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迷雾纪元生存录 > 第54章 “世界锚点”理论的证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世界锚点”理论的证实

“洞察之心”数据分析中心,环形大厅内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主屏幕上不再仅仅是流动的数据瀑布,而是被分割成数个关键区域:一侧显示着经过陈末深度破译和【绝对推演】重构的上古文明符号与理论片段,尤其是那些关于“规则编织”、“共鸣点”、“心基同调”的模糊信息;另一侧则是“磐石”前哨站监测网络传回的、覆盖整个防区的实时“规则脉搏”波动图;而居中的核心区域,一个基于陈末理论构建的、关于“世界锚点”能量特征与空间定位的预测模型正在高速运行。

赵启明技术官和他的核心团队围在陈末的工作台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疲惫、兴奋与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已经不眠不休地工作了超过三十个小时。

“陈老师,根据你提供的‘基石’文明几何构型特征,以及‘灵犀’意识共鸣模型,我们对防区内十七处规则异常点进行了能量签名二次精筛……”赵启明的嗓音沙哑,但眼睛亮得吓人,他指着主屏幕上几个被高亮标记的区域,“你看!四处疑似古代遗迹的位置,其规则残留信号的底层结构,与我们模型预测的‘锚点’基础构型相似度高达81%!这绝不是巧合!”

陈末凝视着屏幕,大脑在【绝对推演】状态下超负荷运转。上古文明的启示如同散落的拼图,而龙魂庞大的监测数据就是填充其间的色彩。他将“灵犀”文明对意识与规则共鸣的理解,与“基石”文明对物质与规则架构的掌控相结合,尝试构建一个能够描述“世界锚点”如何在两个世界规则碰撞中起到“稳定”与“编织”作用的理论框架。

“不仅仅是结构相似度。”陈末的声音也因为精神高度集中而略显低沉,“关键在于‘规则脉搏’与这些点的互动模式。”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那是“规则脉搏”的波动,与那四个疑似“锚点”遗迹周边的局部规则稳定性指数之间的关联分析图。

令人震撼的图景出现了。

当“规则脉搏”因为未知原因(可能是遥远的规则扰动,或是周期性的世界“呼吸”)产生剧烈波动时,那四个疑似“锚点”遗迹周边的规则稳定性,并非同步混乱,而是表现出一种奇特的“阻尼效应”和“引导效应”。

就像狂暴海浪中的礁石,并非硬碰硬地阻挡,而是巧妙地分流、消解能量的冲击,并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平静的“规则港湾”!同时,这些“锚点”似乎还在被动地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并以一种更温和、更有序的方式,缓慢释放,仿佛在进行某种被动的“规则编织”!

“看这里!t-11d的脉冲峰!”一名年轻的技术员激动地指着时间轴上的一个尖峰,“当时基地西北方向的迷雾浓度监测到异常飙升,按照模型本该引发至少直径五公里的规则紊乱区,但实际影响范围不到一公里!而那个区域中心,正好是四号疑似锚点!”

“还有这里!t-05d的持续低频扰动,波及整个防区,但一号和二号锚点区域的电子设备失灵率和畸变体诞生率,远低于模型预测值!”另一名技术人员补充道。

一条条数据,一个个案例,如同坚实的砖石,不断垒砌,共同支撑起一个结论:这些疑似上古“基石”文明遗留的“世界锚点”,确实在发挥着稳定局部规则、减缓“雾融”侵蚀的实际作用!它们不是传说,不是臆测,而是真实存在,并且仍在运作的,对抗两个世界融合的“战略支点”!

陈末的理论,从上古文明的碎片和“规则脉搏”的线索中萌芽,此刻在龙魂详实的监测数据面前,终于得到了强有力的初步证实!

