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得整整齐齐的鞋底,看着就结实又舒服。
她当时就想着,婆婆脚上一直穿着那双解放鞋,就想给婆婆买一双合脚的布鞋。
这几天,她悄悄关注着陈母的鞋码。
趁昨天下午陈母在睡午觉的时候,特意去百货大楼把鞋买了回来。
她一直没拿出来,就想给陈母一个惊喜。
陈母看着孙娇娇递过来的布鞋,愣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接在手里。
她把鞋翻过来覆过去地看,手指轻轻摩挲着鞋底的针脚,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她抬起头,看着孙娇娇,声音带着哽咽:“娇娇啊,你这孩子,真是太贴心了。
我都没跟你说过我穿多大的鞋,你怎么就知道呢?
这鞋真好看,我这辈子都没穿过这么好看的鞋。”
孙娇娇笑着说:“娘,我这几天看你走路,大概猜了个鞋码,去买的时候又跟售货员打听了一下。
你明天回去,正好能穿上新鞋,走路也舒服。”
陈志远看着陈母手里的新鞋,又看了看孙娇娇温柔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陈母这几天在县城,虽然嘴上说要回去,心里肯定是舍不得的。
这双布鞋,不仅暖了陈母的脚,更暖了她的心。
陈母把鞋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她看着陈志远哽咽着说:“老三,我这辈子没白养你。”
又拉着孙娇娇的手说,“你们俩这么孝顺,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晚上,孙娇娇帮陈母收拾行李。
陈母把新买的布鞋放进包袱里。
孙娇娇把这几天买的红糖、饼干,奶糖都打包好,让陈母带回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志远就起来了。
他看着孙娇娇还没醒,就起床往院子外面走。
他走到了一个没什么人来的胡同,四周张望了一下。
下一秒,一只毛色鲜亮的母鸡就出现在他面前,咯咯叫着,扑腾着翅膀想要逃跑。
陈志远赶紧用提前准备好的麻绳绑住了母鸡的翅膀和脚,动作轻柔,生怕弄伤了它们。
接着又如法炮制的又绑了一只母鸡。
这两只鸡在空间里养得极好,肉质饱满,羽毛顺滑,在这灰蒙蒙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扎眼。
提着两只母鸡往回走时,天已经亮了些。
街道上渐渐有了行人。
陈志远把鸡往身后藏了藏,脚步加快,生怕被人看出端倪。
他知道,这个年代物资匮乏,一只鸡都能引起不小的轰动,要是被人追问起来,他还真不好解释。
回到家时,孙娇娇已经起来做饭了,陈母在鸡笼前面喂鸡。
看见陈志远提着两只母鸡进门,陈母和孙娇娇都愣住了。
“老三,你这是……?”陈母放下手里的玉米粒,眼神里满是惊讶和不解。
“没啥,娘,”陈志远笑着把鸡放在地上,母鸡还在轻轻扑腾。
“这不是你要回家了嘛,我给你逮了两只鸡,你带回去,给爷爷和爹他们补补身子。”
陈母眉头一皱,语气带着几分责备,“这鸡多金贵啊!现在县城里买只鸡要多少票、多少粮?
你攒点钱不容易,将来还要养孩子,负担重着呢,怎么能这么浪费!”
陈志远心里早有准备,脸上依旧挂着笑,打哈哈道:“娘,你放心,这鸡没花多少钱,是我一个朋友家里养的,他知道你要回去,特意低价让给我的。
你就拿着吧,带回去让石头他们也解解馋。”
陈志远一边说,一边给孙娇娇使眼色。
孙娇娇立刻会意,连忙上前帮着劝说:“娘,志远哥说得对,这鸡既然都带来了,你就带着吧。
路上也能有个伴,到了家,也能给家里添点荤腥”
陈母还想说什么,却被陈志远打断了:“娘,时间不早了,你赶紧收拾收拾,班车八点就开了,别耽误了行程。”
说着,他找了个干净的布袋子,把鸡装了进去。
接着用剪刀扎了两个洞,把两个鸡头露了出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绳子,确保不会松开。
陈母看着陈志远忙碌的身影,心里又暖又急,却也知道儿子的一片孝心。
最终还是没再反对,只是反复叮嘱道:“下次可不许这样了,挣钱不容易,要省着点花。”
“知道了,娘!”陈志远笑着应道,心里却想着,有空间在,他总能给家人多谋点福利。
吃过早饭,陈志远看了看时间,差不多该去上班了。
他叮嘱孙娇娇:“媳妇儿,等会儿你送娘去车站,路上小心点,娘年纪大了,别让她累着。”
“放心吧,志远哥,我知道了。”孙娇娇点点头,眼里满是温柔。
陈志远又跟陈母说了几句保重身体的话,才背着自己的帆布包,转身往门外走去。
自行车骑得不快,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陈母,直到走到农机站门口,才把思绪收回来,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孙娇娇和陈母两人锁好门,就往县城的汽车站走去。
从家里到车站,路上行人越来越多。
陈母背着大包袱,孙娇娇手里提着两只母鸡。
那两只母鸡偶尔发出几声咯咯的叫声,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提着两只活鸡出门,简直是一件稀罕事。
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孙娇娇手里的鸡。
眼里满是羡慕有人小声议论:“她们运气真好,居然能有两只鸡,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估计是城里的亲戚送的吧,现在城里也不容易,能有鸡吃,真是福气。”
孙娇娇听到这些议论,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脚步却加快了些。
快到车站时,人越来越多,都是等着坐班车的乡亲。
大家看到孙娇娇手里的鸡,更是好奇,纷纷围了过来。
七嘴八舌地问:“闺女,你这鸡是买的还是抓的?多少钱啊?”
陈母护着孙娇娇,笑着摆摆手说:“不是买的,是我儿子给我带的,让我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你儿子真孝顺啊!”有人赞叹道,“现在这鸡可是稀罕物,你儿子真舍得!”
陈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却想起了陈志远,忍不住念叨:“这孩子,就是太实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