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北境战神 > 第26章 伦敦马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六章 伦敦马影

伦敦的雾季裹着泰晤士河的潮气,大本钟的钟声穿透晨雾,落在郊区的红砖老宅前。张斌抬手叩响雕花木门,门环上的铜马纹样与爷爷“藏锋”笔记里的草图完全吻合——这是与亚瑟研究员约定的暗号,也是当年两人共同设计的护宝标记。

开门的是位拄着胡桃木拐杖的老人,银发间还留着几缕金黄,正是89岁的亚瑟。他看到张斌胸前的鹰徽,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侧身引众人进屋:“‘藏锋’说过,戴鹰徽者来,便交给他这东西。”书房的紫檀木盒打开,里面是本烫金封皮的日志,首页贴着张斌爷爷的黑白照片,背面写着“马藏东方,纹启丝路”。

“1975年,你爷爷追踪三彩马到伦敦,发现黑市要将它拆解走私。”亚瑟指尖划过日志里的草图,“我们把马藏进大英博物馆东方馆,借‘清代陪葬品’的名义展出——马腹里藏着丝路中段的贸易路线图,标注着粟特商队的秘密驿站,这是‘藏锋’要交给中国考古队的关键资料。”苏婉清突然指向草图角落的刻痕:“这是鹰符机关!和巴米扬石窟的纹样一致!”

王浩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弹出警报,屏幕上是黑市势力的追踪轨迹:“他们查到亚瑟先生的住址了!正往这边赶,大概十分钟到达!”伊万诺夫立刻握紧随身携带的防暴棍:“我守前门,王浩启动老宅的电磁屏蔽,张斌和苏婉清带亚瑟先生从密道转移,去博物馆取马!”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馆内,唐三彩马静静立在展柜中,枣红色的釉色在冷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马颈的鬃毛雕刻得栩栩如生,其中一缕鬃毛的弧度与鹰徽的轮廓完美契合。“就是这里。”张斌将鹰徽贴在展柜玻璃的感应区——这是当年亚瑟为方便取宝设置的暗门机关,展柜底部突然向内凹陷,露出可供一人通过的通道。

苏婉清钻进通道,小心翼翼地将三彩马抱起。马腹的接缝处果然有鹰形凹槽,嵌入鹰徽后,马腹“咔嗒”一声弹开,里面卷着一卷绢质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从撒马尔罕到君士坦丁堡的商道,关键驿站旁都刻着“藏锋”的缩写。“这是填补丝路贸易史空白的铁证!”苏婉清激动地将地图收好,却听到通道外传来枪声——黑市势力追进了博物馆。

“张斌!带地图走!我来掩护!”伊万诺夫举着灭火器冲向黑市成员,白色粉末瞬间弥漫展厅。张斌抱着三彩马,拉着苏婉清冲向东方馆的紧急出口,身后的黑市头目嘶吼着开枪:“把马留下!那是我们的!”子弹擦着马腿飞过,在展柜玻璃上留下裂痕。

紧急出口外停着亚瑟先生安排的复古轿车,司机正是亚瑟的孙子汤姆——他是伦敦警察厅的便衣警员。车子驶离博物馆时,王浩通过车载屏幕调出地图数据:“这些秘密驿站现在大多变成了战乱地区的难民营,黑市想抢地图,是为了控制那里的走私通道!”张斌突然想起日志里的话:“爷爷要守护的不只是地图,还有驿站里的平民!”

安全抵达临时据点后,亚瑟先生抚摸着三彩马的马首,突然指向马耳内侧:“这里还有‘藏锋’的亲笔字。”苏婉清用放大镜细看,果然有极小的刻字:“丝路无界,护民为先。”亚瑟叹了口气:“当年你爷爷放弃回国机会,在伦敦守了三年驿站难民,直到他们安全转移才离开。”张斌握紧地图,突然明白爷爷的“藏锋”精神,从来都是文物与民生并重。

就在这时,汤姆带来消息:“黑市头目是‘沙狼’的欧洲分支首领,他抓了三个驿站难民的后裔,威胁用地图换人!”张斌立刻部署:“伊万诺夫联系伦敦警方封锁交易点,王浩定位难民位置,我和苏婉清带假地图去交易,趁机救人!”苏婉清将真地图藏进三彩马的暗格,重新封好:“马在人在,地图也在!”

交易点设在泰晤士河畔的废弃码头,黑市头目带着手下和人质等候。张斌将假地图扔过去,头目打开一看发现是伪造的,立刻下令开枪。就在这时,王浩操控的无人机突然投放闪光弹,伦敦警方和伊万诺夫同时从两侧包抄,张斌趁机扑向人质,苏婉清则用麻醉枪放倒头目。

救下的难民后裔里,有个小女孩抱着一枚铜制马符:“这是我奶奶留给我的,说戴鹰徽的人会救我们。”马符上的纹样与三彩马的鬃毛刻痕完全吻合,亚瑟先生突然惊呼:“这是粟特商队的‘通关符’!有了它,就能进入驿站的地下仓库,那里藏着更多丝路文物!”

当晚,众人围着三彩马和地图研究。苏婉清发现地图上的一个红点,正好对应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这是丝路的终点,也是爷爷日志里最后提到的地方。”亚瑟先生将一枚青铜钥匙交给张斌:“这是‘藏锋’当年藏在我这里的,能打开驿站仓库的大门。”

第二天清晨,小队带着三彩马前往伦敦希思罗机场。汤姆赶来送行,递上一本相册:“这是我祖父和你爷爷的合影,背面写着‘丝路护宝,薪火不绝’。”张斌翻开相册,最后一页是爷爷的手书:“下一站,君士坦丁堡,寻‘火不思’(古丝路乐器),续文明之缘。”

飞机穿越云层时,张斌将青铜钥匙和鹰徽放在一起,阳光透过舷窗照在三彩马的釉色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苏婉清靠在他肩上,看着地图上延伸的丝路轨迹:“爷爷当年一个人走丝路护宝,现在我们有四个人,还有这么多盟友。”张斌握紧她的手,看向身边的战友,眼中满是坚定——君士坦丁堡的古老城墙下,将续写属于他们的丝路护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