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视频里,博主正在说故事。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传说,据说从清朝初期到清末,有十个重要人物是西山上的十个妖怪转世。

西山在古代被称为太行山之首,是帝都的天然屏障。

传说在西山上生活着十个修炼千年的妖,它们通了人性,并投胎转世,也就变成了清朝历史上的十个人物...”

光幕下

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所谓的妖怪转世的十人,都有谁。

前面朝代的观众虽然对清朝了解不多,但也不影响大家发挥想象。

“妖能是什么好东西,不会有慈禧吧?”

......

清朝老百姓们,私下里也有在议论,特别是越靠近清末,百姓们就觉得传说说不定是真的。

明清生活在京师的人,对西山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不少人纷纷把目光望向西山的方向,好奇上面是不是真的生活着妖怪?

相比之下,清朝大臣们就比较头疼了,说的是重要人物,也不知道有没有自己?

康熙闭上眼睛毫不在意,有什么传说故事是比他遇到的情况更癫的呢?

雍正、乾隆这些后代也是这样想的,总归是比不过乱传他们是洪承畴的后代好点吧。

视频还在播放

博主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响起。

“首先是皇太极时期的洪承畴,他是獾转世,因为多谋善变,追随权贵,倾尽心力事主,也就是狗獾;

第二位是多尔衮,熊转世,他把持朝政,长得也像熊;

第三位是吴三桂,鹗转世,鹗也就是鱼鹰,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恶兽,传说鹗一出,就预示着大乱,是凶兆。

同时,鹗也是现实世界中的猛禽,它会盘旋在上空,伺机俯冲捕猎,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光幕下

各朝人士相当淡定,这提到的人物都是大家以前就有耳闻的,瞧着也不奇怪。

崇祯年间

洪家人表情麻木的看着视频。

好不容易才忽视掉洪承畴是清朝皇帝祖宗的传言,没想到又看到视频提到他了。

洪启熙使劲跺了跺脚,“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事精儿。”

虽然这事的确和洪承畴没关系,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己还变成传说故事里的妖怪转世了。

只是洪老爷子正在气头上,自然是骂这个‘罪魁祸首。’

洪母就很郁闷,一想到一只獾投胎变成自己的孩子,那感觉别提了。

洪夫人的心境也差不多,不能接受一个妖怪丈夫,虽然已经转世投胎成人了。

她赶紧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掉。

另一头的吴家

吴襄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虽然视频里只是说故事,但要是被当今当真了怎么办?

当然,吴襄也没忍住骂儿子。

在边境线上的吴三桂,感受到士兵们那似有若无的目光,只能当不知道。

卢象升安慰他,“都是传说,别在意。”

虽然安慰人是这样说,但他觉得若是自己遇到这种事,是不可能不在意的,这和背负骂名也没区别。

吴三桂扯了扯嘴角,他在意又如何,不在意又如何。

康熙年间

康熙面无表情,反正这三个人,他都无感。

太医给康熙看过后就离开了,胤禛留了下来。

他瞧了瞧老爷子的脸色没有不对劲,这才放心。

视频里

博主还在继续

“年羹尧,野猪转世,本性凶猛,沟壑难填。

虽然收起了獠牙,但最终还是把自己送进了肉铺。

第五位是乾隆时期的海兰察,驴妖转世,战功赫赫,对主忠诚,紫光阁功臣,像驴一样;

第六位是和珅,传说是狼转世,虽然在乾隆朝顺风顺水,但栽在了嘉庆朝,凶残狡诈、性本贪婪。”

被提到的这几位,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起伏。

康熙年间

年羹尧的表情相当不淡定,所以他上辈子是猪妖?

一时间,年羹尧都气笑了。

年遐龄皱了皱眉,看向儿子,莫不是被气傻了吧。

雍亲王府上

年氏一本正经的看着视频反驳说,“兄长不是妖怪转世。”

主要是这猪妖听着实在难听了点。

至于胤礽、胤禩这些兄弟,都快笑惨了,所以老四的大舅子是猪妖呗。

乾隆年间

乾隆也没想到他手下就被提名了两个,偏偏都是他的重臣。

海兰察是无语的,驴妖?亏得后世人能想出这个词来。

他都能想到,同僚们会怎么笑话他了。

和珅就不一样了,反正他都臭名昭着了,再被按上个狼妖的故事,也挺容易接受的嘛。

视频里

博主还在继续说着,“...慈禧,狐妖转世,得势后专营弄权,扰乱朝纲,被说成是狐狸精;

第八位曾国藩,蟒妖转世,因为患有皮肤病(银屑病),像蟒皮一样。

据说有一天他喝醉了睡觉,侍女给他盖被子,结果看到床上盘踞着一条巨蟒,还被吓晕过去。”

光幕下

听到慈禧是狐狸精转世,不少人还跟着附和。

“妲己都被说成是狐狸精,慈禧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慈禧不怨,瞧瞧她干的那些事…”

同治年间

载淳都笑了,他在位期间出了两个妖精,一个是他亲娘,另一个是他的大臣。

只是相比他亲娘,曾国藩更无辜了点。

“故事就是故事。”曾国藩扶额,就因为有皮肤病就说他是蟒妖转世?别闹了好吧。

最重要的还是侍女被吓晕这事,简直是胡说八道。

冷宫内

慈禧听到自己是狐狸转世也没多大反应,名声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她现在还有名声吗?

