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 第180章 太学府里的学习生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太学府里的学习生活

清晨的钟声悠扬地回荡在太学府上空,惊起了古柏上的几只雀鸟。

陈佳乐抱着崭新的书卷,踏着青石板路,快步走向今日讲授经义的明伦堂。

成为刘默的关门弟子已半月有余,她彻底告别了杂役的身份。

开始了与所有太学府弟子一样,按部就班却也充实非常的求学生活。

明伦堂内,檀香袅袅。

身着深色儒袍的经义先生正在台上讲解《孟子》,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

陈佳乐悄悄从后门溜进去,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目光习惯性地在堂内扫视,很快便在前排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顾青兰依旧是一身素雅的青衣,帷帽摘下放在一侧,露出了清丽绝俗的侧颜。

她坐姿端正,凝神听讲,偶尔提笔在书卷旁写下批注,神态专注而沉静。

陈佳乐看着她的背影,心头微动。

自从那日鲤鱼池边谈心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虽未立刻变得亲密无间,但那层无形的隔阂似乎薄了许多。

至少,顾青兰不再像最初那样,对她全然是疏离的冷淡。

先生的讲解到了精深之处,涉及一段关于“心性”与“天道”的辨析。

陈佳乐微微蹙眉,这段典籍她之前涉猎不深,听起来有些吃力。

课毕,弟子们陆续起身离开。

顾青兰收拾好书卷,正准备离去。

却见陈佳乐站在她的案几前,脸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笑容。

“顾师姐,”陈佳乐的声音清脆,带着恰到好处的请教姿态,

“方才先生讲解‘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一句,我有些愚钝,未能全然领会其中关联,不知师姐可否为我解惑?”

顾青兰抬眸看她,眼前的少女白发如雪,眼眸澄澈,带着真诚的求知欲。

她略一沉吟,并未拒绝,而是重新坐了下来,伸手指向案上的书卷。

“此句关键在于‘尽’与‘知’的递进,”

顾青兰的声音清冷,但语调平和。

“朱子有注,言必先穷究其心之本然,而后能识夫性之善……”

她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将其中关窍剖析得清晰明了。

陈佳乐凑近细听,不时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她发现,顾青兰不仅学识渊博,讲解起来也极有耐心,远比一些先生照本宣科来得生动。

“原来如此,多谢师姐指点!”陈佳乐由衷道谢,眉眼弯弯。

“不必客气。”顾青兰淡淡应道,重新拿起书卷起身。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在不同的课堂上演。

在算术课上,陈佳乐虽有自己的现代方法打底,但对一些传统的难题解法不甚了解,她会拿着题目去向早已精通此道的顾青兰请教;

在书法课上,看着顾青兰笔下那手清劲秀逸的楷书,陈佳乐也会虚心询问运笔的诀窍;

甚至在绘画课上,两人就一幅画的构图意境,也能讨论上许久。

每一次请教,陈佳乐都表现得谦逊而认真。

她并非全然不懂,有时只是借此机会,寻一个能与顾青兰自然交谈的由头。

而顾青兰,似乎也渐渐习惯了这位白发师妹的“叨扰”。

从最初的言简意赅,到后来偶尔也会多解释几句,甚至反问陈佳乐的看法。

陈佳乐脑海中的系统面板上,那原本纹丝不动的“好感度:0”,在某次关于一幅山水画意境的愉快讨论后,悄然变成了“好感度:5”。

虽然增长缓慢,但终究是迈出了第一步,这让陈佳乐备受鼓舞。

这日午后,刚从诗赋课堂出来,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丝轻柔,润湿了太学府的青瓦白墙,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陈佳乐与顾青兰并肩走在回廊下。

“师姐,这些时日多谢你耐心指点,我受益良多。”

陈佳乐侧过头,看着顾青兰线条优美的侧脸,语气真诚。

“不知……我能否请师姐吃顿便饭,以表谢意?”

她说完,心中有些忐忑。

邀请顾青兰这样的清冷佳人私下吃饭,她并无把握。

顾青兰脚步未停,目光望着廊外迷蒙的雨景,沉默了片刻。

就在陈佳乐以为她会像之前几次婉拒其他弟子邀请那样拒绝时,却听到她轻轻“嗯”了一声。

“好。”

陈佳乐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真的?师姐你答应了?”

顾青兰转眸看她一眼,对上她那毫不掩饰的欣喜目光,微微颔首:“嗯。”

“那太好了!”陈佳乐雀跃,“我知道太学府外不远有家‘清风饭庄’,环境清雅,菜品也不错,不如我们去那里?”

“可。”顾青兰言简意赅。

雨势渐歇,天际露出一角湛蓝。两人各自回去放了书卷,约定在太学府侧门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