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 第118章 条约上的名字,一代人的逝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条约上的名字,一代人的逝去

冬宫的签字仪式庄重而肃穆。巨大的紫檀木长桌两端,分别坐着龙国和沙皇国的代表。桌上铺着墨绿色的丝绒桌布,中央摆放着那份凝聚了无数鲜血与博弈的《圣彼得堡和约》。

伊兹沃尔斯基脸色惨白,颤抖着拿起笔,在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笔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轮到龙国代表团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鸿章身上。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桌前,目光扫过条约上的条款,眼神复杂。

顾维钧递上一支笔,轻声道:“李大人。”

李鸿章接过笔,却没有立刻下笔。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这份条约,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我们在座各位的功劳。它是无数龙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我要为他们,也签下名字。”

众人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张之洞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点了点头。

李鸿章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首先写下的,是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李鸿章”。

紧接着,在自己名字的旁边,他又写下了一个略小一些的名字——那是他恩师的名字,那个在他青年时期悉心教导、指引他走上救国之路的人。

写完这两个名字,他没有停笔,又在下方缓缓写下了一串代称,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段沉重的历史和一群不朽的英灵:

“虎门销烟,血染炮台者”——那是鸦片战争中,在虎门浴血奋战的将士。

“三元里前,揭竿而起者”——那是面对侵略,自发抵抗的民众。

“黄海之畔,怒撞敌舰者”——那是甲午之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东北雪原,抗击敌寇者”——那是此次战争中,牺牲在远东的勇士。

“京师郊外,喋血疆场者”——那是所有为保卫家国而倒下的烈士。

每一个代称,都像是一声跨越时空的呐喊,诉说着龙国从屈辱到崛起的艰辛历程。李鸿章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这些名字,他记了一辈子,也愧疚了一辈子。今天,他终于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签完最后一个字,李鸿章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看着条约上那一串名字,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好了,”他轻声说道,“告诉尼古拉二世,条约,签好了。”

签订仪式结束后,龙国代表团没有多做停留,立刻启程回国。专列一路向东,穿越广袤的雪原和森林,朝着龙国的方向驶去。

火车上,李鸿章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偶尔醒来,也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眼神空洞。张之洞和顾维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吩咐随行的医生,尽全力照顾好李鸿章。

“香涛兄,你说少荃兄他……”顾维钧压低声音,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张之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这是累坏了。一辈子为国操劳,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他承受的太多了。这场仗打赢了,他心里的那根弦,也终于松了。”

就在这时,车厢门被轻轻推开,医生匆匆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张大人,顾大人,不好了!李大人的病情突然加重了,血压急剧下降,心跳也很微弱!”

张之洞和顾维钧心中一紧,立刻跟着医生赶到李鸿章的车厢。只见李鸿章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快!全力抢救!”张之洞大声下令。

医生们立刻忙碌起来,打针、输液、做人工呼吸,车厢里一片紧张的气氛。

不知过了多久,李鸿章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一些,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着围在床边的众人,嘴唇动了动,想要说话。

张之洞立刻俯下身,轻声道:“少荃兄,你别急,慢慢说。”

李鸿章的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哼哼:“我……我要见……总统……还有……各位总长……”

“好,好,我们这就给国内发电报,让他们立刻到车站等你。”张之洞连忙答应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又闭上眼睛,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