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黎明城”的中心轴线上,一条长达一公里的崭新街道,在清晨的阳光下正式向所有人敞开了怀抱。

街道两旁,是统一规划的两层米白色小楼,红砖瓦顶,飞檐翘角带着几分古典的雅致。

各式各样的招牌已经挂起,黑底金字的“国营百货供销社”,木纹雕刻的“新华书店”,还有霓虹灯管勾勒出的“红星电影院”,一切都新奇得让人眼花缭乱。

王老汉牵着孙子的手,站在街口,半天没敢往里走。

他脚上穿着新发的布鞋,可看着那平坦的柏油马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脚底板沾着洗不掉的泥。

“爷,咱进去看看不?”小孙子扯着他的衣角,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这个新世界的好奇。

王老汉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牵着孙子,一步一挪地汇入了涌动的人潮。

街上人山人海,几乎全是和王老汉一样,从十里八乡搬进新城的军民。

他们脸上带着相似的、混杂着拘谨和兴奋的神情,看什么都新鲜。

最大的那家店是“国营百货供销社”,门口挤满了人。

和过去村里那黑乎乎、只有几样油盐酱醋的代销点完全不同,这里有着巨大的玻璃橱窗,阳光透进去,将里面摆放的商品照得闪闪发光。

王老汉领着孙子,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屋里的景象,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亮了!太大了!东西太多了!

一排排的货架,从这头排到那头,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暖水瓶,外壳是鲜艳的大红色,上面还印着盛开的牡丹花。

搪瓷脸盆,雪白雪白的,盆底是两条胖乎乎的鲤鱼。还有一盒盒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雪花膏,包装纸上的女人笑得比画里的人还好看。

根据地的军民,用在工地上、农场里挣来的劳动点,兑换了一种新发行的、印刷得像画片一样好看的货币“华元”。

他们攥着这些崭新的票子,在这里可以自由购买任何他们看得上的东西。

“哎哟我的天,这布料,滑得跟水一样!”一个妇女摸着一匹天蓝色的的确良布料,发出了惊叹。

“快看这个!铁家伙!有两个轮子,人坐上去就能跑!”

一阵更大的喧哗声,从不远处传来。

王老汉好奇地挤过去,只见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旁,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那车子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里,车把上的铃铛在灯光下闪着银光,每一根钢丝都擦得锃亮。

“这就是永久牌的自行车?”一个年轻战士眼睛都直了,“我在画报上看过!真家伙比画上气派多了!”

“这玩意儿得多少钱?”

“标价二百二十华元!”

人群中发出一阵抽气声。二百二十元,对一个普通工人来说,得不吃不喝干大半年。

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它的喜爱。人们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一下车座,碰一下车把,又赶紧缩回来,脸上全是羡慕。

这不只是一辆车,这是好日子的象征,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稀罕物”。

就在人群的一角,一个穿着卫生员制服的年轻女兵,正紧紧地抱着两样东西。

一块是天蓝色的的确良布料,另一件,是一小瓶雪花膏。

她用自己积攒了三个月的津贴,终于买下了这两样宝贝。

她把脸埋进那滑溜溜的布料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拧开雪花膏的瓶盖,闻着那股甜丝丝的香味,一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纯粹而满足的幸福。

有了这块布,她就能给自己做一件新军装。有了这瓶雪花膏,她那双因为常年使用消毒水而变得粗糙的手,也能变得好闻一些。

王老汉拉着孙子,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他兜里没几个钱,这些东西,他暂时还买不起。

但他心里不慌。干部们说了,只要肯干活,好日子在后头。

他领着孙子继续往前走,很快就被另一家店吸引了。

“新华书店”。

巨大的玻璃门窗,里面也是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与百货商店不同,这里挤满了孩子和一些穿着干部服的大人。

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靠着书架,一个个都捧着书,贪婪地阅读着。

从教人怎么种地的《农业技术手册》,到给孩子扫盲的《识字课本》,从描写英雄故事的革命小说,到花花绿绿的连环画,应有尽有。

小孙子挣脱了王老汉的手,也跑了进去,拿起一本画着孙悟空的连环画,有模有样地翻看了起来。

王老汉看着这景象,咧开嘴笑了。

他没读过书,一辈子都觉得读书是地主老爷们的事。可现在,他的孙子也能站在这亮堂堂的屋子里,看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书了。

商业街的尽头,是整条街最受欢迎的地方——“红星电影院”。

还没走到跟前,就能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惊呼和笑声。

王老汉用他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两张票。他想让孙子也开开眼。

电影院里黑漆漆的,坐满了乡亲。大家交头接耳,兴奋地等待着。

突然,前方那块巨大的白布,猛地亮了起来!

紧接着,一阵雄壮的音乐声响起。

“啊!”

整个电影院里,所有人都发出了短促而巨大的惊呼声。有胆小的孩子,甚至吓得哭了起来。

王老汉也吓了一跳,他紧紧抓住孙子的手,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块会发光的布。

布上出现了画面!

先是繁华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马路上跑着数不清的、不用马拉的铁盒子车。

然后是飞驰的火车,像一条钢铁巨龙,在广阔的原野上呼啸而过。

乡亲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

电影放的是一部经过筛选的经典老片,讲述的是英雄们为了保卫家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

当看到英雄们冲锋陷阵,看到他们为了胜利而流血牺牲时,电影院里安静了下来。许多老兵,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眼眶泛红。

王老汉也看懂了。他看到了那些英雄的脸,想起了自己牺牲的儿子。

这些影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极大地开阔了所有人的眼界。

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究竟是用什么换来的。

除了这些国营的大商店,商业街两旁还允许个人开设一些小店铺。

剃头的老师傅开了家理发店,手艺精湛的裁缝开了家修补店,还有卖着热气腾腾包子的小吃店。

整个城市,开始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经济活力。

穿着崭新制服的民警,在街道上不间断地巡逻,他们腰杆笔直,目光锐利,处理着一些小的纠纷,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不仅仅是物质丰富的体现。

它更像一个生动的缩影,标志着整个根据地,正在从残酷的战时状态,迅速转向和平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提升。

夜幕降临,商业街两旁的路灯齐刷刷地亮起,将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

人们的欢声笑语在街道上回荡,久久不散。这幅和平、繁荣、充满希望的景象,就是所有牺牲与奋斗的最终目的。

就在根据地人民享受着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时,在遥远的大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日夜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