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 第325章 以退为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山官邸那场不欢而散的的晚餐,余波未平,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已彻底公开化、白热化,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史迪威愤而返回昆明,据传正在起草措辞极其强硬的报告,要求华盛顿向蒋介石施压,甚至暗示应考虑更换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重庆高层一片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而处于这场风暴眼的楚云飞,在经历了宴会上那番如履薄冰的应对后,非但没有选择明哲保身、静观其变,反而做出了一个令所有知情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决定——主动请缨,奔赴最危险的前线!

宴会结束后的次日深夜,楚云飞在书房中对着巨幅军事地图,彻夜未眠。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因史迪威的“赏识”而被置于炉火之上,蒋介石的猜忌已达顶点,留在重庆,要么成为蒋、史斗争的牺牲品,要么在无休止的监视和压制中虚耗光阴,直至价值耗尽。

次日清晨,他亲笔起草了一份言辞恳切、却又暗藏机锋的“请战书”,直接呈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并同时抄送军统局戴笠备案(此举意在表明程序合规,避免被暗中截留)。在请战书中,他绝口不提蒋、史矛盾,也丝毫不提美军赏识之事,而是紧扣当前最紧迫的军事危机。

“……职楚云飞谨呈:目前敌寇猖獗,豫湘桂战事危急,陪都震动,此诚党国存亡绝续之秋也。职每念及前线将士浴血、百姓流离,五内俱焚,夜不能寐。职虽愚钝,然自抗战军兴,转战晋绥,于游击、防御诸战术,略有心得。当此危局,岂敢惜身畏死,安居后方?……伏乞委座垂怜,准职卸任一切闲差,率一偏师,即刻开赴湘桂前线最危急之地,甘为前驱,阻击日寇,誓死为重庆布防争取时间!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职非敢邀功,实乃军人天职所在,不容退缩。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封请战书,高明之处在于。

自请卸任“闲差”(暗指在重庆的闲置状态),只求率“一偏师”(不要求主力兵团,降低敏感度),赴“最危急之地”(表明不畏死,且价值最大化),任务是“阻击”、“争取时间”(定位清晰,不争功)。

通篇只谈战局、军人之责,完全不提派系、资源、指挥权等敏感问题,显得纯粹而忠勇。

主动要求离开权力中心,奔赴死地,将了蒋介石一军。若不准,则显得蒋罔顾忠良、压抑人才;若准,则正中楚云飞下怀,得以跳出牢笼。

请战书一经送出,引发了剧烈反响。

蒋介石方面, 侍从室主任林蔚将信呈上时,蒋介石正在为史迪威的逼宫怒火中烧。他仔细阅读了楚云飞的请战书,沉吟良久。楚云飞此举,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看似忠勇可嘉的行为,背后是否有史迪威的授意?是想借此机会掌握兵权,还是真的想为国效力?但无论如何,楚云飞主动要求离开重庆这个是非之地,而且是去往九死一生的前线,这在客观上缓解了他的压力——既堵住了史迪威“不重用人才”之口,又能将这个“麻烦”送走。若楚云飞战死,一了百了;若侥幸成功,功劳也是在他蒋某人的“英明领导”之下。权衡利弊,应允此事,利大于弊。

“其心可嘉,其志可勉。” 蒋介石最终淡淡地对林蔚说,“然兹事体大,需慎重审议。交军令部核议方案,着其拟一个章程上来。” 这是松口的迹象。

军统戴笠方面, 戴笠闻讯后,先是惊愕,随即冷笑。他看穿了楚云飞“以退为进”的企图,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处理这个“烫手山芋”的最佳方案。将楚云飞放虎归山,固然有风险,但总比留在重庆,继续被美国人当枪使、搅动风云要好控制得多。前线凶险,生死难料,正好借刀杀人。他立刻指示毛人凤,在“核议方案”时,务必“严格限制”楚云飞的兵力、装备和活动范围。

美军\/史迪威方面,消息通过汤姆逊的渠道很快传到昆明。史迪威闻讯,先是愕然,随即拍案叫好:“好!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有胆识!有担当!” 在他看来,楚云飞这是用行动证明了其价值,是对蒋介石消极避战政策的无声抗议和打脸。他立即指示下属,密切关注此事进展,并准备在装备和情报上,对楚云飞部给予“非官方”的、尽可能的支援,要将楚云飞部打造成一个“成功样板”。

一时间,楚云飞这封看似简单的请战书,成了搅动各方势力的杠杆。他成功地把自己从被动挨打的“棋子”,变成了主动出击的“棋手”。他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将了所有人一军,为自己赢得了一片看似凶险、实则海阔天空的操作空间。

几天后,军令部的“核议方案”出炉:原则上同意楚云飞所请,任命其为“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兼湘桂边区游击前敌总指挥”,允许其自行招募组建一支不超过一个加强团(约1500人)的“游击纵队”,拨付少量基础装备和开拔费,任务是“深入湘桂边区,袭扰日军后方,牵制敌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番号、粮饷、弹药均需“就地筹措,以战养战”。——一个典型的、充满限制和敷衍的“空头”任命。

然而,这对楚云飞来说,已经足够了。他要的就是这个“名分”和跳出重庆的机会!兵力、装备,他可以自己去争取!

接到委任状的那一刻,楚云飞面无表情,心中却长舒一口气。这第一步,成功了。他立即唤来小陈,口述了一封绝密电文,通过特殊渠道,发往晋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