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小言利落地将帐篷、睡袋、腕表等东西收回空间,背好登山包,手握已有些卷刃的西瓜刀走回昨晚的那个小村庄。

昨夜她只是匆匆查看,现在准备好好探查一番,她从空间拿出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跨过一扇倒塌的木门,脚下的瓦砾发出细碎的声响。

厨房里,散落的米粒已经发黑霉变,冰箱门大开着,里面腐烂的食物爬满了蛆虫,她皱了皱眉,迅速退了出来。

另一间屋子里,家具东倒西歪,衣物散落一地,全都沾满了污垢和干涸的血迹,她伸手翻了翻,又很快放下,太脏了,她想拍死一分钟前的自己,手真是太贱了,啥都敢摸。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后院一角吸引了她的注意,半堵土墙塌陷下来,压垮了篱笆,却意外露出了三个悬挂着的丝瓜。

她快步上前,手电光仔细扫过,这些丝瓜已经完全老化了,外皮呈现出干枯的黄褐色,摸上去粗糙坚硬,用刀尖轻轻拨开一个丝瓜的外皮,里面密密麻麻的种子乌黑发亮,在灯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这些原本是留着育种的吗……”她喃喃自语。

想到丝瓜囊不仅可以刷洗餐具,还能做成沐浴工具,甚至过滤污水,她毫不犹豫地将三个丝瓜都摘了下来,在收进空间前,她小心地抖出种子,用一个小塑料袋单独装好。

仔细地将最后半间摇摇欲坠的偏房探查完毕后,徐小言轻轻叹了口气,除了那三个老丝瓜,这个荒村似乎再没有什么好东西了,她不再留恋,踏着来时踩出的小径,准备离开。

天色比刚才又亮了一些,周遭景物的轮廓也随之清晰了几分,就在她即将迈出村口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扫过小路两侧及膝深的杂草丛。

脚步倏地顿住。

昨夜途经此地,手电光柱范围有限,只觉一片杂乱,此刻在朦胧的晨光里,那些与普通杂草混生在一起的、形态独特的叶片,一下子地抓住了她的视线——是芋头。

它们藏得并不算深,一丛丛、一簇簇地散布在荒草之间,那标志性的盾形叶片,边缘光滑,叶脉从中心一点放射状散开,因晨露的滋润而显得颇有精神,与周围毛茸茸、锯齿状的寻常野草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少叶片硕大如蒲扇,显然在此地生长了挺长时间,只是被疯长的野草暂时“淹没”了。

徐小言的心跳微微加快,这可是好东西!芋头既能当粮又能做菜,富含淀粉,顶饿管饱,而且看样子,底下块茎的产量绝不会小,她暗骂自己昨夜眼拙,差点与这近在咫尺的好东西擦肩而过。

她立刻蹲下身,将西瓜刀放在触手可及的干净石头上,伸手拨开纠缠的草叶,露出底下湿润的泥土。

她选了一株长势最弱的,双手握住靠近根部的叶柄,深吸一口气,双腿用力,小心翼翼地连根拔起。

随着泥土簌簌落下,一嘟噜沾满湿泥、大小不一的芋头被带了出来,最大的那个母芋足有两个拳头大,周围还缀着好几个圆滚滚的小子芋,根须茂密,显得十分饱满。

“还行”她低声自语,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弯了弯,抖掉多余的泥土,用刀将茎杆砍掉,再将这丛芋头放进了空间。

在处理一株格外巨大的芋头时,一片宽厚的叶片边缘在她手背上刮擦了一下,皮肤上立刻泛起一阵轻微的刺痒。

徐小言动作一顿,瞥了一眼,猛然记起芋头茎叶的汁液直接接触皮肤好像会引起不适。

她庆幸自己穿着长袖,只是手腕和手部暴露在外,想到这儿,她迅速从空间拿出手套戴上,暗暗懊恼自己没想到这茬,真是失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亮,她身后的空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新鲜的土坑和散落的断根残叶,而小路两侧那些盾形绿叶,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待最后一丛芋头被她收入空间后,她直起有些酸痛的腰背,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眼前这片被“清扫”过的土地,一种充实的满足感驱散了身体的疲惫,粗略估算,这片野生的芋头,收获恐怕不下两百斤。

她没有在此地久留,迅速将西瓜刀擦拭干净放回背包,然后转身迈开脚步,身影很快消失在渐亮的晨光与蜿蜒的山路之中。

待徐小言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终于走回原先那个熟悉又令人纠结的交叉路口时,抬眼看了看腕表,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三点。

她不禁深深叹了口气,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徒步走了这么久,付出了额外的体力和时间,结果兜兜转转,自己还是回到了这个岔路口。

徐小言抬头四望,视野所及的公路上,空无一人,与这片寂静形成残酷对比的,是沿途那些被遗弃的车辆,有的侧翻在路旁,车窗玻璃碎裂一地,露出里面被搜刮一空的杂乱内饰;有的则深深陷进路边的泥田里,轮胎被疯长的野草半掩。

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陈指挥的那张纸质地图,一股强烈的悔意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住她的心脏。

“我真傻……” 她低声自嘲,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

那张地图才多大?比例尺能有多精细?能够在那种粗略的纸质地图上被清晰标注、画成一条实线显示的,怎么可能会是乡间小路?那必然是被认定为可以通行的“主要道路”啊!

“我当初脑子咋就没转过这个弯来呢?”她懊恼地拍了拍额头,如果当时选岔路的时候能再冷静一点,逻辑再清晰一点,直接选择眼前这条更宽阔、在地图上被标注的大路,情况是否会不同?

“现在好了……”因为她选择了那条“捷径”,这一来一回,与原定走大路的计划相比,时间差距被拉大到了整整四天!

四天的时间差,在和平年代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延误,但在秩序崩坏的当下,这几乎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指望不上了,一切侥幸心理都被现实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