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66章 真假诏书乱军心,血脉疑云掀风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真假诏书乱军心,血脉疑云掀风浪

沙盘上的红标刚跳至骊山陵寝西侧三百步,地面震动未歇,影卫已疾步冲入营帐。

“赵高现身函谷关外校场,手持伪诏,声称陛下非嬴氏血脉!”

陈砚指尖一顿,浑天仪底座尚染着方才渗出的血痕。他没有抬头,只将铜管阵列的导音口缓缓闭合,切断与咸阳钟楼的共振链路。信号双源已启,敌在明暗之间,此刻军心若乱,便再难收束。

“传令。”他声音平稳,“关闭骊山中继站对外频段,所有军令改由影卫手递。另调云姜、章邯即刻赴校场,不得延误。”

影卫领命退下。陈砚起身,取过案上玄色深衣披于肩头,袖中竹片匕首轻响一声,稳稳卡入革带暗槽。他走出营帐时,风正自北面压来,卷起黄沙扑在旌旗之上。

校场早已沸然。

赵高立于高台中央,身披月白深衣,九节玉带钩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手中托着一卷青铜诏书,表面蚀刻吕不韦私印纹样,边缘铭文清晰可辨:“沙丘遗命,嗣统当正。”

台下将士列阵而立,长城军团与玄甲军分列两侧。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按剑不动,更有老将皱眉凝视那枚印痕,似在追忆旧日权柄之争。

“此乃始皇临终密诏。”赵高开口,声如刀削,“胡亥非嬴姓骨血,实为吕氏遗种。今我持诏而出,非为私怨,实为宗庙社稷计!”

话音落,台下哗然。

就在此时,陈砚踏上高台。脚步未重,却让全场声浪骤然低落。

他不看赵高,径直走到浑天仪前。那仪器早已备好,底座凹槽对准北斗投影点。他抽出袖中匕首,在左臂划开一道口子,鲜血顺势滴入铜槽。

血珠坠落,星轨微颤。

刹那间,北斗七星虚影自仪心升腾而起,光斑连成弧线,竟与陈砚后颈处隐现的暗纹完全吻合。全场寂静,唯有风掠过旗杆的吱呀声。

赵高脸色未变,只是右手悄然抚过玉带钩,连整三遍。

“机关幻术耳。”他冷笑,“血光可引星象?荒谬!此等雕虫小技,也敢称天命?”

台下已有文吏面露疑色。陈砚仍不言语,只抬手示意。云姜从队列中走出,手持听诊器贴于浑天仪底座,闭目凝神片刻,而后转向众人。

“诸位可知,血型相同者,并非皆因血脉相连?”她语调如常,却字句倒置,“同饮药茶三日者,血气共振,形同亲族。”

众人一怔。

她继续道:“赵府所供安神茶,含铁砂、朱粉、地髓汁,连饮三日,血液色泽质地皆被改变。今台上有十余人曾受此茶,其血与陛下滴试结果无异——然,他们并非兄弟。”

校场一片死寂。

一名原属冯去疾门下的记室官猛然站起,翻查随身简册,脱口而出:“上月二十七,确有三十名文吏共饮赵府赠茶……当时只道是抚慰辛劳!”

质疑之声顿起。

赵高目光一寒,转身欲退。

“站住。”

章邯不知何时已立于台侧,断岳剑横于胸前,剑尖直指赵高左袖。

“若陛下血脉可伪,尔等忠奸亦可验。”他说完,剑锋轻挑。

布料撕裂声极轻。

赵高左臂内侧赫然露出一块暗紫色斑痕——形状如星芒散射,边缘微凸,光泽沉郁,与陈砚后背胎记一般无二。

全场死寂。

陈砚缓步上前,盯着那痕迹,声音低沉却不容回避:“这陨石之痕,非生而有之。骊山地宫归来者,方显此记。你……何时进过地宫深处?”

赵高终于动了。他缓缓抬起手,指尖抚过那块胎记,嘴角竟浮起一丝笑意。

“陛下以为,”他缓缓开口,“只有你一人去过地宫?”

风忽然停了。

台下将士无人出声,连呼吸都似被压住。

章邯剑势未收,目光紧锁赵高咽喉。云姜已悄然取出药囊,指尖探入其中,准备记录胎记温度与血流反应。

陈砚站在原地,看着赵高脸上那抹笑意逐渐加深,仿佛藏着某种未曾揭晓的真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一骑飞驰而来,尘土飞扬。马上之人身穿黑袍,胸前绣着半阙《国殇》,正是长城军团信使。他在校场外翻身下马,快步奔上高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

章邯接过,拆开只看了一眼,瞳孔骤缩。

陈砚望向他。

章邯沉默片刻,将密函递出。

函上仅八字:**“雁门失守,边军南移。”**

陈砚接过密函,指腹摩挲过火漆印痕。那印记并非军驿通用样式,而是带有细微齿轮纹路——与冷宫地宫中发现的传动图一致。

他缓缓抬头,目光越过赵高肩头,望向北方天际。

那里本该空无一物。

可此刻,一道烟柱正缓缓升起,笔直升入云层,像是某种信号。

赵高的笑声再度响起,低而清晰。

“陛下可还记得,”他轻声道,“那夜沙丘行宫,真正踏入地宫的,究竟是谁?”

陈砚没有回答。

他只是将密函收入袖中,右手缓缓搭上浑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