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达,柳文清。”
“臣在!”兵部与户部尚书同时出列。
“朕命户部即刻拨款,于京畿及资源便利之地,新建十座大型建造工坊!兵部协同工部,全力建造凌风战舰!首期目标,一千艘!”
李凌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所需匠师,可由工部从全国优选,若有外来技艺精湛者,经溟殿核查背景无误后,亦可吸纳!”
“臣等领旨!”
李凌云最后看向浑身散发着凶悍之气的申屠破空:“申屠卿。”
“陛下!”
申屠破空踏前一步,声如闷雷,他咧了咧嘴。
“命你率二十万龙炎卫精锐,即刻起,分驻各建造工坊及工部要害之地,严密护卫!凡有窥探、滋扰者,无论背景,格杀勿论!”
申屠破空眼中凶光一闪,抱拳道:“陛下放心!有臣和龙炎卫在,保证连只耗子都钻不进去!正好手痒,看看哪个不开眼的敢来触霉头!”
他那毫不掩饰的煞气,让几位文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李凌云已从龙椅上缓缓起身。
“今日所议诸事,关乎国运,朕,寄厚望于诸卿。”
李凌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望诸卿各司其职,戮力同心,勿负朕望,勿负太渊!”
“臣等——谨遵圣谕!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群臣齐声应和,声浪汇聚,直冲殿宇穹顶。
李凌云微微颔,转身在内侍簇拥下离去。
“退——朝——”
随着赵慎言的唱喏,百官依序退出紫宸殿。
阳光洒满汉白玉广场,臣工们大多步履匆匆。
工部尚书柏卫风因献图受重赏,此刻虽强自镇定,但眉宇间那抹意气风发却难以掩饰。
他正欲快步赶回工部衙署,身后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柏尚书,留步。”
柏卫风回头,只见礼部尚书沈清源正不疾不徐地向他走来,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
“沈尚书。”
柏卫风停下脚步,拱手示意,心中却暗自警惕。
沈清源走到近前,抚须笑道:“柏尚书今日,可是风光无两啊。凌风战舰,名副其实,利器傍国,老夫在此先行道贺了。”
柏卫风听出他话中那丝若有若无的揶揄,面色不变,坦然回应:
“沈老谬赞。凌风之名,不过是工部上下感念陛下天威,聊表忠心罢了。战舰能成,靠的是陛下支持,以及工部所有匠师日夜不休的心血,下官不敢居功。”
“呵呵,好一个‘聊表忠心’。”
沈清源笑容更深:“不过,此物确是我太渊急需之重器。只是,柏尚书,此舰建造,千头万绪,耗资巨大,且牵连军工根本,你可有十足把握?方才在殿上,你可是以人头担保的。”
柏卫风神色一正,傲然道:“沈老放心。图纸历经三代匠宗心血,关键之处已反复验证。材料、工艺、阵法,工部皆有储备与预案。下官既敢在陛下面前立下军令状,便有信心如期、保质地完成一千艘之数!此乃国运所系,下官岂敢儿戏!”
看着柏卫风眼中那份自信与执拗,沈清源微微点头:
“如此便好。老夫虽觉你取名之事略显……机巧,但能拿出此等利国实绩,便是大善。望柏尚书莫要辜负陛下信重,亦莫要辜负我太渊上下之期盼。”
“谨记沈老教诲。”
柏卫风再次拱手,语气也诚恳了几分:“日后若有需礼部协调之处,还望沈老行个方便。”
“分内之事。”
沈清源颔首:“都是为了太渊。”
两人简短交谈后,便在广场分开,一个走向宫外工部衙署,一个转向礼部方向。
……
戌时三刻,皇城深处,御书房。
烛火通明,映照着李凌云沉静的脸庞。下方,御前大总管赵慎言侍立在御案之侧。
除了李凌云与赵慎言,殿内共有五人。
为首者,一身暗金龙纹斗篷,面容隐藏在兜帽的阴影下,正是溟殿殿主,其气息晦涩,已达涅盘境一转巅峰。
在他身后,立着三位身着玄黑服饰,面戴不同制式面具之人,分别是掌令冥河、幽影、玄渊,皆具雷劫境第九重修为。
另有一人,单独站在稍后位置,身形挺拔,面容普通却眼神锐利,正是刚从大胤前线归来不久的太史谨,雷劫境第八重。
“都来了。”
李凌云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溟殿殿主身上:“此次覆灭大胤,溟殿居功至伟。潜渊计划,功成。然,代价亦是不小。”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寂灭掌令,战殁于金陵城。此乃朕,亦是太渊之失。”
溟殿殿主微微躬身,兜帽下传出低沉平静的声音:“为陛下,为太渊,赴死乃我等宿命。寂灭……死得其所。”
李凌云颔首,目光转向赵慎言。
赵慎言会意,上前一步,手中托着几个玉瓶和一枚散发着氤氲之气的令牌。
“殿主劳苦功高,赐玲珑丹三枚,望助殿主早日勘破瓶颈,再进一步。”
玲珑丹,对于涅盘境修士乃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药,溟殿殿主身形微不可察地一震,躬身接过:“谢陛下!”
“冥河、幽影、玄渊三位掌令,各赐涅盘丹一瓶,望尔等早日触及涅盘之门。”
三位掌令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谢陛下恩赏!必不负陛下期望!”
李凌云的目光最后落在太史谨身上,带着明显的赞许:“太史谨,执行潜渊计划,深入敌后,功勋卓着,更在关键时刻传递出决定性的情报。朕,甚慰。”
太史谨立刻单膝跪地,垂首道:“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有功则赏。”
李凌云语气不容置疑:“赐你,太一秘境修炼名额一个,涅盘丹一瓶。望你在秘境之中,夯实根基,早日冲击更高境界!”
太一秘境!其真正修炼地是太一宫,对外宣称太一秘境!
太史谨猛地抬头,眼中难掩激动:“臣,叩谢陛下天恩!”
李凌云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后语气变得郑重:“此外,朕决议,晋升太史谨,为溟殿第四位掌令,执掌……寂灭殿!”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赵慎言适时上前,手中的玉盘上,静静躺着一副玄玉面具。那面具造型古朴,透着森然死寂之气,正是象征着寂灭殿掌令身份的信物。
“接令吧,冰狐……不,现在该称你为,寂灭掌令。”
李凌云看着太史谨。
太史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伸出双手,无比郑重地从玉盘上捧起那副玄玉面具。
他将面具缓缓覆于脸上,只露出一双变得更加深邃坚定的眼眸。
“寂灭,领旨!必以残躯,燃尽暗夜,护我太渊,万死无悔!”
李凌云看着眼前这位新晋的寂灭掌令,眼中闪过一丝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