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崎港的袭击犹如晴天霹雳,给日本朝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一片恐惧和不安之中。

伊藤博文站在议会的讲台上,面色凝重地发表着演说。他声嘶力竭地呼吁国民们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来自中国的进攻。然而,台下的议员们却对他的呼吁毫无反应,甚至发出了阵阵嘘声。

“我们已经打不下去了!”一个反对党议员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军费开支已经耗尽了国库,士兵们伤亡惨重,百姓们怨声载道,再这样打下去,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

他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许多议员纷纷附和,表示赞同他的观点。日本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支撑这场战争,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纸币,结果导致物价飞涨,百姓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不仅如此,由于战争的持续,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他们像汹涌的海浪一样,此起彼伏地冲击着政府的统治。这些农民们深受战争之苦,家园被毁,生活无以为继,他们对政府的战争政策充满了愤怒和不满,纷纷举起反抗的旗帜,要求政府停止这场无休止的战争,恢复和平与安宁。

这些起义给日本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政府原本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与此同时,日本在军事上的处境也愈发艰难。联合舰队在黄海海战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八岛”舰被清朝水师击沉,“富士”舰也身负重伤,需要长时间的维修才能恢复战斗力。这无疑给日本海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其在海上的优势大大削弱。

而陆军在鸭绿江方面进攻受阻,后方朝鲜境内也难以维持有效统治——过长的补给线和朝鲜人民的抵抗运动让日本陆军叫苦不迭,威海卫和大沽口的惨败,更是使日本彻底失去了进攻中国的能力。

相反,他们现在不得不担心中国军队可能随时会发起的反攻,原本的进攻态势瞬间逆转,日本军队陷入了被动防御的困境。

在国际上,列强们也开始对日本施加压力。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向日本政府发出照会,强烈要求他们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这些国家担心战争的持续会影响到他们在东亚的利益,因此对日本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外交压力,甚至威胁要采取制裁措施。

更糟糕的是,德国竟然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建造更多的军舰,以平衡东亚的局势。这一举动无疑给日本带来了更大的威胁,使其在国际上的处境更加孤立无援。

山县有朋和西乡从道等主战派,仍然顽固地坚持继续抵抗,他们极力主张征召更多的士兵,与中国展开一场生死较量,直至决出胜负。然而,他们的这种主张却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强烈反对,甚至连天皇本人也开始对战争的前景产生了疑虑和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天皇私下里召见了伊藤博文,向他询问关于和平谈判的可能性。七月中旬,日本政府秘密派遣使者前往中国,试探中方对于和平谈判的条件和态度。

丁汝昌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李鸿章报告,并表示:“如今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进行谈判当然可以,但必须让那些可恶的小鬼子付出沉重的代价——赔偿我们的军费、归还朝鲜、割让琉球,这三个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李鸿章对丁汝昌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现在确实是结束这场战争的绝佳时机。不过,他也提醒丁汝昌说:“谈判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谈判桌上占据有利地位。”

此时的日本,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战争的消耗已经超出了这个岛国的承受能力,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而这一切,都预示着这场由日本挑起的战争,即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