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尾的夜晚,校园里早已没了白日的喧嚣,只有教学楼的几间教室还亮着灯。诗社活动室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将窗外樱花树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面上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教室里,五盏台灯分别立在五个角落,宋子充、尤龙、贺花、宋子都和苏松围坐在中间的长桌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了这个夜晚最动听的旋律。
白墨抱着一摞复习资料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专注的画面 —— 尤龙正埋头演算数学题,眉头微微皱着,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不停画着辅助线;贺花则在整理语文古诗文笔记,笔记本上贴满了彩色的便签,上面写着易错的字词和诗句;宋子都面前摊着物理练习册,旁边放着一个计时器,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时间;宋子充和苏松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一道数学综合题,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解题步骤。
“你们在坚持什么?” 白墨轻轻放下资料,走到尤龙身边,看着她笔下还未完成的几何证明题,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教室里的几个人听到声音,纷纷抬起头,苏松放下笔,指了指桌角贴着的一张打卡表,上面写着 “诗社深夜复习打卡计划”,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画着几个鲜红的对勾。
“诗社。” 苏松轻声说道,指尖在打卡表上轻轻划过,“我们约定每天晚上 10 点前必须完成今天的复习任务,完成后就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打勾,要是没完成,第二天就要给大家分享一道自己擅长的题目作为‘惩罚’。今天是我们打卡的第三天,目前还没人‘违约’呢。”
贺花放下手里的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眉头微微皱着:“这样制定计划会不会太机械了?比如昨天我原本计划复习语文古诗文,结果物理老师突然布置了一套真题,我为了赶在 10 点前完成语文任务,物理题做得很潦草,今天早上看错题时发现错了一大半,反而浪费了时间。”
尤龙也放下笔,赞同地点点头:“我觉得应该更有灵活性。比如今天数学作业多,可以适当延长完成时间,或者把其他科目的任务调整到明天,没必要非要卡在 10 点前完成,不然为了赶进度,复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她指着自己的数学练习册,“你看,我今天计划做 5 道几何题,结果做到第三道就遇到了难题,眼看快到 10 点了,我只能匆匆写下答案,现在回头看,其实思路都是错的。”
宋子都拿起计时器,按下暂停键,看着上面显示的 “1 小时 20 分钟”,无奈地笑了笑:“我之前也觉得打卡计划太死板,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总是囫囵吞枣。后来我试着把任务拆分成‘必须完成’和‘弹性完成’两类,比如‘整理当天错题’是必须完成的,‘做一套物理真题’是弹性完成的,要是时间不够,就把真题拆成每天做两道,这样既不会耽误进度,也能保证复习质量。”
宋子充也补充道:“其实我们可以每天晚上 7 点一起制定当天的复习任务,根据各科作业量和自己的薄弱点调整,比如今天数学作业多,就减少数学自主复习的时间,增加语文或英语的复习时间,这样更有针对性,也不会因为任务太重而焦虑。”
白墨微笑着看着这群热烈讨论的年轻人,从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便携式电子记事本,轻轻放在桌子中间:“你们的选择不错,既有坚持的毅力,又能发现问题并调整。我可以每天晚上来这里,用这个电子记事本记录你们的学习进度 —— 每个人把当天的‘必须任务’和‘弹性任务’输入进去,完成一项就打勾,要是到了 10 点还有任务没完成,我会提醒你们分析原因,是任务太重还是效率太低,第二天再一起调整计划。”
她翻开电子记事本,调出一个表格模板:“比如尤龙今天的必须任务是‘整理 3 道数学错题’‘背 10 句古诗文’,弹性任务是‘做 2 道物理基础题’,完成后就在对应的格子里打勾,要是弹性任务没完成,就记录下来,调整到明天的计划里。这样既能保证每天的基础任务完成,又能灵活安排弹性任务,不会让计划变得机械。”
大家纷纷凑到电子记事本前,看着上面清晰的表格,眼里都露出了认可的神色。贺花率先拿起笔,在 “必须任务” 栏里写下 “整理 5 句《诗经》易错诗句”“做 1 道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在 “弹性任务” 栏里写下 “复习 10 分钟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宋子都则写下 “整理 2 道物理错题”“背 15 个英语单词” 作为必须任务,“做 1 道数学函数题” 作为弹性任务。
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室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少了之前的焦虑,多了几分从容。尤龙按照计划,先整理完 3 道数学错题,每道题都详细标注了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然后开始背古诗文,遇到记不住的句子,就请教贺花,两人轻声讨论着诗句的含义;贺花在完成必须任务后,看了看时间还早,就拿出物理书,复习起电磁学知识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举手请教宋子充,宋子充放下手里的题,耐心地为她讲解;宋子都则在完成必须任务后,选择做一道数学函数题,遇到卡壳的地方,就和苏松一起讨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
晚上 9 点 40 分,白墨拿起电子记事本,开始检查大家的任务完成情况:“贺花的必须任务和弹性任务都完成了,不错;宋子都的必须任务完成了,弹性任务也完成了;尤龙的必须任务完成了,弹性任务还没做,要不要调整到明天?”
