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之后,于谦抵达天津港。

他没有片刻停留,直接换乘了皇家海军最新式的蒸汽突击舰。

黑色的浓烟从烟囱喷涌而出,巨大的明轮搅动着浑浊的海水,以超越任何帆船的速度,劈波斩浪,直扑江南。

当于谦的座舰抵达南京港时,他甚至没有踏入那座繁华的留都。

他的经略大臣行辕,直接设在了码头的军营之中。

他一到,整个江南的空气都为之一肃。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江南经略大臣“会先召集地方官员,安抚士绅,走一套惯常的流程。

他们错了。

于谦的第一道命令,直接下达给了驻扎在南京的京营新军第一师。

“全师即刻登船,目标苏州,三小时内完成战备。违令者,斩。”

冰冷的命令,不带一丝商量的余地。

装备着燧发枪与开花弹的京营新军,如同一头沉默的钢铁巨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集结。

数艘蒸汽运输船冒着黑烟,载着数千名面无表情的士兵,逆流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苏州城下。

苏州知府带着一众官员,在城门口瑟瑟发抖地恭迎钦差大臣的圣驾。

于谦甚至没有下船,他只是站在船头,冷冷地看着这座繁华靡丽的江南雄城。

“传我将令。”

“自即刻起,苏州全城戒严。四门关闭,许进不许出。凡有敢于夜间游荡、聚众闹事者,无需审判,格杀勿论!”

苏州知府当场腿就软了,他想开口辩解几句,说民心可用,只是一时糊涂。

但当他接触到于谦那冰冷的眼神时,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夜幕降临。

整个苏州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百姓们紧闭门窗,连孩童的哭闹声都被死死捂住。

街道上,只有一队队京营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冰冷的刺刀在月光下反射出森然的寒光。

子时。

于谦的第二道命令下达了。

“按名单抓人。”

早已在苏州潜伏多日的锦衣卫校尉们,如同从黑暗中浮现的鬼魅,引导着一队队士兵,扑向城中的各个角落。

没有警告,没有劝降。

一扇扇雕花大门被粗暴地踹开。

前一刻还在酒桌上吹嘘自己如何煽动“贱民”的暴徒头目,下一刻就被冰冷的枪口顶住了脑袋。

还在睡梦中,叫嚣着要让皇帝好看的泼皮无赖,直接被从被窝里拖了出来,用麻布堵住嘴,反剪双手,如同拖死狗一般拖走。

整个抓捕过程,高效、精准、冷血。

惨叫声刚刚响起,就被迅速掐断。

反抗者,当场被枪托砸断腿骨,哀嚎着被带走。

一夜之间,所有在锦衣卫名单上,带头参与打砸抢烧的二百余名暴徒头目,无一漏网,全部被缉拿归案。

第二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苏州城的百姓就被一阵急促的锣声惊醒。

他们被士兵们“请”出了家门,汇集到城中心那片被烧成白地的皇家商行废墟前。

废墟之上,一个临时的木制高台已经搭建完毕。

于谦身穿一品绯红官袍,腰悬尚方宝剑,端坐于高台正中。

他的身后,是数百名持枪而立的京营士兵,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台下数万名神情复杂的百姓。

二百多名被抓捕的暴徒头目,被剥掉了上衣,赤裸着上身,跪成一排。

“升堂!”

于谦没有说任何废话,直接将一卷卷记录着他们罪行的供词,扔在了地上。

“王二麻,聚众三百,第一个向皇家商行投掷火把,致护卫三人死亡,可有此事?”

被点到名的汉子浑身一抖,还想狡辩。

“大人!冤枉啊!小人只是……”

“拖上来!”

两名如狼似虎的士兵将他拖到台前,旁边一名锦衣卫当众念出了十几份证人的画押供词。

“证据确凿,无须狡辩。”于谦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斩!”

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在地,鲜血溅出数尺之远。

台下的百姓发出一片惊呼,许多人吓得闭上了眼睛。

“李四狗,带人冲入仓库,打伤伙计五人,点燃棉布,可有此事?”

“斩!”

“赵铁牛,煽动民众,打砸柜台,抢掠财物,可有此事?”

“斩!”

