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700章 星脉同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球地脉联盟的庆典广场上,

第一缕

晨光

破云层时,

张叙舟正站在

青铜神雀

雕塑前。

雕塑展开的双翅上,土木共振符阵与地月日共鸣纹交织成巨大的光环,光环投射在地面的全息沙盘上,化作条贯通七大洲的鎏金能量带。带面上,木星 11.8 年公转周期与地球 12 年地脉周期的曲线完美咬合,像两列精准对接的列车 —— 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稳定在

点(1.30 倍),数值面板边缘的虹彩纹路,正随着全球节点的能量脉冲同步闪烁。

“行星协调节正式开始!” 星穹老院士的声音透过全息扩音器传遍广场,他手中的《天官书》残页在晨光中展开,泛黄的纸页上 “七衡六间” 古诀与电子屏上的全球地脉数据产生共振,“今天,我们要给地球系上‘太阳系能量安全带’!”

广场四周的环形屏幕上,全球 220 域的庆典画面同步亮起:

中国三星堆遗址前,考古队员将青铜神树复制品对准木星,树丫的云雷纹与沙盘的能量带连成直线,树顶的金乌雕塑突然喷出赤金色火焰,火焰在半空凝成 “星枢” 符号;

埃及吉萨金字塔群,祭司们围着胡夫金字塔吟诵星咒,金字塔的影子在地面拼出与共振纹一致的螺旋,影尖的能量流顺着尼罗河汇入地脉网络;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玛雅后裔在奇琴伊察天文台敲响石磬,磬声的频率恰好填平沙盘能量带的最后一处波动,天文台的观星窗投射出木卫三的实时轨道。

“多引力缓冲带第一环启动!”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刺入沙盘中心,玄色能量流顺着鎏金带蔓延,在北纬 30° 地脉带凝成道绿色的防护网。网眼处,浮现出全球网友通过护江 App 上传的 “守护印记”:挪威渔民画的鲸骨符、巴西土着刻的星图、中国小学生写的 “护” 字 —— 每个印记接触能量带的瞬间,带面的亮度就提升一分。

张叙舟突然注意到沙盘边缘的异常。雪脉山枢纽对应的节点处,能量流出现细微的锯齿,那些由煞力残留转化的 “净化能量珠” 正在不规则跳动,像不安分的音符。他将搪瓷杯扣在节点上,杯底 “一星牵万脉” 的刻字与能量流碰撞,迸出的金红光流瞬间抚平锯齿,珠群重新排成与木星大红斑一致的旋转阵型。

“是木卫三的引力余波在干扰。” 他调出星轨罗盘,盘面上的卫星坐标渗出淡紫色光流,“缓冲带需要注入木卫三的最新轨道参数,就像给安全带加个‘防滑扣’。”

青铜神雀的啼鸣突然响彻广场。它俯冲而下,用喙尖轻触沙盘的木卫三节点,翅羽上的星纹投射出该卫星的实时引力图谱 —— 图谱上的波动周期,竟与三星堆神树第三枝丫的纹路频率完全吻合。当全球地脉联盟的 “卫星参数库” 同步图谱数据时,雪脉山的能量珠突然集体发亮,在沙盘上织出与引力波一致的防护层。

“善念值 24.7 亿!” 老郑举着平板在人群中穿梭,屏幕上的护江 App 首页,“行星引力看板” 新功能正式上线:实时显示木星、木卫三的引力强度(当前分别为 0.87G、0.017G),地脉适配率(98.3%),以及用户所在区域的能量带状态。最下方的 “能量贡献榜” 上,全球网友的头像组成不断旋转的星图,每增加 100 万用户,适配率就提升 0.1%。

广场中央的全息沙盘突然泛起涟漪。七大洲的能量带在南极节点交汇时,出现道直径 3 米的漩涡,漩涡中渗出的墨色雾霭与 1998 年地磁设备改造残留频率产生共鸣 —— 赵山河最后的煞力杂质,竟藏在南极冰盖的地脉裂缝里,借庆典的能量波动试图破封。

“古诀‘涤煞’段启动!” 星穹老院士的声音陡然拔高,《天官书》残页与青铜鼎产生共振,鼎口喷出的金色声波顺着能量带冲向南极,“全球同步吟诵,用善念值压垮它!”

