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称王,他们称臣 > 第192章 古武传承,薪火相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古武传承,薪火相传

E.Y. 集团总部深处,“明远” 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院,地下演武场。这里与总部大楼其他区域的极简科技风截然不同,更像一座隐匿于现代都市的千年武馆 —— 空间开阔,挑高近十米,地面铺设着从皖南老宅拆解迁移的百年青石板,石板缝隙间隐约可见苔藓的痕迹,踩上去无声却沉稳;四周墙壁并非冰冷的金属或玻璃,而是用特殊陶土模拟天然岩壁质感,壁面上刻着疏密有致的古老纹路,细看竟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图,在柔和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空气经过三重过滤,却特意保留了一丝雨后竹林的清冽气息,混合着陈年木材的淡香,营造出一种沉淀了岁月的宁静与肃穆,让人不自觉地敛声屏气。

几束聚光灯从穹顶落下,在场地中央勾勒出一片明亮区域。这里没有复杂的电子仪器,只有最传统的训练器械:三米高的实木人桩泛着暗红色的包浆,石锁表面光滑如玉,墙边还立着几柄造型古朴的刀剑 —— 刀身是折叠锻打的百炼钢,剑柄却嵌入了纳米芯片,能通过握感反馈调整重心,是 E.Y. 材料实验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结晶。

苏叶站在聚光灯下,未穿平日的制服或实验服,而是一身玄色交领练功服,衣料是改良过的弹力锦缎,既保留了传统形制的利落,又不束缚动作。她的长发仅用一根乌木簪子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颊边,素面朝天的脸庞褪去了职场的锐利,眼神却比在实验室时更加沉静深邃,仿佛能倒映出千百年的时光流转。

她面前站着九名年轻人,年龄在十六至二十五岁之间,是从全球数万名申请者中筛选出的首批弟子。他们穿着统一的浅灰色练功服,胸前绣着极小的 “明远” 二字,虽皆是各自领域的天才,此刻却像刚入学的孩童,眼神里满是紧张、激动,还有一丝对 “古武” 的茫然 —— 他们熟悉数据与公式,却对这种 “用身体感知世界” 的方式感到陌生。

傅景深站在演武场边缘的阴影里,背靠着刻满卦象的岩壁,双手插在休闲裤口袋中,沉默地注视着场中央的苏叶。他的目光复杂,有对她身手的欣赏,有对这场传承仪式的专注,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 他知道,眼前这一幕,绝非简单的 “教功夫”,而是一次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

拜师仪式尚未开始,演武场的侧门缓缓推开,一位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的老者在年轻人搀扶下缓步走入。老者须发皆白,却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矍铄如鹰,正是古武世家联盟的德高望重的陈玄礼前辈 —— 他不仅是陈氏太极的传人,更曾主持过古武世家的典籍整理,是少数能通晓各大流派传承的长者。

看到陈玄礼,苏叶率先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九名弟子虽不知老者身份,也跟着依样行礼。演武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庄重,连空气流动都仿佛慢了几分。

陈玄礼走到苏叶面前,目光先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带着审视,却更多是欣慰,随后缓缓扫过九名弟子,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在空旷的演武场中回荡:“苏丫头,老朽今日来,不是为观礼,而是为‘交割’—— 交割一份跨越千年的责任。”

他颤巍巍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盒子表面雕着缠枝莲纹,边角处有明显的磨损,一看便知是传家之物。陈玄礼轻轻打开盒子,里面铺着明黄色锦缎,托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美玉 —— 玉色温润如羊脂,造型似令非令,正面雕刻着繁复的云纹,其间穿插着早已失传的蝌蚪文,中央是一个 “玄” 字,笔画流畅却透着一股刚劲,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场中几位对古文化有研究的弟子,呼吸瞬间停滞 —— 他们曾在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这竟是古武世家联盟的最高信物 “玄玉令”!传说中,此令一出,如盟主亲临,可号令现存的所有古武流派,调取传承典籍。

陈玄礼双手捧起玄玉令,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神色无比郑重:“我辈武者,传承数千年,历经战乱、灾荒,却从未断绝,靠的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固守招式,而是‘与时俱进,守护苍生’这八个字。”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苏叶身上,语气带着沉甸甸的期许,“如今时代变了,科技成了推动世界的洪流,古武若还抱着‘秘不示人’的旧观念,终将被时代淘汰。但你要记住,古武的‘形’可以变 —— 招式能结合力学优化,训练能借助科技辅助 —— 可它的‘神’、它的‘魂’不能丢:对自身极限的超越,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对心性的磨砺,对‘济世之道’的追寻,这些比任何武功招式都更珍贵,更值得传承。”