“不过是世人多加了一条罢了。”

视频在继续

博主说:“这第九位是张之洞,猴妖转世,因为他体型瘦小,多动像猴;

最后一位就是袁大头了,蟾蜍转世,他长得矮胖,五短身材,走路还内八。

传说他登基那年,癞蛤蟆叫声震天。

他死的这天又刚好是端午节,俗语说‘癞蛤蟆难过端午节’。

还有人说他断气的时候,床下蹦出一只大癞蛤蟆,后来不知所踪。”

同治年间

张之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就因为自己身材矮小就被说成猴妖转世?这也太扯了点。

不过一想到他的同僚曾国藩都因为皮肤病被说成蟒妖转世,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了。

此时此刻,两人都惺惺相惜。

民国时空

袁家人都想骂人了。

特别是袁家子女们,要是按故事里这样说,他们岂不是蛤蟆精的后代?这谁能忍得了。

相反,民国的父老乡亲们,聊得热火朝天。

因为太熟悉袁大头了,可要说大众对他是什么看法,多数人都没什么好话。

现代时空

等视频结束后,刘晓希还一脸八卦道:“在隋唐演义中,隋炀帝前世还是老鼠精呢。”

这话让杨坚夫妇俩都愣了半天,何德何能竟然也听到自家不孝子在传说中成妖精转世了?

比起这对夫妻,百姓们说起来就没顾忌了。

摊贩笑着说,“那这老鼠还真挺聪明,知道投胎到皇家,一朝变成大人物享受人间富贵。”

有读书人不屑道:“聪明是聪明,就是霍霍天下,导致生灵涂炭。”

......

{各省的抢客方式越来越邪门}

虽然还不知道是怎么个邪门法,但老祖宗们还是默契的把目光放在光幕上。

视频里

第一个出场的是齐鲁大地的某个景区,专门弄了个沉浸式抗日体验,游客能扮成八路,和团长一起打县城。

本来计划中是几百个人玩,但随着冲锋号吹响,男女老少都扛着大刀往前冲...

看着镜头里玩得非常开的后世人,老祖宗们下意识惊呼。

不仅有演鬼子的,还有演八路的,演员们都穿着对应的戏服,甚至连炸碉堡的炸药包都有。

最重要的是炸药包是真的,看得不少古代将士直呼浪费。

民国时空的乡亲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虽然知道后世人会玩,但没想到会这么玩啊。

不过乡亲们对此兴趣不大,他们往日都是真真切切的和鬼子干的。

战士们也被惊讶到了,虽然知道后世人比较喜欢沉浸式旅游,比如前有东京保卫战,不曾想连模拟抗日都出来了。

视频还在继续,

镜头一下来到了大西北敦煌。

那沙漠上密密麻麻等着骑骆驼的人,都排了老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

骆驼们也不轻松,每只骆驼的背上都坐着人,关键是行进队伍还堵车了。

景区甚至贴心的为骆驼装上了红绿灯,就是不知道骆驼能不能看得懂了。

老祖宗们原本还感慨呢,听到给骆驼装红绿灯,差点没绷住。

有人下意识开口,“骆驼还能认识红绿灯?我看悬。”

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要是骆驼闯红灯了,总不能罚款吧?

不过这不重要,对生活在中原一带的古人而言,大沙漠、骆驼这些都是难以接触的玩意。

哪怕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很多人也想去沙漠上骑骆驼试试。

有汉朝的百姓畅想道:“咱陛下,何时才能统一西北啊?”

宋代也有人表示,“我看呐,老夫这辈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去看一眼大漠风光,朝廷不行啊。”

......

像是一些商人,常年跑到大西北做生意的,倒是不稀奇,就是唯独没有后世这种热闹的感觉。

就在大家的闲聊着,视频镜头已经来到了山东日照。

那湛蓝色的海边,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游客,都是来赶海的。

可惜游客比蛤蜊都多,为了不让游客们失望而归,工作人员赶紧在退潮的时候,往沙滩上撒蛤蜊...

