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路 > 第335章 霸王之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三月,江东丹徒

暮春三月的丹徒猎场,桃林如霞,溪涧流碧。孙策一身赤色劲装,策马如龙,胯下西凉健马四蹄翻飞,踏碎满地落英。弓弦霹雳炸响,一头奔逃的獐鹿应声而倒,箭簇透颈而过,引来身后亲卫们轰然喝彩。

“主公神射!”侍卫长凌琛抚掌大笑,声震林樾。

孙策勒住奔马,随手将那张价值千金的角弓抛给亲卫,汗水沿着英挺的眉骨滑落,眼中是酣畅淋漓的快意。去岁得自王康的十五万领皮甲与两千健马,如虎添翼,江东水陆之师日夜操练,秣马厉兵,荆州那膏腴之地,已是他嘴边肥肉,只待寻个由头,便可一口吞下。

“些许野物,何足道哉!”他朗声笑道,抹去额角汗珠,目光投向西南荆州的方向,“待他日取了荆襄九郡,与诸君猎于云梦大泽,方显男儿本色!”

亲卫们热血沸腾,山呼海啸:“愿随主公,饮马汉水,剑指荆襄!”

就在这豪情激荡之际,异变陡生!

“咻咻咻——!”

凄厉的破空声撕裂春风,十数支淬了幽蓝寒光的弩矢,毒蛇般从道旁茂密的灌木丛中暴射而出!目标直指马背上的江东之主!

“主公小心!”凌琛目眦欲裂,几乎在弩弦响起的刹那,已合身猛扑向孙策!他庞大的身躯如同铁盾,狠狠撞在孙策坐骑侧面。

健马惊嘶人立!一支毒弩擦着孙策飞扬的赤色披风掠过,“夺”地钉入后方树干,入木三分,箭尾兀自急颤。另一支则狠狠扎进凌琛肩胛,血花迸溅!

“有刺客!护住主公!”亲卫们瞬间从猎获的喜悦坠入冰窟,嘶吼着拔刀举盾,以血肉之躯在孙策马前结成一堵人墙。金铁交鸣声刺耳响起,后续弩箭大半被盾牌和铠甲挡下,仍有数名亲卫闷哼倒地,伤口迅速泛黑。

“鼠辈安敢!”孙策虎目圆睁,惊怒交迸。遇刺非止一次,但如此近距、如此狠辣的伏杀,前所未有!他猛地抽出腰间宝刀“古锭”,雪亮刀锋映着林间破碎的天光,杀意凛冽如寒冬。

几乎在弩矢落空的瞬间,七条黑影如鬼魅般从灌木中暴起!他们身着粗陋的麻布短褐,脸上涂抹着污泥草汁,唯有一双双眼睛,燃烧着刻骨的仇恨与决死的疯狂。手中兵器各异——短刀、铁尺、甚至淬毒的渔叉,毫无章法,却招招搏命,泼风般卷向被亲卫簇拥的孙策!

“为主家报仇!孙策纳命来!”为首刺客嘶声狂吼,声音因极致的恨意而扭曲变形,直扑核心。

“曲阿许氏?”孙策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这个被他以雷霆手段连根拔起的江东豪强之名。念头刚起,刀锋已本能挥出!

“铛!”古锭刀精准劈开一柄刺向心窝的淬毒短匕,火星四溅。孙策手腕一翻,刀光如匹练倒卷,那刺客喉间血线迸现,扑地而亡。他动作不停,侧身避过一柄阴险扎向下腹的铁尺,左拳如重锤轰出,正中另一名刺客面门,颅骨碎裂声清晰可闻。

然而刺客们早已存了必死之心。一人被孙策刀锋开膛破肚,肠穿肚烂,竟狞笑着死死抱住孙策左腿!另一人趁机猱身而上,手中淬毒的渔叉带着腥风,直插孙策肋下空门!

