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 第174章 宣战诏书与暗流里的反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宣战诏书与暗流里的反戈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北京的暑气裹着硝烟味,飘进了总理衙门。慈禧太后的宣战诏书,像一道惊雷,砸在了李鸿章的案头——诏书上“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的字句,几乎要将纸页戳破,落款处鲜红的玉玺,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李鸿章捏着诏书,指节泛白,茶水泼在衣襟上都浑然不觉。他太清楚这道诏书意味着什么:义和团拆铁路、烧教堂,早已惹恼列强;如今向十一国宣战,等于把中国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天津的租界已被义和团围攻,各国军舰正往渤海湾集结,一旦开战,北洋水师的军舰、刚修通的铁路、辛苦建造的船坞,都将成为战火的祭品。

“老佛爷这是疯了!”李鸿章猛地将诏书拍在案上,声音里满是悲愤,“她想借义和团的刀杀洋人,却忘了鸦片战争的教训——就凭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拳民,能挡得住列强的坚船利炮?到头来,还得水师和百姓替她买单!”

就在他怒火中烧时,张之洞的密电从武昌发来,只有八个字:“坐视亡国,不如另谋。”李鸿章盯着这八个字,心里的念头终于清晰——这些年,他办洋务、建水师、修铁路,为的是救中国,不是保大清;慈禧要把中国拖入绝境,那这腐朽的清廷,便没有再保的必要。

他立刻让人叫来北洋水师驻京联络官,压低声音吩咐:“速电丁汝昌、李和,让北洋水师全军进入一级戒备,‘海天’‘海圻’号守住渤海湾,绝不让列强军舰靠近旅顺、威海卫;再电吴安康、裴荫森、陈良弼,让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分别守住长江口、台海、南海,谁也不准听朝廷的调令去‘助战’义和团——咱们要保的是中国,不是清廷!”

联络官刚走,张之洞的信使就到了,带来一封密信。信里说,湖广、两江、两广的督抚已暗中联络,若慈禧执意开战,便联合四大水师,通电“东南互保”,再伺机推翻清廷,另立新政——信的末尾,张之洞特意标注:“四大水师握有兵舰、铁路、军火,是成事的关键,需李中堂牵头,稳住水师人心。”

李鸿章攥紧密信,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胡同里,义和团正举着“扶清灭洋”的旗帜呼啸而过,百姓们躲在门后,眼里满是恐惧。他知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与四大水师达成共识,否则一旦战火燃起,一切都晚了。

此时的威海卫,丁汝昌刚收到李鸿章的密电,就立刻召集李和、邓世昌等管带开会。电报在众人手中传阅,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烟杆敲击桌面的声音。“老佛爷要宣战,是想让咱们水师去当炮灰!”邓世昌猛地站起身,拳头砸在桌上,“当年马尾海战,咱们就是因为朝廷昏庸才吃了败仗,如今还要重蹈覆辙?我不同意!”

李和接过话头,语气沉稳却坚定:“李鸿章大人的意思很清楚——保中国,不保清廷。咱们北洋水师有‘海天’‘海圻’两艘万吨舰,还有换了新炮的‘定远’‘镇远’支援,只要四大水师联手,不仅能挡住列强,还能推翻清廷,让中国走新政的路。”

丁汝昌磕了磕烟锅,烟灰落在电报上:“我跟着北洋水师几十年,从‘定远’到‘海天’,盼的就是中国能强起来。如今慈禧要毁了这一切,那这清廷,咱们就反了!”他看向众人,“从今日起,北洋水师不听朝廷调令,只听李鸿章大人和水师总署的命令——谁敢违令,军法处置!”

决议很快传到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吴安康在“定远”号上召集官兵,将宣战诏书和李鸿章的密电一并宣读,最后问:“你们是想跟着清廷送死,还是跟着水师保中国、谋新政?”水兵们齐声高喊:“保中国!谋新政!”声音震得长江水都泛起涟漪。

裴荫森在“镇远”号上,把清廷克扣水师经费、放任义和团破坏铁路的事一一讲给官兵听:“咱们换炮的钱,是工匠们省吃俭用攒的;咱们巡防台海,是为了让百姓不受日本欺负。清廷要宣战,是不管咱们的死活,不管百姓的死活——这样的朝廷,不值得咱们效忠!”

广东水师的陈良弼,更是直接把“威远”号开到珠江口,对着广州城的清廷官员喊话:“水师只保中国海疆,不替清廷卖命!若朝廷再逼咱们去打洋人,‘威远’号的主炮,第一个对准的就是广州的督署!”

四大水师的异动,很快传到北京。慈禧看着裕禄递上来的密报,气得浑身发抖:“李鸿章、丁汝昌竟敢抗旨!四大水师要反了!”她立刻下令神机营去抄李鸿章的家,却被荣禄拦住:“老佛爷,现在水师握有兵舰,若逼急了,他们直接炮轰京城,咱们就全完了!不如先安抚,再从长计议。”

慈禧咬着牙,最终只能下了道“安抚”懿旨,让李鸿章“暂管东南海防,不必北上”,却暗中调遣直隶的清军,去偷袭天津的铁路和煤码头,想断了北洋水师的燃料供应。可她没料到,左宝贵的海防陆师早已在天津设防,清军刚靠近铁路,就被机枪扫了回去——左宝贵拿着李和的密令,在铁路沿线贴满告示:“谁敢破坏铁路,就是中国的罪人,水师绝不轻饶!”

七月初,李鸿章在上海召集东南督抚和四大水师代表开会。会议室里,张之洞、刘坤一坐在左侧,丁汝昌、李和、吴安康、裴荫森、陈良弼坐在右侧,桌上摆着中国海疆地图和水师兵力部署图。

“如今清廷腐朽,慈禧误国,若不推翻,中国永无出头之日。”李鸿章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意已决,联合四大水师和东南各省,先稳住东南局势,挡住列强入侵,再挥师北上,推翻清廷,建立新政——诸位可有异议?”

“无异议!”众人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坚定。丁汝昌指着地图:“北洋水师守住渤海湾,挡住列强军舰;南洋守住长江,保证军火运输;福建守住台海,防日本偷袭;广东守住南海,保商路安全——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定能成事!”

张之洞补充道:“东南各省的粮、钱、兵,都由咱们统筹,绝不让清廷拿到一分一毫。等稳住局势,再请海外的维新派回国,一起制定新政,让中国走君主立宪的路,像英国、日本那样,慢慢强起来。”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夕阳正缓缓落下,将黄浦江的水面染成金色。李和站在码头,看着“海天”号的龙旗在江风中展开,心里满是感慨——从1890年穿越而来,他从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变成了北洋水师的副提督,如今又要参与推翻清廷的大业,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终于要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丁汝昌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以后的路,怕是更难走,但只要咱们四大水师在,只要百姓还支持咱们,就一定能成功。”

李和点头,望向远方的大海。他知道,推翻清廷只是第一步,未来还要面对列强的干涉、内部的纷争、工业的落后,但只要这一艘艘钢铁巨舰还在航行,只要这一条条铁路还在延伸,只要还有像丁汝昌、张之洞、左宝贵这样的人并肩作战,中国就一定能摆脱屈辱,走向真正的自强。

当晚,四大水师联名给东南各省发了封密电,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句沉甸甸的承诺:“保中国疆土,护百姓安宁,诛国之蛀虫,建新政之基——水师誓与中国共存亡!”

这封密电,像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变革的希望。从渤海湾到南海,从长江口到台海,四大水师的军舰在海面上巡航,铁路沿线的士兵在坚守,百姓们开始自发地保护船坞、仓库——一个属于中国的新时代,正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慢慢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