看着视频里,那些提着小桶到处捡海鲜的人,祖辈们无言以对,甚至很多生活中内地的人,还想亲自去参与参与呢。

重点倒不是差这点蛤蜊,而是人多热闹。

唯独各朝渔民们看得相当沉默。

因为靠海吃海,家家户户基本上就没缺过海鲜,蛤蜊这种没什么肉的,还真没人瞧得上,也就是小孩子喜欢捡。

接下来出场的是赣省大觉山的爬山方式。

游客们不用靠双腿爬山了,只要坐上悬崖动车,就能感受到爬山的乐趣。

各朝人士的感慨就没停过,他们见识过后世爬山的各种方式,比如索道、电梯,第一次见到爬山还能坐动车的。

苏轼很遗憾的说,“之前坐索道爬老君山还觉得难得,这坐动车也挺难得的。”

不过对于单纯喜欢爬山的人来讲,就不太喜欢了,觉得这些科技的加入,丧失了真正爬山观光的趣味。

下一个出场的是黔省的通天河漂流。

原生态漂流,九十度的悬崖说冲就冲。

刘彻看得不时点评两句,他不仅知道,他还去漂过,说起体验感,相当刺激。

甚至中途要是掉水里,还有人把你捞起来继续漂。。。

视频里,接着出场的是七星山的天梯,不仅考验人的耐力,还考验胆量够不够大。

看着镜头中那一眼看不到头的梯子直上云端,不少人的嘴巴都不由得张大了。

关键是爬到一半往下看悬崖峭壁,也叫人心惊胆战。

各时空讨论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接受无能,也有小部分喜欢刺激的,看得两眼放光。

“要是我们时代也能有这些项目就好了,本公子肯定去捧场。”

“这要是梯子断了,那岂不是没命了,我可不敢赌。”

“景区既然敢这样弄,肯定安全的啊。”

......

这个视频结束后,刘晓希点开了新视频,反正这么刺激的项目,都不适合她。

连续滑过几个视频,她来到一个直播间。

直播间里,一群朴实的村民正在卖围巾,售卖方式也不同,采用的是拍卖模式。

村里的奶奶婶婶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自己织的围巾在排队,她们嘴上还在复述自己的介绍词,紧张得就跟古代的放榜现场一样。

等轮到自己的时候,还没等这些奶奶婶婶介绍完,她们织的围巾就被直播间的网友拍走了。

刘晓希呆呆的看着小黄车已售尽的标志,她都没反应过来,就没了。

连续好几次后,刘晓希终于有经验了。

祖辈们也有经验了,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个直播间的东西还需要抢拍才行,手速慢一点都买不到。

大娘擦了擦手,不解极了,“这不就是一条围巾吗?怎么那么多人抢啊。”

地方上的县令低声喃喃,“我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理解的人很多,直到看到直播间有人说这是个助农直播。

刘晓希还退出直播间专门去查了查,原来是当地的书记为了能让当地妇女们闲暇时间织的围巾卖出去,这才想到了直播的办法。

不光能让她们补贴家用,也能把这种壮锦工艺传播出去。

甚至每条围巾上面的图案都有美好的寓意,比如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刘晓希自然是要去支持一番的,就看她手速快不快。

历代百姓看得羡慕,谁都希望遇到一个好官。

“唉,哪怕不是清官,但也总比来个贪官上任的来。”

“人家这种才叫好官,一心一意为民着想。”

......

帝王们也希望手下的大臣都是这种人,这样能省多少事啊。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对臣子们说,“社稷清明,不光是靠朕,也要靠诸位爱卿的共同努力啊。”

朱元璋提到自家大臣就一肚子气,“就不能学学别人,反而把贪污受贿学了一通。”

古代地方官们,也有真心想为当地民众做些实事的人,只是后世这种直播的模式不可复刻,还需要他们自己去想适合的办法。

冯梦龙一边做笔记,边思考,作为寿宁县令,他也要趁自己在任期间,多做些利于民生的事才行。

柳宗元也准备去封信问问好友,看他有什么好意见,当然他也要考察一番柳州的特色是什么。

要是刘晓希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说柳州螺蛳粉,你就推广吧,绝对错不了。

接下来,刘晓希又刷到了几个助农视频。

都是各地的青年干部和助农青年,不是帮老乡们卖红薯、就是卖苹果、卖花、卖柿子...

一开始都青涩的拍摄宣传视频呢,结果因为数据不佳,逐渐开始秀才艺、跳舞...

称呼也从姐姐们,到逐渐变成‘宝儿’。

祖辈们的表情从震惊到麻木。

看着评论区有人说‘千辛万苦考上了教坊司’,知道教坊司是啥玩意儿的朝代,人们都若有所思,瞧着还真那么回事。

唐宋元明清的读书人们瑟瑟发抖,所以后世年轻人考进去的第一步,就是这样吗?

突然有些庆幸不是自己时代了。

接下来这个视频总算不是助农干部了,但也是卖酥饼的。

可也不是平时那种卖法。

祖辈们只看到视频里的三个光着上半身露腹肌的小伙,嘴里说着,“宝儿,你说我家酥饼不够酥,我给你现场表演一个。”

镜头一转,就开始秀腹肌卖酥饼。

祖辈们:?

已经见过‘世面’的祖祖辈辈,啧了啧,还有心思点评小伙身材好不好。

连老学究们,都早就不管后世人这是不是‘伤风败俗’。

不少东家看着自家的掌柜和伙计,眼神越来越微妙。

可怜的小伙计们,裹紧了自己的衣服,瑟瑟发抖。

“东家,我肚子上都是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