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鲜半岛的春天来得晚,三月的平壤依然寒风凛冽。北洋陆军的两万余名士兵驻守在这里,与日军的“朝鲜派遣军”展开了拉锯战。聂士成虽然在牙山被围过,但经过休整和补充,士气还算旺盛。

日军的攻势如狂风暴雨般猛烈,他们集结了五万之众的兵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配备了大量的速射炮和山炮等重型武器。这些武器的威力巨大,给平壤城头的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清军士兵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坚守在城头上,用手中的步枪、火炮,甚至是滚石,对城下的日军进行还击。一时间,炮声隆隆,枪声四起,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尽管清军士兵们英勇抵抗,但日军的火力实在太猛,尤其是他们的速射炮,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大量炮弹,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南城门首先被攻破,日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眼看着日军攻入城内,清军将领聂士成心急如焚。他亲自率领士兵们增援南城门,与日军在狭窄的巷子里展开了残酷的巷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聂士成的战马不幸被日军的炮火击中,当场倒地身亡。失去了战马的聂士成并没有丝毫退缩,他毅然跳下马来,徒步指挥战斗。

在巷战中,聂士成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与日军展开近身搏斗。然而,日军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聂士成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

“跟小鬼子拼了!”聂士成怒目圆睁,大喊道,“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人的厉害!”他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激励着身边的清军士兵们。

激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平壤城内的景象惨不忍睹,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清军的弹药早已耗尽,粮食也所剩无几,继续坚守下去已经毫无希望。聂士成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残兵败将,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往安州方向撤!”聂士成果断地对剩余的部队下达了命令,“那里有咱们的援兵,只要我们能到达那里,就还有一线生机,咱们还能再打回来!”他的声音虽然坚定,但其中的无奈和苦涩却难以掩饰。

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日军似乎早有预料,在城外设下了重重埋伏。清军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不断有人倒下,伤亡惨重。聂士成身先士卒,率领残部奋勇冲杀,终于冲出了重围。

然而,当他们清点人数时,却发现原本两万余人的部队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这是一场怎样的惨败啊!平壤的失守,让朝鲜半岛的局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日军趁势向北推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占领了朝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北洋陆战队在朝鲜的处境愈发艰难起来。邓世昌所率领的那一千余名士兵,本应是在仁川港附近对日军进行袭扰作战,然而如今却意外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他们不仅面临着严重的物资匮乏问题,而且弹药也即将告罄。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这些士兵们只能依靠当地百姓的慷慨支持,在山区中与日军展开周旋。

“管带,我们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一名面容憔悴、满脸倦容的士兵,满脸忧虑地对邓世昌说道,“粮食最多还能撑三天,而子弹更是所剩无几了。”

邓世昌凝视着眼前这群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中犹如被千万把刀子同时刺穿一般,疼痛难忍。他深知这些士兵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现实的困境却让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邓世昌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击倒。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坚定地对士兵们说道:“再坚持一下!兄弟们,我已经向威海卫发去了紧急电报,丁军门一定会派遣船只前来接应我们的!”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震洋”舰悄悄驶入仁川港,接走了陆战队的残部。当邓世昌站在“震洋”舰的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朝鲜海岸线,心里充满了不甘和愤怒。“小鬼子,咱们走着瞧!”他咬牙切齿地说,“迟早有一天,我会带着部队打回来!”

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落入日军手中,这不仅切断了北洋水师与朝鲜的联系,也让日军可以腾出手来,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中国北方沿海的登陆作战。丁汝昌站在威海卫的炮台上,望着朝鲜的方向,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