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盛世美颜靠苟赢 > 第117章 赏赐入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辰时的日头刚爬过靖王府的琉璃瓦,门前便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与车轮碾过青石板的沉闷响动,打破了晨间的静谧。

沈清辞刚用过早膳,正坐在窗边翻看医书,手边的雨前龙井还冒着袅袅热气,就见管家匆匆进了内院,神色恭敬却难掩几分凝重:“王妃,宫里来人了,说是送赏赐的,阵仗不小。”

她指尖捏着的书页微微一顿,抬眸时眼底已无半分波澜,只淡淡应了声:“知道了。” 起身时顺手将医书合上,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衬得她面容愈发沉静。她理了理月白色的素缎褙子,对身后的侍女青禾道:“更衣,去前院接旨。”

青禾连忙应下,取来一件绣着暗纹缠枝莲的石青色宫装,细心为她系好玉带。沈清辞对着铜镜略整仪容,镜中人眉眼温婉,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全然是一副受宠若惊的王妃模样,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等她带着府中管事、下人赶到前院时,宫门方向已走来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领头的是皇帝身边颇受器重的大太监李德全,他穿着一身绣着蟒纹的太监总管服饰,脸上堆着热情却疏离的笑,身后跟着数十名宫人,每人要么抬着朱漆描金的箱子,要么捧着锦盒,队伍排得老长,箱子上的铜锁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王妃娘娘安。” 李德全见了沈清辞,连忙停下脚步,微微躬身行礼,声音尖细却中气十足。

沈清辞侧身避让,屈膝还礼,声音不高不低,语速平稳:“李公公多礼了。有劳公公亲自跑一趟,辛苦各位宫人了。”

“娘娘说笑了,” 李德全直起身,目光扫过院子里躬身等候的众人,笑着道,“王爷为朝廷鞠躬尽瘁,皇上记挂着王爷的劳苦功高,特意挑选了些珍宝赏赐,奴才敢不尽心跑腿?” 说罢,他从身后小太监手中接过一卷明黄的圣旨,展开时动作恭敬无比,“王妃请接旨。”

沈清辞领着众人齐齐跪下,垂首听着李德全尖着嗓子念诵圣旨。无非是些嘉奖靖王萧北辰镇守边关有功、护国安邦劳苦,特赐绫罗绸缎、古玩玉器若干,以表皇恩浩荡之类的套话。阳光直直地晒在背上,暖意融融,沈清辞却觉得后背有些发凉,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将眸中的情绪遮掩得严严实实。

“……钦此。” 李德全念完,小心翼翼地将圣旨卷起,递到沈清辞面前,“王妃请接旨谢恩。”

沈清辞双手接过圣旨,指尖触到那冰凉光滑的绫缎,缓缓起身,再次躬身行礼:“臣妾代王爷,叩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的姿态无可挑剔,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任谁看了,都只会觉得靖王府上下对这份恩宠满心敬畏。

李德全满意地点点头,挥了挥手道:“把皇上赏赐的东西都抬上来,让王妃过目。”

宫人们应声上前,将一个个沉甸甸的朱漆箱子搬到院子中央,整齐排列。箱子被一一打开,瞬间珠光宝气溢满庭院:一匹匹色彩艳丽的云锦、蜀锦,质地柔软光滑,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一件件晶莹剔透的古玩玉器,玉如意温润通透,翡翠摆件翠绿欲滴,还有那硕大的东珠,颗颗饱满圆润,在阳光下散发出柔和的光晕;更有一座半人高的紫檀木屏风,上面雕刻着“百鸟朝凤”的图案,工艺精湛,一看便知价值连城。

府里的下人们都忍不住偷偷抬眼打量,眼神里满是惊叹,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沈清辞却只是淡淡地扫过那些珍宝,目光没有丝毫停留,仿佛眼前的并非价值连城的赏赐,只是些寻常物件。

李德全见状,又从袖中取出一份清单,双手递上:“王妃,这是赏赐的明细清单,请您过目核对。”

沈清辞接过清单,指尖划过光滑的宣纸面,目光从上到下缓缓扫过。珊瑚树一对,东珠十颗,紫檀屏风一座,云锦二十匹,和田玉摆件五件……清单上的每一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皆是难得的珍品。

她的视线一路往下,即将扫到末尾时,脚步忽然一顿。

清单的最后,添了两行稍小一些的墨字,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不是物件,而是两个人。

“特遣太医院医正二人,随侍靖王府,专职为靖王调理贵体,每日禀报康健状况。”

“每日禀报康健状况”这八个字,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沈清辞一下。她的目光在那两行字上停顿了一瞬,极短,短得几乎无人察觉,快得如同错觉。随即她抬起眼,脸上依旧是那副得体温婉的微笑,对李德全道:“有劳公公费心,这些赏赐丰厚周全,皇上的恩宠,臣妾与王爷铭感五内。”

她转头对管家吩咐道:“王管家,好生招待各位公公和宫人,按规矩看赏,不可怠慢。”

“是,王妃。” 王管家连忙应下,领着几名管事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银锭分发给宫人们。

