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63章 石裂起争执 粥香化心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章 石裂起争执 粥香化心结

张叙舟的船刚靠青溪镇的码头,就听见江堤传来 “轰隆” 一声闷响。他踩着跳板往岸上跑,鞋底的青苔在石板上打滑,远远看见护江石阵最东头的那块 “镇水石” 裂了道缝,石缝里渗出的黑水正顺着江堤往下淌,像条扭动的黑蛇。护江力 605 点的暖流在掌心突突跳,比刚才在船上时沉了半分,像揣着块被水泡透的棉絮,闷得人胸口发紧。

“都是你们村引来的邪祟!” 青溪镇的刘老五举着撬棍往石缝上戳,棍头的铁锈蹭在黑石上,划出串火星,“前儿你们来加固石阵,昨儿石头就裂了 —— 这账得算在你们头上!” 他身后的村民举着铁锹围成圈,锹刃在日头下闪得晃眼,“要么赔石头,要么把你们带来的‘破铜烂铁’(指青铜神雀碎片)扔江里!”

李老四扛着松木桩从船上跳下来,粗布褂子被江风掀得老高:“放你娘的屁!” 他把木桩往地上一砸,震得碎石子蹦起来,“咱是来帮你们护江的,你倒好,狗咬吕洞宾 —— 当年你爹跟我爹一起修堤时,分红薯都没这么计较!”

王工头赶紧掏出卷尺往石缝里塞,铁尺刚碰到黑水就 “滋啦” 冒白烟:“按图纸来,这裂缝宽三寸,深两尺,已经伤着石心了!” 他往江里扔了块测深锤,绳子往下滑了七尺才到底,“底下的沙层被淘空了,再耗着,整块石头都得塌进江里!”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在掌心发烫,螺旋光往镇水石上一照,石缝里竟浮出层淡红的网,网眼缠着细如发丝的黑丝。“是崩岸符的残气!” 她往刘老五手里塞了根铜铃铛串,“你摇铃铛试试,黑丝怕这声音!” 铃铛刚响了两下,石缝里的黑水就像被烫着似的往后缩,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石质。

赵小虎抱着青铜神雀碎片蹲在石阵旁,碎片屏幕上的弹幕滚得飞快:“镇水石里藏着地脉节点!两村的地脉在这儿交汇 —— 它裂了,两边的江堤都会松!” 他往碎片上浇了点江芽露,屏幕突然弹出张老照片,是 58 年两村人一起抬石头的场景,“雀爷说这石阵是两村合修的,当年用的水泥里掺了两边的江沙!”

张叙舟盯着地上的黑水印,突然想起十岁那年的冬天。粮站分的红薯不够吃,他和隔壁村的孩子抢粥里的红薯皮,被大人按住头往一块儿磕:“饿肚子时没人分你我,都是一条江养的娃!” 此刻刘老五和李老四推搡的模样,跟当年抢红薯皮的孩子没两样。他突然往码头跑,“王二柱,把船上的搪瓷杯都拿来!”

搪瓷杯刚摆成排,张叙舟就拎起水桶往杯里倒江水,每杯都撒了把两村的江沙:“刘大叔,李大叔,你们看。” 他把杯子往石阵前一推,“这沙在江里混了几十年,早就不分你我了 —— 石头裂了,咱该一起补,不是互相怨!”

刘老五的撬棍在地上戳了戳,没说话,却往杯里吐了口唾沫 —— 那是山里人认亲的法子,唾沫混了,就是自家人。李老四见状,也往同一个杯里啐了口,俩人脸涨得通红,谁也没看谁。

“用糯米灰浆补!” 张叙舟突然喊,“我带了去年的陈糯米,混着青溪镇的草木灰,比水泥黏!” 他往石缝里塞了把糯米,米粒刚碰到黑丝就 “滋滋” 响,竟慢慢凝成个小团,“你们看,两村的东西合在一起,邪祟就怕了!”

刘老五的婆娘突然拎着个陶罐跑来,罐里的糙米粥还冒着热气:“先垫垫肚子!” 她往每个人手里塞了个粗瓷碗,粥里的红薯块煮得烂熟,“我家三丫说,干活得有力气,吵嘴费的力气不如省着补石头!”

张叙舟喝着粥,红薯的甜味混着米香滑进喉咙,突然想起母亲当年分粥时,总往他碗里多舀半勺。他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夹给刘老五的小孙子,孩子怯生生地接过去,嘴角沾着的粥渣像粒白珍珠。

“按老规矩,抬石头得喊号子!” 李老汉烟锅一敲,扯开嗓子就喊,“一二三,往上掀!” 两村的汉子们抓着麻绳往起抬松木桩,号子声震得江堤都发颤,木桩 “咚” 地砸进石缝,黑水被挤得 “噗嗤” 往外冒。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指向石阵西侧,螺旋光转得飞快:“还有七处裂缝!” 她往每个裂缝里插了根铜铃铛串,“铃铛响得越急,说明黑丝越活跃 —— 咱们分片补,比着干!”

赵小虎举着青铜神雀碎片跑东跑西,给每个组发 “作战地图”:“雀爷标了薄弱点!这儿,还有这儿,得多塞松木!” 他往石缝里撒了把江芽露,水珠落处竟长出层青苔,“你看,地脉开始喘气了!”

日头偏西时,镇水石的裂缝终于被糯米灰浆补得严严实实。刘老五往石缝上拍了拍,灰浆硬得像块铁:“比当年我爹修的还结实!” 他往张叙舟手里塞了块磨石,“这是咱镇水石上的碎块,能磨铁锹 —— 以后你们村的铁锹坏了,就来青溪镇磨!”

李老四突然扛起剩下的半袋糯米往刘老五家走:“给三丫留着熬粥!” 他粗布褂子上的灰蹭在门框上,“下次修堤,我还来喝你家的粥!”

铜铃铛突然 “叮铃铃” 响了十二下,不急不缓,像在唱小曲。苏星潼的银簪在掌心转成了圈:“地脉稳了!” 她往江里一看,两村的江沙在漩涡里慢慢混在一起,竟凝成个 “和” 字,“银簪说,善念值涨了三十万!”

张叙舟摸了摸掌心,护江力 610 点的暖流顺得像刚疏通的水渠。他往石阵上看,两村人留下的铁锹插在土里,柄上的符纹在暮色里泛着光,像一排站岗的哨兵。远处的江面上,五村的炊烟又连成了线,这次比昨天更亮,像条发光的绸带,把江堤缠得结结实实。

刘老五的小孙子突然指着石缝喊:“爷爷快看,长出小芽了!” 众人凑过去,灰浆缝里竟钻出株嫩草,叶尖沾着的露水在晚风中闪,像颗掉在石头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