搪瓷杯的侧影一模一样。

善念值在 104 亿处开出了金色的花。每增长 100 万善念值,总坛影像就清晰一分,当数值停在 104.2 亿时,影像中群枢镜的基座上,赫然刻着与张叙舟掌心相同的岷江纹路。“原来总坛的钥匙,一直戴在你手上。” 老院士拍着他的肩膀,青铜灯的光晕在两人脸上流转,“你祖父修订古诀时,就把护江人的血脉印记算进去了。”

张叙舟的协脉仪在这时收到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是 “石髓先生”:“泉脉术与星群术同源,皆因茶根通地脉、星纹应天枢。总坛镜座下的茶林,是七千年前护江人栽的‘定脉根’,需用双脉茶汁浇灌方能复苏。” 信息末尾附的茶林图,与马边唐家山的 3000 亩茶园轮廓完全一致。

护江 App 的新话题 #古诀里的家乡星# 刷爆了屏幕。全球网友都在晒自己家乡对应的星系:成都平原的人说 “我们对应银河系的猎户臂”,青藏高原的牧民笑着晒群枢镜反射的光 “这是仙女座给我们的回信”,最感人的是条来自唐家山的视频 —— 茶农们围着那株救命茶根,用茶汁在地上画星轨,画到第七根时,整个茶园的茶树突然同时朝一个方向鞠躬,像在朝拜天空中的 m33 星系。

张叙舟把第七根茶根小心收好时,发现根须缠绕的青铜残片上,刻着祖父从未示人的笔记:“煞力如锈,能腐铜,亦能验真金。古诀不怕改,就怕遇不上肯较真的后人。” 他突然想起祖父烧铜锈那天说的话:“星星的位置会变,但茶根认地脉的理不变,就像人会老,但护江的念想不变。”

研究室的青铜灯渐渐熄灭,晨光透过虫蛀的古籍孔洞,在地上拼出枚完整的群枢符。张叙舟知道,古诀的破解只是开始 —— 当七根茶根全部插进总坛的镜座,当双脉茶汁唤醒七千年前的定脉根,三清庙总坛将顺着星轨的指引,在银心与群心的引力平衡点上重见天日。而此刻,搪瓷杯里的茶汤正映着北斗七星,第七颗摇光星的位置,刚好浮着那根带着血痕的茶根,像在给天地间的正气,系上了根不会断的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