李德全笑着客套了几句,又说了些“王妃贤淑,王爷福气”之类的场面话,便带着宫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来时的喧嚣渐渐散去,院子里只剩下靖王府的下人,以及那些堆积如山、沉默矗立的箱笼。

沈清辞依旧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份清单,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最后那两行墨字。她没有回头,只是微微侧过脸,目光越过庭院中那些珠光宝气的赏赐,投向身后不远处的书房方向。

不知何时,萧北辰已站在书房门口。他穿着一身家常的墨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根简单的玉带,长发用玉冠束起,身形微微倚着门框,姿态慵懒,仿佛只是出来看看热闹。但沈清辞知道,他早已将刚才的一切尽收眼底。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隔着一院子琳琅满目的赏赐,隔着喧嚣过后残留的寂静,隔着一层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没有惊讶,没有疑问,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情绪。

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了然,一种沉淀在眼底的沉寂。

沈清辞轻轻抖了抖手中的清单纸,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萧北辰的视线随之落下,仿佛能穿透那薄薄的宣纸,精准地捕捉到最后那两行要命的字。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极轻微地扯了一下嘴角。那弧度极淡,不像笑,倒像一声无声的嘲弄,带着几分不甘,几分隐忍,还有几分对皇权的不屑。

调理贵体?

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沈清辞心中明镜似的。萧北辰重伤初愈,虽已无大碍,但皇帝这时候派来太医院最顶尖的医正,名为调理,实为监视。这两个人,就是皇帝安插在靖王府的眼睛和耳朵,萧北辰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甚至一言一行,都可能通过他们,一字不落地传到皇帝耳中。

这哪里是恩宠,分明是另一重枷锁,将他牢牢困在无形的牢笼之中,连一丝喘息的空间都不肯给。

沈清辞收回目光,低下头,指尖轻轻点在“医正”两个墨字上。太医院医正,皆是医术精湛、深得皇帝信任之人,能被皇帝亲自选中派来“照顾”萧北辰,这两人的身份定然不简单,怕是不仅医术高明,察言观色、传递消息的本事更是了得。这份“沉甸甸”的恩宠,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她转身,对王管家吩咐道:“将这些赏赐一一登记造册,仔细核对,贵重物件存入内库,派专人看管。绫罗绸缎分发给各院,按规矩使用。”

“是,王妃。” 王管家连忙应下,指挥着下人开始忙碌。

沈清辞拿着那份清单,缓步走向书房。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那些堆积如山的赏赐上,显得有些单薄,却又带着一股莫名的坚定。

萧北辰在她走近时,微微侧身,让开了书房门口的位置。

她抬脚走进去,身后的书房门被他轻轻合上,“咔嗒”一声,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喧嚣与窥探。

屋子里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石榴树的枝丫被风吹过的细微声响。

沈清辞将清单放在书案上,轻轻往前一推,正好停在萧北辰对面的位置。

萧北辰没有去看那份清单,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石榴树。深秋时节,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干枯的枝丫伸向天空,显得有些萧瑟。他的身影逆着光,侧脸的轮廓线条硬朗,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人什么时候到?” 沈清辞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明日辰时。” 萧北辰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沙哑,“李德全临走前特意交代,让府里备好东跨院,供两位医正居住。”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带着一种无形的压抑。他们都清楚,这份赏赐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皇帝对萧北辰进一步的试探与掌控。那两个即将住进府里的御医,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两把利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

沈清辞走到他身边,与他一同望着窗外那棵萧瑟的石榴树。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她的发间跳跃,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也好。” 她忽然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释然,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狡黠,“有太医院的顶尖医正看着,你的伤也能好得更仔细些。毕竟,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萧北辰侧头看她。

她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亮,没有丝毫阴霾,反而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笃定。“既然皇上盛情难却,送了人来,我们便好好用着便是。总不能辜负了这份‘隆恩’。”

萧北辰的眸色微微一动,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躲不开,逃不掉,不如坦然接受。甚至,可以反过来利用这层“监视”。有这两位医正在府中,皇帝或许会暂时放下戒心,他们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暗中布局。而且,有顶尖的医生调理,他的身体确实能更快恢复,这对他们日后的计划,百利而无一害。

他眼底那层冰霜似乎融化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默契的暖意。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被他温热的手掌包裹着,渐渐暖和起来。

“嗯。” 他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将彼此的影子重叠在一起。

外面的赏赐堆积如山,珠光宝气,却透着冰冷的皇权威压;书房内危机四伏,暗潮涌动,却因为两人的并肩而立,多了一份安稳与底气。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无论皇权多么压迫,只要他们站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便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这就够了。

沈清辞微微侧头,看着萧北辰棱角分明的侧脸,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轻松,但有他在身边,她便无所畏惧。

萧北辰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低头看了她一眼,眼底的阴霾散去,只剩下温柔的暖意。他轻轻握紧了她的手,仿佛在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些,吹动着石榴树的枝丫,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雨。但书房内的两人,却心如磐石,目光坚定,静静等待着明日的到来,也等待着一场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