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一场新雪悄然而至,不大,却足以将前几日被踩踏得泥泞不堪的雪地重新覆盖,天地间再次变得一片素洁。寒风依旧凛冽,刮过屋檐下的冰棱,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王家小院里,却难得地透出几分与严寒抗衡的暖意。灶膛里的火烧得比往日更旺,锅里咕嘟咕嘟地炖着东西,是王大山前两日用陷阱捕到的一只瘦小的野兔,加上秋天晒干的蘑菇和最后一点腌菜,熬煮成一锅稀薄的肉汤。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难得的香气,混合着草药的清苦和松脂燃烧的烟火气。

李秀云的身体在墨尘的指点下,用了几味对症的草药后,咳嗽减轻了不少,脸上也多了些血色。她挣扎着下炕,帮着张罗这顿小年夜的“盛宴”——其实也不过是比平日多了一点油腥和热气罢了。但对这个贫寒之家而言,已是难得的慰藉。

王书一帮着母亲往灶膛里添柴,眼睛却不时瞟向炕上闭目养神的墨尘。这些日子,他心中积攒了太多的疑问,像一团乱麻,堵在胸口。墨老的身份、他精通的那些奇妙知识、冰河下的秘密、还有他偶尔流露出的那种仿佛洞悉一切的深邃眼神……这一切都让他无比好奇,却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

夜色渐深,风雪似乎也小了些。一家人围坐在灶膛边,分食着那锅带着些许肉味的汤羹。气氛有些沉默,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屋外风雪的呜咽。

吃完饭,李秀云因精神不济,早早歇下了。王大山收拾好碗筷,拿起斧头,借着雪光,在屋檐下默默地劈着明天要用的柴火,规律的“咔嚓”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晰。

灶膛边,只剩下王书一和靠坐在炕上的墨尘。跳动的火光在墨尘清癯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使他看起来更加神秘莫测。

王书一鼓了半天的勇气,终于忍不住,声音带着一丝怯意和渴望,轻声开口:“墨老……您……您懂得真多。那些道理,那些机关……我……我从来没听说过。您……您到底是什么人啊?”问完这句话,他紧张地低下了头,生怕触怒了这位神秘的长者。

墨尘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王书一因紧张而微微泛红的小脸上,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眼神似乎穿越了眼前的火光,投向了遥远的过去,带着一丝复杂的追忆和难以言喻的沧桑。灶膛里,一块松脂燃烧,发出“噼啪”一声脆响。

【状态:紧张,期待,夹杂着一丝不安。】

良久,墨尘才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我是什么人……呵呵,一个本该埋骨于黄土的落魄之人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聚焦在王书一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和考量:“书一,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大?”

王书一愣了一下,老实地摇摇头:“我听爹说过,有九大国,还有很多小国……我们虞国,好像……不算大。”他的认知,仅限于父亲和村里老人的只言片语。

【技能:地理常识(未入门 5\/100)】

【地理常识经验+1】

墨尘微微颔首:“九大国,众小国,不过是这苍茫世界的一隅罢了。在极西之地,有黄沙万里,国度林立,信仰各异;在浩瀚南海之外,有星罗棋布的岛屿,物产奇诡;在北方冰原尽头,亦有生存于酷寒之中的坚韧族裔……这天地之广阔,远超你所能想象。”

【技能:世界认知(未入门 1\/100)】

【世界认知经验+1】

王书一听得目瞪口呆,心驰神往。他从未想过,山外的世界竟是如此无边无际。

“然而,天地虽大,人心却更复杂。”墨尘的语气渐渐凝重起来,“有人的地方,便有争斗,有兴衰,有……道统之争。”

“道统之争?”王书一不解。

“简单说,便是为何而活,凭何立世之理念的争斗。”墨尘解释道,“譬如,有国崇尚武力,坚信弱肉强食,以战养战,谓之‘霸道’;有国尊崇礼法,讲究君臣父子,等级森严,谓之‘王道’;亦有国偏安一隅,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他看向王书一,目光深邃:“而你虞国,乃至这周边数国,千百年来,皆尊‘儒’为正统。读圣贤书,考科举,入朝为官,光宗耀祖,便是世人眼中唯一正途。士农工商,等级分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技能:社会结构认知(未入门 10\/100)】

【社会结构认知经验+2】

【领悟: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初步理性认知。】

王书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从小就知道读书是件了不起的事,婉晴姐姐家就是因为是读书人(郎中也是读书人的一种),才受人尊敬。村里人提起镇上的秀才老爷,也都是满脸敬畏。

“可是,”墨尘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锐利,“若这‘唯一正途’并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并不能让国家抵御外侮,并不能让技艺精益求精,那这‘正道’,还是不是真正的‘道’?”

【领悟:对传统价值观的初步质疑与反思。】

王书一被问住了,小脸皱成一团,努力思考着。他想起村里人即便辛苦劳作,也常常食不果腹;想起边境上时不时传来的北漠扰边的消息;想起自家那把用了多年、砍柴都费力的钝斧头……如果读书做官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这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呢?

墨尘没有等他回答,继续缓缓说道:“故而,便有了一些‘离经叛道’之人。他们或痴迷于机关巧技,认为‘格物’可致实用,可强国富民;或钻研于医道药石,欲以技艺活人无数,而非空谈仁义;或探索于天文地理,欲穷究天地至理……这些人,便被主流视为‘奇技淫巧’,‘不务正业’,往往处境艰难。”

【技能:异端思想接触(未入门 1\/100)】

【异端思想接触经验+1】

【状态:思维受到剧烈冲击,内心充满矛盾与思考。】

王书一的心猛地一跳。他忽然想到了墨老那些精妙的道理和机关图,想到了苏伯伯高超的医术……难道,墨老和苏伯伯,就是这种……“离经叛道”的人?

墨尘的目光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苦涩与自嘲:“老夫不才,年少时也曾痴迷于科举,欲以文章报国。然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转而沉迷于前人遗留的机关算学、格物典籍之中,不能自拔。后因缘际会,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之辈,欲以所学,做些于国于民有益之事……”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楚:“奈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的想法,触怒了某些权贵,被视为动摇国本之邪说。一番争斗……死的死,散的散……老夫也只能隐姓埋名,如丧家之犬,流落江湖,靠着手艺苟延残喘……此次北上,本是受一位故人之后所托,勘探一处可能的矿脉,不料归途遭人暗算,险些命丧荒野……”

【状态:震惊,对墨老的遭遇感到同情与愤慨。】

说到这里,墨尘戛然而止,似乎不愿再多谈那段惨痛的往事。他只是深深地看了王书一一眼,眼神复杂难明:“书一,你是个好孩子,心性纯良,更有难得的悟性和韧性。我与你说的这些,或许你现在还不能完全明白。但你只需记住,这世上的路,并非只有科举一条。知识,也并非只有圣贤书一种。天地之大,道理之深,远超庙堂之上那些老夫子的想象。”

【领悟:人生道路多样性的启蒙,知识体系多元化的初步建立。】

这一番雪夜长谈,如同在王书一面前推开了一扇沉重而广阔的大门。门后,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充满了不同思想、不同道路、不同可能的纷繁世界。他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既为墨老的遭遇感到难过,又为那个广阔的世界感到无比的向往和一丝迷茫。

屋外,风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轮冷月悬在湛蓝的夜空,清辉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映得天地间一片澄澈。而王书一的心,却如同这雪夜下的暗流,汹涌澎湃,再难平静。他知道,墨老今夜的话,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不一样的种子。这颗种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连他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