“主公!”凌琛忍着重伤剧痛,狂吼着掷出手中战刀!刀光如电,“噗”地穿透那持叉刺客的后心。刺客前冲之势戛然而止,渔叉尖堪堪刺破孙策肋下锦袍,带出一溜血珠。

剧痛与麻痹感瞬间从伤口蔓延!孙策闷哼一声,眼中戾气更盛。他右腿灌注千钧之力,狠狠跺下!“咔嚓!”抱住他左腿的刺客胸骨尽碎,当场毙命。古锭刀顺势回旋,刀光过处,两颗狰狞的头颅冲天飞起!

剩下的三名刺客被这修罗般的悍勇震慑,动作稍滞。亲卫们哪会放过这机会?刀光剑影瞬间将其淹没,砍成肉泥。

林间空地,骤然死寂。只余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弥漫开来,与满地狼藉的尸骸。十余名忠心亲卫,连同七名死士,尽数毙命。孙策拄刀而立,肋下那不起眼的伤口,乌黑的血正丝丝渗出,染红赤色战袍。麻痹感如冰冷的毒蛇,沿着经络急速向上攀爬。

“主…主公!”凌琛挣扎着爬起,看到孙策伤口颜色,魂飞魄散,“箭毒入体!快!速回府城!召医官!”

---

吴国公府邸,灯火彻夜通明,却驱不散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与绝望。浓郁的药石苦味混合着血腥气,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江东第一名医,须发皆白的老者颤抖着收回搭脉的手,对上榻边孙权、吴国太、大乔以及匆匆自柴桑赶回、征袍未解的周瑜那焦灼的目光,沉重地摇了摇头,浑浊老泪潸然而下。

“箭簇淬有奇毒,性烈无比,已随血脉攻入心脉……老朽……回天乏术……”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人心上。大乔眼前一黑,软倒在侍女怀中,压抑的呜咽断断续续。吴国太紧紧攥着佛珠,指节发白,面如金纸。

孙权猛地抓住老医官的手臂,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用药!用最好的药!无论何物,只要能救兄长!”他双目赤红,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温润儒雅。

老医官只是绝望地摇头,涕泪横流。

榻上,孙策的面色已由苍白转为一种不祥的青灰,呼吸微弱而急促,每一次吸气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嗬嗬声,仿佛耗尽了全身气力。剧毒在疯狂吞噬他旺盛如烈火的生命力。他强撑着睁开沉重的眼皮,昔日灿若晨星的双眸,此刻蒙上了一层浑浊的灰翳,却依旧锐利地扫过榻前众人。

“仲谋……”他的声音低哑,气若游丝,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兄长!”孙权扑到榻边,紧紧握住孙策冰冷的手。

“江东……基业……托付于你了……”孙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重逾千钧,目光死死锁住弟弟的双眼,“绍儿……年幼……乱世……需长君……封……会稽侯……保其富贵……足矣……”这是对身后权力交接最核心的定论。孙权喉头哽咽,重重点头:“弟,定不负兄长所托!”

孙策艰难地转动眼珠,看向风尘仆仆、甲胄未卸的周瑜。这位总角之交、江东柱石,此刻亦是虎目含泪,紧抿的嘴唇微微颤抖。

“公瑾……”孙策的喘息更加急促,胸脯剧烈起伏,“刘备……不可信!伪君子……其志……在吞吴……荆州……必为我江东心腹之患……不可……不可懈怠……”他眼中迸发出最后一丝刻骨的恨意与警示。

“王承业……”提及这个名字,孙策浑浊的眼底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寒芒,“猛虎……踞于榻旁……与之盟……虚与委蛇……借其力……制衡中原……然……务必……谨守门户……江东……根基……不可……予人……”这是对王康最清醒、最冷酷的定位——可利用的猛虎,亦是必须提防的巨兽。

周瑜重重顿首,声音沉痛而坚定:“主公放心!瑜在,江东在!荆州,瑜必为主公取之!刘备、王康,瑜定为主公周旋到底!”

