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255章 即时贴烫穿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双川流域的灰雾是带着重量的。

张叙舟盯着堤岸裂缝时,感觉有只湿冷的手正顺着后颈往脊椎里钻。格水的浊浪裹着铁锈味往缝里涌,指宽的裂口已经扩到巴掌大,可他握着固堤符的手却像被胶水粘在裤缝上 —— 黑袍人的咒音正顺着雾纹爬:“你祖父在都江堰溃堤前跪了三天,泥浆灌进他最后一口气时,是不是也像你这样攥着符纸发抖?”

腕表的震动隔着帆布传来,像颗不安分的心跳。护江力数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水:9390,9375,9360…… 每跌一点,灰雾就浓一分,连队员们的说话声都变得黏糊糊的:“张队,木萨他爹蹲在玉米地抽烟呢,当地人都不急……”

张叙舟猛地扭头,看见三个队员正把青石当牌桌甩扑克,小王出牌时哈欠打得能吞下半口雾。更远处的田埂上,裹着头巾的老农保持着挥锄的姿势,锄头悬在半空,烟灰积成小丘也没掸一下。这才是怠意煞最阴毒的地方:它不拿刀枪,只往人骨头里灌铅,让人觉得 “等太阳出来再补也不迟”,等反应过来时,裂缝早成了吞人的嘴。

就在这时,胸口突然炸开一点灼痛。

不是地脉印记的温煦,是带着纸页糙边的烫。他摸向口袋,指尖撞上张硬挺的即时贴 —— 苏星潼今早塞给他的,当时她蹲在帆布包前数符箓,碎发粘在汗湿的额角,只含糊说 “贴帽檐上,防雾”。

米黄色纸页在雾里突然发亮,六字笔迹像浸了朱砂:“看到就做,别等。”

苏星潼的连笔字带着股倔劲,“等” 字的竖钩拖得老长,像根尖刺扎进太阳穴。张叙舟突然想起今早她塞纸条时,指腹在他手背上敲了三下 —— 那是东南亚破蛇雕符阵时的暗号,意思是 “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但现在不能说”。当时他光顾着清点跨洋净符,竟没细想。

“多撑 1 分钟,就多救 1 个屋檐下的人!”

苏星潼的声音撞进耳骨时,带着双生血链特有的灼热。张叙舟的眼前瞬间炸开雨幕:2016 年都江堰外江,他和她抱着沙袋往裂缝里填,她的银簪掉进泥里,发梢的血水砸在他手背上。“你看那栋楼的灯!” 她吼得带笑,“亮一盏就说明有人在等我们撑下去!”

他当时怎么回的?

哦,他说:“那咱就撑到最后一盏灯灭。”

掌心的即时贴突然烫得像块烙铁。张叙舟没多想,一把将纸条按在裂缝边缘的湿泥上。怪事发生了:纸页非但没被泥水浸透,反而像生了根似的粘在地上,六字笔迹渗出淡金色的光,顺着裂缝往水下钻,所过之处,涌上来的河水竟 “滋滋” 冒着白气往回缩。

“护江人腿软时,就看脚下的泥。” 祖父的声音突然从记忆里浮出来,“每粒泥都在等你动。”

张叙舟弯腰抄起块青石。刚才还重如泰山的石头,此刻轻得像泡沫。转身时正撞见小王把沙漏往石缝里塞 —— 那是苏星潼定制的 1 分钟沙漏,玻璃壳上刻着 “即时功碑” 四个字。“捡起来!” 张叙舟的吼声劈碎雾层,“现在!”

小王手忙脚乱地翻转沙漏,细沙流下来的 “沙沙” 声,在死寂的河岸上脆得像枪响。

“1 分钟挑战!” 张叙舟举着青石冲向裂缝,石块落地的闷响震得地面发颤,“谁能在沙漏漏完前搬块石头过来,今晚的夜哨我包了!”

最先动的是小林。这孩子平时总喊腰疼,此刻却像被抽了一鞭子,抱着石头踉跄着扑过来。“砰!” 第二块青石落进裂缝,淡金色的光纹猛地涨大一圈。腕表上的护江力跳了一下:9390。

“再加把劲!” 张叙舟的嗓子发紧。他看见灰雾里炸开朵银红色的光花 —— 是苏星潼的银簪!紧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像有人在雾里点燃了信号弹。

“手勤水退,手懒水进……”

田埂上的老农突然站起来,锄头往地上一顿,沙哑的调子惊飞了雾里的麻雀。周围的村民像被按了启动键,接二连三地跟着哼唱,镰刀敲水壶的声、木杖捣土的声,混成支古怪的进行曲。张叙舟这才反应过来:苏星潼不止给他留了纸条,她早带着人在下游发动村民了!

“张队!木萨来了!”

西边传来喊声。那个总跟着父亲在堤岸巡逻的双川少年,正举着把锈铁锹往这边跑,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的泥痕。“我爹说要堵缝!” 少年吼着,把铁锹插进裂缝边的泥土里,“他被雾困住了,让我先来!”

铁锹入土的刹那,沙漏刚好漏完最后一粒沙。

“咔嗒。”

清脆的响声里,灰雾突然像被戳破的气球般剧烈收缩。张叙舟看见队员们眼里的迷茫褪去,看见村民们扛着农具往裂缝聚拢,看见木萨正用铁锹把散落的沙粒往缝里填。腕表上的护江力疯涨起来:9420,9450,9480…… 善念值的数字后跳着 + 2500 万的红色提示。

“西边老磨坊见。”

苏星潼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带着点喘,像刚跑完远路。张叙舟抬头,看见灰雾散尽的天幕上,银红色的光花正往西方移动,像在给他引路。他捡起那张已经泛白的即时贴,背面有行铅笔字:“带块石头当礼物,我教你刻双川符。”

风里飘来村民们新编的调子,混着少年的笑骂声和铁锹撞石头的脆响。张叙舟弯腰抱起块带金边的青石,往西边走去。裂缝里的河水已经退成细流,露出被金光浸润过的河床,每一粒沙都闪着微光,像无数双眼睛在说 “谢了”。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但只要手里有石头,身边有队友,远方有等待的人,再浓的雾,也挡不住往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