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312章 苏正的决心,要让干部选拔真正“公平”起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章 苏正的决心,要让干部选拔真正“公平”起来!

回到市委大楼,已是暮色四合。

秘书长办公室里没有开灯,苏正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城市的璀璨灯火在他脚下铺陈开来,像一片沉默的星海。下午在创客大厦里感受到的那股灼热的、被压抑的能量,似乎还残留在他的感官里,与眼前这片静谧的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桌面上,那份由秘书陈默送来的、盖着市委组织部鲜红印章的正式提请报告,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红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走过去,没有开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再次翻开了那份文件。

白纸,黑字,铅印的宋体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关于调整市管干部岗位的提请报告》。

名单和昨天的初稿几乎没有变化。王建国拟任商务局局长,孙立军拟任安监局副局长……林思齐的名字后面,依然跟着“市档案馆副馆长”;周浩的归宿,也还是那个“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每一个名字,每一个职位,都像一枚精心计算过的棋子,落在了它“应该”在的位置上。整个棋盘看起来四平八稳,充满了李卫民口中那种“平衡的艺术”。

可苏正看到的,却是棋盘之下,那些被当成棋子的人,眼中正在熄灭的光。

他想起了林思齐在擦掉白板上那个“城市芯脏”计划时,脸上那种混合了不甘与认命的苦笑。他想起了那个叫小马的平头青年,在怒吼“杀鸡儆猴”时,眼中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火焰。

这些火焰,本该是推动这座城市向前奔跑的引擎。可现在,有人正拿着“稳定”的水桶,一盆一盆地往上浇,试图将它们彻底浇灭。

为什么?

因为火焰会打破旧有的格局,会照亮阴暗的角落,会让那些习惯了在黑暗中安逸生存的人,感到不适。

苏正合上文件。

他想起了自己。三年前,在乡政府那个小小的办公室里,他也是这样一团即将熄灭的火。如果不是爷爷留下的这支笔,他的人生,可能就是在一次次被顶替、被排挤、被“平衡”掉的命运中,耗尽所有的光和热,最后变成一撮冰冷的灰。

这才是最可怕的腐败。

赵宝山那样的巨贪,是割在城市肌体上的刀伤,血淋淋,触目惊心,人们会痛,会喊,会想办法去医治。

而李卫民所代表的这种,以“稳定”和“平衡”为名的制度性僵化,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慢性毒药。它不会让你立刻死去,但它会一点点地侵蚀你的活力,磨灭你的希望,让整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彻底停滞。它让庸者上位,能者出局,让“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熬得久”。

最终,整个官僚体系,都会变成一潭死水,表面波澜不惊,底下早已腐臭不堪。

苏正的手,下意识地抚过胸前的口袋。那支钢笔,正隔着一层布料,传来温润的触感。它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那股越烧越旺的火。

他不能仅仅是否决这份名单。

他很清楚,就算他在常委会上力排众议,将这份名单驳回,也无济于事。李卫民很快就会拿出第二份、第三份名单。他会做出一些微小的让步,比如把林思齐从档案馆调到另一个不那么清闲的冷衙门,但核心的“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规则不会改变。

那就像打地鼠,按下这个,冒出那个,治标不治本。

他要做的,不是打掉某一只地鼠,而是要掀翻整个打地鼠的游戏机。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这台机器的规则,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苏正拉开椅子,坐了下来。他按亮了桌上的台灯,一圈温暖的光晕,驱散了周围的黑暗。

他抽出了一张空白的稿纸,平整地铺在桌面上。然后,他从口袋里,取出了那支黑色的英雄牌钢笔。

笔身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深不见底的黑色,那道龙形的纹路,仿佛有生命般,在光影中微微起伏。

苏正拧开笔帽,金色的笔尖,闪烁着一丝冷冽的光。

他要写一份报告。

一份不针对任何具体人选,只针对“干部选拔乱象”本身的督察报告。

他要将那些看不见的“潜规则”,那些藏在“稳定”和“平衡”话术之下的利益交换,清清楚楚地写在纸上。

他要将林思齐们的无奈,周浩们的困境,那些被埋没的才华,那些被压抑的抱负,变成白纸黑字,变成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切开这个名为“干部选拔机制”的病体,让所有人都能看到里面盘根错节的脉络和正在腐坏的组织。

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交上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李卫民会视他为生死仇敌,那些靠着论资排辈过日子的老油条们,会把他当成打破他们饭碗的罪人。他将站在无数人的对立面。

但苏正的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如果连选拔人才的源头都出了问题,那么后续的一切,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民生保障,都将是空中楼阁。

他握着笔,手很稳。

他想起了爷爷。那个正直了一辈子的老干部,临终前曾拉着他的手说:“小正,当官,别忘了为啥出发。”

他为啥出发?

不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公平一点点吗?让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能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在无望的等待和消磨中,渐渐沉寂。

苏正的目光,落在了笔尖之上。

他要做的,就是为那些被堵住路的人,重新开辟出一条路。一条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看能力和实绩的路。

这很难,但必须有人去做。

他的脑海里,开始构思报告的措辞。他要用最客观的数据,最真实的案例,来揭示问题的严重性。他要让每一个看到这份报告的人,都无法回避,无法辩驳。

而在报告的最后,他需要一句点睛之笔。

一句足够“讽刺”,足够“离谱”,能够完美触发神笔之力的批注。

一句能让所有沉浸在“论资排辈”和“任人唯亲”游戏中的人,都亲身体验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公平竞争”。

苏正的嘴角,慢慢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一个绝妙的“祝愿”,已经在他心中成型。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金色的笔尖,终于落在了洁白的稿纸上。

第一个字,写得很重,力透纸背。

《关于本市干部选拔乱象的深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