孙策的目光最后缓缓扫过泣不成声的母亲、妻子,那目光中包含了无尽的眷恋与未竟的遗憾。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再说什么,却只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那支撑江东小霸王横扫六郡八十一州的、如同熔岩般滚烫的生命之火,就在这声叹息中,彻底熄灭了。紧握着孙权的手,无力地垂落榻边。

“伯符——!”吴国太撕心裂肺的哭喊,大乔的彻底晕厥,周瑜“咚”地一声单膝跪地、额头重重触地的闷响,孙权压抑不住的悲嚎……瞬间撕裂了吴国公府死寂的空气。

---

三日后,丹徒城头,“吴”字大旗轰然坠落,取而代之的,是漫卷全城的素白。吴国公府灵堂,白幡如雪,烛泪成堆。巨大的黑漆棺椁停于正中,孙策身着吴国公冕服,面容经巧匠修饰,依旧英挺,却再无一丝生气。

“礼——成——!”司仪官拖着长音的悲怆宣告,如同丧钟敲响。灵前,身披麻衣、头戴孝冠的新任吴国公孙权,在周瑜、张昭一左一右的扶持下,对着兄长的灵柩,缓缓跪倒,深深三叩首。每一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砖,都伴随着灵堂内外山呼海啸般的悲哭。

“主公——!”文臣武将,黑压压跪倒一片。程普、黄盖、韩当等追随孙坚、孙策两代的老将,以头抢地,老泪纵横,哭声中充满了大厦将倾的惶惑与痛失雄主的悲怆。吕蒙、蒋钦、周泰等新生代将领亦伏地哽咽,肩膀耸动。整个灵堂被巨大的悲痛与茫然所淹没。

孙权抬起头,额上已是一片青紫。泪痕未干,但那双酷似兄长的眼眸深处,属于君主的冰冷与沉凝,已如冰层下的暗流,悄然取代了悲伤。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匍匐的群臣,最后落在肃立棺椁旁、同样一身重孝的少年身上——年仅十三岁的孙绍。少年脸色苍白如纸,紧紧咬着下唇,身体因极力压抑哭泣而微微颤抖,望向棺椁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与无措。当孙权威严而陌生的目光扫来时,孙绍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垂下头,小手死死攥紧了腰间一枚温润的玉佩。

周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他上前一步,高大的身影半挡在孙绍身前,对着孙权,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悲声:“主公遗命,绍公子封会稽侯,富贵荣养。臣,周瑜,谨遵钧命!”他刻意强调了“遗命”二字,目光如炬,扫视全场。那些因孙策骤亡而心思浮动的目光,在这位江东柱石无形的威压下,悄然收敛。

孙权深深看了周瑜一眼,微微颔首。他转向灵柩,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孤令!即日起,江东举哀三月!各郡驻军,严加戒备!荆州方向,加派哨船细作,关羽但有异动,即刻飞报!”

“诺!”阶下传来压抑的应命声。

“另……”孙权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如同淬毒的匕首,“遣密使……持孤亲笔信,速赴长安,面呈晋国公王承业!重申孙王姻亲之好,共御……外侮!”他刻意在“外侮”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似乎穿透灵堂的素白,刺向那西方荆襄之地。灵堂内悲泣稍歇,一股无形的肃杀寒意弥漫开来。

周瑜默默注视着孙权挺直的背影,又看了看棺椁中仿佛只是沉睡的孙策,最后,目光落回那瑟瑟发抖的幼童孙绍身上。他紧抿着唇,下颌线条绷紧如刀刻。公瑾的目光越过哭泣的人群,望向西方,冰冷的锐利一闪而逝,仿佛穿透千里烟云,锁定了成都的方向。

灵幡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烛火摇曳,将新主孙权那尚显单薄却已初具峥嵘的身影,长长地投映在冰冷的白幡之上,如同江东未来命运的一道浓重而莫测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