公审大会变成了屠宰场。

于谦面无表情,一个一个地点名,一个一个地审判。

凡是证据确凿,手上沾了血,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为首者,只有一个字。

斩。

转眼之间,十几颗人头落地,鲜血将高台前的土地染成了一片暗红。

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废墟的焦糊味,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剩下的暴徒们早已吓得屁滚尿流,一个个磕头如捣蒜,哭喊着饶命。

台下的百姓,也从最初的惊恐,慢慢变成了麻木的死寂。

那十几颗死不瞑目的人头,和京营新军那黑洞洞的枪口,像两座大山,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于谦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些噤若寒蝉的百姓,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人,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刀。

皇帝真正的目标,是那些握着刀柄,却躲在幕后的人。

在公开处决了首恶之后,他命人将剩下的胁从者,全部判处苦役,押往北方的矿山。

紧接着,第二步,将告示贴满了苏州的大街小巷。

——安民告示。

告示上用最直白的语言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念及江南织工,为国之本,今遭奸人所害,生计无着。朕心甚忧,彻夜难眠。特命经略大臣于谦,开官仓,放赈粮。凡我大明失业在册之工匠,皆可凭户籍鱼鳞册,前往各处粮站,领取三月口粮。钦此。

告示一出,整个苏州城再次轰动。

那些原本以为要被秋后算账,惶惶不可终日的失业工匠们,在看到告示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朝廷不仅没有追究他们,还要给他们发粮食?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所有的疑虑都被抛开。

无数人涌向新设立的粮站,当他们真的凭身份文牒,领到了那沉甸甸的一袋袋米面时,许多人当场就跪在地上,朝着京师的方向,嚎啕大哭。

底层民众,暂时稳住了。

就在城中那些士绅们以为风头已过,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甚至准备在暗地里看于谦笑话的时候。

于谦发动了新的一轮,也是最致命的攻击。

这一夜,月黑风高。

京营的士兵,再一次悄无声息地出动。

他们的目标,不再是那些底层的暴徒,而是城中十几座灯火通明、深宅大院的府邸。

同样是根据锦衣卫早已调查得一清二楚的情报和证据。

苏州丝绸行会会长,陈员外,正在小妾的床上酣睡,房门被一脚踹开,数名士兵冲了进来,将他从床上拎了起来。

松江棉布商会理事,张大户,正在密室里与几名心腹商议如何进一步煽动民意,密室的石门被直接用火药炸开,硝烟中,他们看到了京营士兵那一张张毫无感情的脸。

一夜之间,苏州城内十几个在背后散播谣言、组织暴乱的士绅头目,连同他们的核心家族成员,全部被捕。

查抄家产时,一切都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大量的金银财宝被从地窖里抬出,晃瞎了所有人的眼。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从他们的书房夹层中,搜出了他们与北方保守派官员来往的密信。

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策划这场骚乱,如何收买暴徒头目,以及事成之后,如何联络朝中大臣,逼迫皇帝废除新政,恢复旧有生产秩序,继续盘剥工匠的种种计划。

铁证如山。

于谦没有再搞公审大会。

他直接将这些密信,连同查抄出来的巨额财富清单,全部交给了随军而来的《大明日报》江南版的记者。

第三天,《大明日报》的特刊,免费发遍了苏州的每一个角落。

当那些刚刚领了朝廷救济粮的百姓们,看到报纸上刊登的,那些士绅们写下的,称呼他们为“愚蠢的贱民”、“最好用的刀”的信件内容时;当他们看到这些“乡贤”们,一边让他们去冲锋陷阵,一边却在家里藏着几辈子都吃不完的金山银山时。

所有人都明白了。

他们被当枪使了!

他们被当成了傻子!

滔天的愤怒,再一次被点燃。

但这一次,这股怒火没有再指向朝廷,而是指向了那些一直以来道貌岸然,受他们敬仰的“乡贤”们。

“畜生!原来是他们在背后搞鬼!”

“我们家都快饿死了,他们竟然在信里笑我们蠢!”

“烧死他们!烧死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八蛋!”

民心,彻底逆转。

就在苏州城局势基本稳定,新的秩序在血与火中开始重建之时。

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数名便装锦衣卫的“护送”下,悄悄驶入了戒备森严的经略大臣行辕。

车帘掀开,一个面带困惑和不安的中年匠人,被“请”了下来。

他衣着朴素,手上满是老茧,眼神里充满了对官府的天然畏惧。

他,正是黄道婆的后人,那个穷困潦倒的技术狂人——黄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