“我的天……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些‘定海神针’的庇护下,却不自知……”赵启明喃喃道,脸上充满了后知后觉的震撼。他看向陈末的目光,已经彻底变成了对先驱者的敬仰。

就在这时,指挥室的通讯接了进来,林指挥官的身影出现在侧面的屏幕上。他显然一直在关注这边的进展,脸色严肃。

“陈客卿,赵工,简报我已经看完。结论是否可靠?”林指挥官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指挥官!”赵启明抢着回答,语气激动,“基本可以确认!陈老师的‘世界锚点’理论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我们已经锁定了防区内四个高概率的锚点位置,并且有充分数据表明它们正在持续稳定周边规则!这……这是里程碑式的发现!”

林指挥官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即便是以他的定力,呼吸也微微急促了一些。他深知,确认“世界锚点”的存在和功能,其战略意义远超十个师的兵力。这意味人类不再是被动地承受侵蚀,而是找到了可以主动利用、甚至修复的“杠杆”!

“详细报告,加密等级提到最高,直接传送给我和……韩萧特使。”林指挥官迅速下令,“陈客卿,你立了大功。龙魂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陈末微微颔首,并未因功劳而激动,反而更加冷静:“林指挥官,证实理论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只知道锚点‘存在’并‘有效’,但对它们的运作机制、能量来源、维护方法,甚至如何激活或强化它们,都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归一会’显然也知道锚点的存在,并且他们在试图破坏它们。”

他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和迫在眉睫的威胁。

林指挥官的脸色更加凝重:“没错。这也是韩萧特使和我最关心的问题。根据你之前提供的情报,以及我们其他渠道的信息,‘归一会’正在全球范围内,有目的地寻找并摧毁锚点。他们的动机不明,但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末:“陈客卿,你对‘回响山谷’的任务,现在有什么新的看法?那里,是否也存在一个‘锚点’?”

陈末调出关于“回响山谷”的数据,尤其是那条异常活跃、复杂交织的“规则脉搏”。

“山谷区域的规则异常活跃,‘规则脉搏’信号极强且复杂,符合‘规则敏感点’或‘微型世界伤口’的特征。结合上古文明记录中,大型遗迹往往与重要设施或节点相伴的情况,”陈末分析道,“‘回响山谷’内存在一个‘世界锚点’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七十。而且,从‘规则脉搏’的紊乱程度看,这个锚点的状态可能……很不稳定,甚至可能正在被干扰或攻击。”

这个判断让指挥室和数据中心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一个可能存在的、状态不稳的锚点,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极度的危险。它可能蕴含着解开锚点奥秘的关键,也可能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导致区域规则彻底崩溃的炸弹!而“归一会”的活动,更是为这次任务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任务优先级提升至最高。”林指挥官毫不犹豫地下令,“侦察小队必须在下次雾潮间歇期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摸清山谷内锚点的情况!陈客卿,你是这次任务不可或缺的核心。”

“我明白。”陈末沉声回应。证实理论带来的成就感,迅速被巨大的责任和紧迫感所取代。知识不仅是力量,更是沉重的负担。

就在通讯即将结束时,一名情报部门的军官匆匆走进指挥室,向林指挥官递上了一份刚收到的急电。

林指挥官快速浏览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抬起头,看向屏幕另一端的陈末,一字一句地说道:

“刚收到的消息……‘归一会’在东南亚地区,疑似成功破坏了一个小型‘锚点’……该区域在锚点失效后十二小时内,迷雾浓度永久性上升了百分之五,规则诡异体活动频率激增三百个百分点,三个中小型幸存者据点……失去联系。”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指挥室和数据分析中心。

理论被证实的喜悦,被残酷的现实瞬间击碎。

“世界锚点”理论被证实了,但伴随而来的,不是希望的解药,而是文明倒计时的……滴答声。

陈末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看向主屏幕上那依然在稳定波动的“规则脉搏”,以及那四个如同黑暗中灯塔般的锚点标记。

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却也成了敌人优先摧毁的目标。

“我们必须更快。”陈末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在他们将所有的灯塔熄灭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