尤龙抬头看了看时间,摇摇头:“不用了,我现在就做,反正还有 20 分钟,做一道物理基础题足够了。” 她说着,拿起物理练习册,快速做了起来,很快就完成了题目,还认真检查了一遍。
晚上 10 点整,白墨在电子记事本上记录下每个人的完成情况,所有人的必须任务都完成了,大部分人的弹性任务也完成了。她笑着说:“今天大家都做得很好,尤其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任务,这就是互相监督的意义 —— 不是为了互相‘惩罚’,而是为了一起进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
苏松看着打卡表上又多了一个鲜红的对勾,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以前我一个人复习时,总是容易偷懒,比如计划背 10 个单词,结果背了 5 个就不想背了。现在有大家一起监督,还有白墨帮我们记录进度,我再也不敢偷懒了,而且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我也更有动力了。”
宋子充也点头赞同:“是啊,之前我总觉得复习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遇到难题就容易放弃。现在和大家一起复习,遇到难题可以互相请教,还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好的复习方法,比如从宋子都那里学到了分块复习,从贺花那里学到了古诗文整理技巧,复习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贺花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又看了看电子记事本上的进度记录,嘴角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其实我觉得最难得的是,我们不仅在互相监督,还在互相帮助。比如我今天背古诗文时遇到困难,尤龙主动帮我回忆诗句的背景;宋子都做数学题时卡壳,苏松主动和他一起讨论。这种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让人觉得很温暖,也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考试。”
宋子都拿起摄影杂志,笑着说:“虽然现在复习很忙,但每天晚上和大家一起复习,一起打卡,感觉很充实。而且完成任务后,还能看 10 分钟摄影杂志,作为奖励,这样既不会觉得复习枯燥,也能保持对兴趣的热爱,一举两得。”
白墨看着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心里也充满了欣慰:“其实互相监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更在于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找到一起奋斗的伙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身边还有一群人在和你一起努力,就不会觉得孤单,也更有勇气坚持下去。”
晚上 10 点 10 分,大家收拾好复习资料,一起走出教室。三月下旬的夜晚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大家心里的温暖。几个人并肩走在校园里,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他们聊着今天的复习收获,聊着明天的计划,偶尔还会开玩笑,笑声在安静的校园里回荡,像是为这个紧张的备考季增添了一抹亮色。
走到校门口,大家互相道别,约定好明天晚上继续一起复习打卡。贺花看着宋子都的背影,轻声说:“明天我帮你带一杯热牛奶吧,晚上复习容易饿,喝杯牛奶既能补充能量,又能提神。” 宋子都回过头,笑着点头:“好啊,那我明天帮你带一本《诗经译注》,你不是说想多了解一些诗句的背景故事吗?”
尤龙也拉着宋子充的手,轻声说:“明天我想早点来,先做两道数学题,你能陪我一起吗?” 宋子充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当然可以,我明天提前半小时来,帮你一起分析错题。”
白墨和苏松走在最后,苏松看着白墨手里的电子记事本,轻声说:“谢谢你每天来帮我们记录进度,还为我们出谋划策。有你在,我们的复习计划才能这么顺利。” 白墨笑着说:“不用谢,能和你们一起努力,看着你们一点点进步,我也很开心。以后我们继续一起加油,争取在二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洁白的月光洒在校园里代替了路灯,照亮了大家前行的路。诗社的深夜复习打卡,不仅是一份简单的计划,更是一份互相陪伴、互相鼓励的承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备考季里,因为有了彼此的监督与帮助,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复习节奏,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他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就一定能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不负这段一起奋斗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