陈玄礼向前一步,将玄玉令缓缓递向苏叶,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也带着一丝托付的沉重:“苏叶,你身负绝世古武,又执掌能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你父母毕生所求,是用技术济世;你如今做的‘明远研究院’,是在为古武找新的出路。这玄玉令,今日我代表古武世家联盟交予你 —— 不是让你当‘盟主’,不是让你统领谁,而是希望你能借科技之力,让古武的‘神’在新时代活过来,为这古老的传承,续上一炷薪火。这担子,比你手里的‘普罗米修斯’技术,还要重千钧。”

苏叶看着那枚泛着温润光泽的玄玉令,感受着其中承载的千年期待,眼神变得无比凝重。她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缓缓单膝跪地,双手掌心向上平举,以最传统的 “接令礼” 仰头道:“晚辈苏叶,多谢前辈信任。必以毕生之力,探索古今融合之道,不让古武之魂蒙尘,不让苍生之望落空。”

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玄玉令时,一股温润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仿佛有无数先辈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责任,沉甸甸地压在肩头,却也让她的眼神更加坚定。

陈玄礼看着苏叶行完接令礼,欣慰地点点头,在弟子搀扶下走到一旁的木椅上坐下,不再说话,只做旁观者。拜师仪式正式开始,九名弟子按照古礼,向苏叶行 “三拜礼”,每一次弯腰都无比郑重 —— 他们或许还不懂古武的深意,却已感受到这份传承的重量。

苏叶起身,将玄玉令放在旁边的案几上,目光扫过九名弟子,声音清冷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你们能站在这里,证明你们有足够的智识、心性与体魄。但从今日起,我要你们忘掉过去的所有成就 —— 在这演武场里,你们不是‘专家’‘天才’,只是‘学徒’。你们要学的第一课,不是怎么打拳,不是怎么用劲,而是‘认识你们自己’。”

她转身走向场中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开始演练一套极其缓慢的动作:抬手时如托千斤重物,落手时似流水漫过青石,转身时像柳枝随风轻摆,每一个动作都看似简单,却透着一种与自然呼应的韵律。

“这是‘基础导引术’,脱胎于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是现存最古老的养生功法之一。” 苏叶一边演练,一边平静地解说,动作不停,声音却始终稳定,“很多人觉得古武是‘玄学’,但 E.Y. 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已经证明:这套动作能通过调整呼吸节奏,优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让细胞代谢效率提升 12%,大脑 a 波,强度增加 30%—— 简单说,它能让你们更‘懂’自己的身体。”

她停下动作,指了指弟子们脚边的轻便头盔:“戴上神经感应头盔,它会实时监测你们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率、脑波、肌肉微电流,甚至内分泌的细微波动,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九名弟子依言戴上头盔,眼前立刻浮现出半透明的虚拟界面,界面上跳动着各种数据曲线 —— 红色是心率,蓝色是肌肉紧张度,绿色是脑波频率,每一个数据都与他们的身体状态精准对应。这种 “用科技看见自己” 的方式,瞬间消除了他们对古武的陌生感。

“现在,尝试跟着我做第一个动作:双手缓慢上抬,同时用鼻子深吸气,吸气时间保持 4 秒。” 苏叶重新开始演练,声音带着引导性,“注意看界面上‘胸腔肌肉紧张度’的蓝色曲线 —— 不要让它超过 60%,用意念控制肌肉放松,只靠呼吸带动动作。”

弟子们纷纷尝试,场中响起细微的惊呼声:有人发现,当自己专注于 “用意念放松” 时,蓝色曲线真的下降了;有人则惊喜地喊道:“我的 a 波变高了!真的感觉更平静了!” 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 “看到” 意念与身体的关联,第一次体会到古老 “内视” 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奇妙。

苏叶穿梭在弟子之间,时而驻足观察,时而伸出手指轻轻调整某个弟子的手腕角度:“不要用蛮力,古武讲究‘用意不用力’—— 力是刚的,容易耗尽;意是柔的,能连绵不绝。” 她走到一个身体僵硬的少年身边,指尖点在他的肩胛骨处,“放松不是松懈,是让肌肉处于‘待发’的协调状态,就像拉满的弓,看似静止,实则充满力量。”

傅景深站在阴影里,看着眼前的画面:玄色练功服的苏叶在聚光灯下指导弟子,浅灰色练功服的年轻人戴着科技头盔练习古老导引术,岩壁上的卦象图与虚拟界面的数据曲线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在此刻完美交融。他忽然明白,苏叶要做的,从来不是 “复兴古武”,而是 “激活古武”—— 用科技的手段,让古老的智慧找到新的载体,让年轻人能以自己熟悉的方式,理解并传承这份文明瑰宝。

案几上的玄玉令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在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传承。九名弟子的呼吸渐渐变得一致,动作也越来越舒展,虚拟界面上的绿色 a 波曲线,如同平静的湖面般缓缓起伏。

傅景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开馆授徒。

这是一次伟大的实验,一次文明的嫁接。

苏叶接过的,不只是一块玄玉令,更是点燃新火种的责任。

而这九名年轻人,就是承载着古今智慧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让薪火燎原。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