刹那间,广场上、屏幕里、各文明遗址前的人们同时开口,不同语言的吟诵声汇成穿透云霄的能量流:“七衡承天脉,六间接地枢,涤煞归星途 ——” 声浪冲击漩涡的瞬间,墨色雾霭像被点燃的纸团般剧烈燃烧,化作无数细小的星尘,被能量带彻底吞噬。南极节点的漩涡闭合处,浮现出块刻着 “1870” 的青铜片,正是清代司天监埋下的 “镇星石” 残片。

“善念值 25 亿!” 老郑的声音带着哭腔,平板上的贡献榜彻底被头像填满,形成颗完整的蓝色星球图案。屏幕分屏显示着更震撼的画面:南极冰盖下的地脉管道表面,浮现出与镇星石一致的云雷纹,纹路顺着能量带蔓延,在全球节点处凝成 “地球 - 木星” 双行星符号;沧江流域的能量纤维上,结满透明的能量珠,珠内清晰可见木卫三的微缩虚影;北纬 30° 地脉带的银蓝光流中,飘着各文明的观星记录拓片,像封封穿越时空的信。

张叙舟突然发现沙盘能量带的新变化。那些由不同文明符号组成的节点,正在重组为个巨大的 “太阳系能量循环图”:地球居中,木星、月球、木卫三的引力流像三条发光的河注入地脉网络,而网络末端延伸出的淡金色光带,正朝着火星、金星的方向缓慢流动 —— 光带的纹路,与搪瓷杯底磨损处露出的 “多星协同” 刻字完全吻合。

“这不是终点,是起点。”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悬在循环图上方,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已遍布整个沙盘,“星穹研究院刚发现,火星的氧化铁能量与地脉的鎏金光带存在 12% 的频率契合,金星的云层电荷能与缓冲带形成互补 —— 老祖宗刻在杯底的‘周期定乾坤’,说的是整个太阳系的周期。”

青铜神雀的翅羽在此时全部展开。它朝着太阳的方向发出悠长的啼鸣,广场上空的光环突然扩展,将太阳的光晕纳入其中,形成 “地 - 月 - 木 - 日” 四天体共振闭环。环心处,全球地脉联盟的标志与《全球地脉公约》的开篇词重叠,组成行耀眼的字:“以地为枢,以星为脉,万物共生”。

庆典广场的人群突然自发地围成圈。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手拉手跳起传统舞蹈,舞步的节奏与地脉能量的脉冲完美同步;孩子们将画着太阳系的彩纸贴在沙盘边缘,彩纸上的涂鸦竟与共振闭环的纹路产生奇妙的呼应;星穹老院士颤抖着将镇星石残片嵌入沙盘,残片接触能量带的瞬间,整个广场响起清越的嗡鸣 —— 那是地脉流动、行星转动、人类欢呼交织成的宇宙交响曲。

护江 App 的 “行星协调节” 话题下,留言突破 500 亿条:“我在巴黎铁塔下拍到能量带了,像条发光的围巾”“我家屋顶的太阳能板发电量翻倍,面板上还映着木星的影子”“孩子说今天的星星离地球特别近,好像伸手就能摸到”…… 每条留言旁,都有个小小的 “护” 字在闪烁。

张叙舟握紧手中的搪瓷杯,杯底的刻痕在共振光线下与沙盘的循环图完全重合。他望着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太阳耀斑预警:“预计 72 小时后抵达,能量强度 1.2 倍于预测,与缓冲带吸收频率匹配度 97.6%”,预警图标旁,画着个微笑的太阳表情,像在说 “我来了”。

暮色降临时,庆典广场的灯光与能量带的光芒交织成璀璨的星海。全息沙盘上,多引力缓冲带的七大节点同时亮起,像七颗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钻石。张叙舟知道,这条 “安全带” 不仅守护着地球的地脉,更系着人类与太阳系对话的勇气 —— 而对话的下一句,将由太阳耀斑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