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殿的金砖被晨光映得发亮。

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檀香的余韵。

安倍山立于殿外的白玉栏杆旁,望着远处终南山的轮廓。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

内侍刚刚退去,秦峰从西北传来的密报还在心头回响。

陆之行已被打入囚车,押往长安受审。

将领调动按计划推进,军中虽有微词,却无一人敢公然违抗。

这一步棋,走得又险又妙。

既借处置陆氏之机,拔掉了士族在西北军的根基,又顺势提拔了寒门将领。

将兵权牢牢攥在手中,为接下来的大动作扫清了障碍。

“摄政王,该回殿内歇息了,晨间风凉。”

贴身内侍轻声提醒,手中捧着一件素色披风。

安倍山转过身,接过披风搭在肩头,目光扫过殿内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捷报。

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一行行字迹清晰映入眼帘。

“洛阳士族捐款百万贯,学堂修建进度加快,已破土动工三处”。

“泾阳县小学堂已招生五十人,百姓反响热烈,每日仍有乡邻携子前来报名”。

“各州郡教员已基本配齐,学堂陆续开课,学子诵读之声遍及乡野”……

每一条消息,都像一缕暖阳,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他抬手将捷报放在案几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心中思绪万千:处置陆氏、整顿西北军、推行私塾改制,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

打压士族,既能为私塾改制扫清障碍,让教育普及的种子顺利落地,又能震慑那些暗中觊觎权力的旧势力。

整顿西北军,清除陆氏余党,既能稳固边防,杜绝粮草克扣等积弊,又能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后续的革新铺路。

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革新与强大,为了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建立一个更公平、更有活力的新秩序。

“摄政王。”

内侍轻步走进殿内,躬身禀报。

“西北军秦军长传来密报,陆之行已被拿下,囚车不日将抵长安,将领调动事宜正在顺利推进,军中暂无异动。”

安倍山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很好。”

“告诉秦峰,务必严查陆之行经手的所有账册,顺藤摸瓜,不管牵涉到谁,哪怕是军中老将、士族亲眷,该端掉的都要一网打尽,绝不留情!”

“另外,让他好生安抚军中将士,调拨一批新制的棉衣与粮草送往西北,确保调动期间军纪严明,边防无虞。”

“老奴遵令!”

内侍躬身应道,转身退了出去。

安倍山走到殿中央的舆图前,指尖落在西北边境的标记上。

随即缓缓划过江南、岭南、中原等地。

如今私塾改制顺利推进,民心渐聚。

西北军整肃有序,边防稳固。

江南兵工厂与长安兵工器械总厂的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制造技术不断精进。

尤其是燧发枪的产量,已达到了可观的数目,足够武装起数支精锐部队。

时机,已然成熟。

他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心中那份早已成型的军改方略,终于可以搬到明面上了。

“传旨下去。”

安倍山对着殿外高声吩咐。

“即刻拟定诏书,召各地节度使、边防将领、禁军统领于三日后入京,另有要事商议。”

“另外,通知吏部、兵部、工部,提前做好准备。“

“等各将领到齐后,在太极殿偏殿集合,携带各地军防图、兵丁名册及兵工器械生产清单。”

“诺!”

殿外的侍卫齐声应道,转身匆匆而去。

深秋的雨断断续续,长安城内寒意更浓。

太极殿内却暖意融融,气氛肃穆。

各地将领身着铠甲,依次步入殿内,甲胄碰撞发出铿锵的声响。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将,有正值壮年的统领,也有像秦峰这样年轻有为的新锐将领。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疑惑与凝重,不知摄政王突然召集各地将领入京,究竟有何要事。

待众将行礼落座,安倍山坐在摄政王宝座上。

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大唐军事的大事。“

随即问向史向明:” 史将军,人都到齐了吗?“

史向明道:” 回摄政王,还有淮南节度使刘展刘将军和广州港霹雳水师的李力宝将军未到。“

“不过按照行程,也应该快了。”

话音刚落,议事厅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轻响。

刘展与李力宝一前一后疾步而入,玄铁护腕上的鎏金兽首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两人未至阶前便单膝点地,声如洪钟:下官参见摄政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安倍山抬手示意,目光掠过二人肩头未拭净的雨水:两位将军快快请起,长安号可安置妥当了?

李力宝解下披风甩落水珠,朗声道:回禀摄政王,新式战船长安号已妥善安置在广州港。“

“我二人临行前将操作手册交予赵刚师长与周虎副师长,命他们带领精锐日夜研习。

刘展补充道:船上三百火铳手已完成三轮实弹演练,五名火炮手熟悉火炮的水上演练。待风向转南,便可试航珠江口。

安倍山听后倍感欣慰,道:”好,接下来要与大家商议,推行军改的新政。”

“军改?”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河西节度使杨休明率先起身。

这位安倍山的心腹将领虽面带疑惑,却仍是恭敬躬身问道:“摄政王,如今大唐边防稳固,军队建制运行多年,为何突然要军改?”

杨休明是军中老将,镇守河西多年,对现有军制感情深厚,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抵触。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是啊,摄政王,现有军制虽有不足,但也能保境安民,贸然改动,恐生事端。”

“军改之事非同小可,还请摄政王三思!”

安倍山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的顾虑,本王明白。”

“现有军制沿用多年,确实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兵力分散、指挥不畅、装备落后、士兵战斗力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在之前的边防战事中已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