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 第274章 告别晋西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下旬,晋南的早春,依然料峭。连日的阴霾终于散开,天空呈现出一种凄清的灰蓝色。鹰嘴岩下,风陵渡358团主力驻地前的打谷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除了留守警戒的部队,全团能集结的官兵几乎都到了。更多的,是闻讯从周边村庄赶来的百姓,扶老携幼,默默地站在队列外围。没有喧哗,没有哭泣,只有一种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着全场。寒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吹动着人们单薄的衣角,却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悲壮与不舍。

楚云飞离开的日子,到了。

他一身半旧的将校呢军服,皮鞋擦得锃亮,但难掩连日操劳的疲惫。他没有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而是直接站在了队伍前方的空地上,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一张张熟悉而质朴的面孔。这些与他一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弟兄,这些用小米和布鞋支撑着他们抗战的父老乡亲。方立功、孙大勇等团营主官,神情肃穆地立在他的身后。

“弟兄们!乡亲们!”楚云飞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场地,带着一种压抑的沙哑和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天,楚云飞要暂时离开大家,去重庆一趟。”

话音落下,队伍中响起一阵极力压抑的骚动,许多士兵的眼圈瞬间红了,紧紧咬住了嘴唇。人群中的百姓们则发出低低的叹息和啜泣声。

“这次去,是上级的命令,是去述职,也是去学习。”楚云飞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变得锐利,“有人觉得,这是明升暗降,是调虎离山!有人担心,我楚云飞这一走,咱们358团就散了,咱们这晋南的地盘就丢了!”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些话在每个人心中回荡,然后猛地一挥手臂,声音陡然变得激昂起来:“我要告诉这些人,他们错了!大错特错!”

“我358团,不是靠我楚云飞一个人撑起来的!它是用无数牺牲弟兄的鲜血和骨头,是用在座每一位的忠诚和勇气,是用晋西北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一点一点打出来、熬出来、站起来的!”他的声音如同沉雷,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支队伍的魂,扎在这片土地里,扎在打鬼子的信念里!谁也拔不走!我楚云飞今天走了,但只要这魂还在,358团就垮不了!晋南的天,就塌不下来!”

他向前迈了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一营的方阵:“一营的弟兄们!还记得小王庄吗?还记得赵铁柱和警卫营的弟兄们是怎么死的吗?他们的血还没干!你们能忘吗?”

“不能忘!”队列中爆发出低沉的吼声,带着哭腔,更带着仇恨。

他又看向随营学校的学员方阵:“随营学校的学员们!你们学的文化,学的本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更好地保卫这片土地,让咱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受鬼子的欺负!”

“誓死报国!”年轻学员们挺起胸膛,声音坚定。

最后,他望向黑压压的百姓人群,深深鞠了一躬:“父老乡亲们!我楚云飞和358团,这几年,吃你们的粮,住你们的房,欠你们的情,一辈子也还不清!我向你们保证,我走之后,358团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鬼子的刺刀还在,358团的枪就不会放下!只要我楚云飞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回来!和大家一起,把狗日的小鬼子,彻底赶出中国!”

“团长!您放心走吧!我们等着您回来!”

“团长保重!”

“358团万岁!”

人群中终于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哭喊和呐喊声,许多老兵和百姓都流下了热泪。气氛悲壮而热烈。

楚云飞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他从身旁的警卫员手中接过一面弹痕累累、却清洗得十分干净的军旗——那是358团的团旗,旗面上浸透着烈士的鲜血。他双手郑重地将其交到方立功手中:“立功兄!这面旗,还有这几千弟兄,晋南的父老,我就交给你了!人在,旗在!阵地,也必须在!”

方立功双手微颤地接过军旗,紧紧抱在胸前,虎目含泪,嘶声道:“团长放心!方立功在,旗在!阵地在!358团的骨气,就在!”

接着,楚云飞又拿起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木盒,递给赵铁柱,低声道:“大勇,这里面,是咱们‘星火’基地最新试制成功的子弹样品,和一份关键名单。家里的事,暗处的事,你多费心。遇事,多和立功商量,但该决断时,不要犹豫!”

孙大勇重重接过,如同接过千斤重担,哽咽道:“团长!铁柱明白!您……一路保重!”

简单的告别仪式后,楚云飞没有再犹豫。他走下打谷场,逐一与各营营长、连长老兵握手,用力拍打着他们的肩膀。走到百姓人群中,他接过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农递上来的一碗浊酒,一饮而尽;摸了摸一个孩童的头,将自已的军帽戴在了孩子头上。

“出发!”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熟悉的土地和人群,毅然转身,带着一个精干的警卫班和必要的文书,迈开了脚步。

送行的人群默默地跟随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沉默的人流,从驻地一直延伸到山口。没有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风呜咽的声音。到了山口,楚云飞停下脚步,转身,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庄严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所有人,官兵和百姓,同时立正,举手还礼。

在他身影即将消失在山路拐角时,对面山梁上,一骑快马悄然出现。马上之人,一身八路军灰布军装,身材魁梧,正是李云龙。他勒住马,远远地望着楚云飞离去的方向,看了许久,然后抬手,也敬了一个吊儿郎当却透着郑重的军礼。随即,拨转马头,消失在山林之中。

楚云飞走了。带着无尽的牵挂和决绝的信念,走向了迷雾重重的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