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记者,”宋兴华对她说,语气郑重,“接下来,需要你和你的笔,你的镜头了。”
他转向几位旅级主官,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极具感染力的激昂:“把我们最好的家伙都亮出来!坦克开出来,火炮褪去炮衣,摩托车队排列整齐!我们的士兵,要挺起胸膛,让程记者拍出咱们中国军人最精神、最威武的样子!”
他目光扫过程欣已经举起的相机镜头,一字一句,如同锤击:“新闻稿的标题,我想好了——‘八路军倾尽家底,打造光复东北王牌尖刀!’内容嘛,就写我们如何抽调骨干,装备精锐,秣马厉兵,只为九月十八,雪耻复土!告诉全国人民,告诉三千万东北同胞,‘曾经失去的,我们一定拿回来!’”
“曾经失去的,一定拿回来……”程欣低声重复着这句话,感觉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鼻尖发酸。她用力点头,调整着相机光圈和焦距,“司令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写!”
接下来的几天,平津地区的各大报纸,被一系列图文并茂、极具冲击力的报道彻底点燃。
头版头条,通栏标题赫然是:“八路军倾尽家底,打造光复东北王牌尖刀!”
巨幅照片上,涂着冬季迷彩的坦克钢铁洪流般排开,炮口森然指向前方;穿着崭新灰布军装、胸配“东北挺进军”布标的士兵们,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组成巍巍刺阵,目光坚毅;摩托化行军纵队扬起漫天尘土,蜿蜒如龙;混合火力阵地上,粗壮的炮管斜指苍穹,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图片旁边,是程欣以饱含深情又笔锋锐利的文字写就的长篇通讯。她详细描述了东北挺进军的组建过程、超前的合成旅编制、精良的武器装备,更着重刻画了那些投军者的故事——有父子一同报名誓要打回老家的,有听说部队要出关连夜从千里之外徒步赶来的原东北军士兵,有捧着家乡泥土跪地痛哭的老者……字里行间,充满了“血耻”、“复仇”、“回家”、“必胜”的字眼,将那种悲壮与激昂渲染到了极致。
“曾经失去的,一定拿回来!”
这句口号,伴随着报纸的发行,如同野火燎原,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原本还在观望的流亡东北人士,如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从各个角落涌向平津。更令人震惊的情况发生了——驻扎在苏鲁战区的国民政府东北军各部,开始出现成建制、携带武器投奔八路军“东北挺进军”的事件。
先是小股部队,一个班,一个排,然后是一个连,甚至一个营!
仅仅一个月时间,投奔东北挺进军的原东北军官兵人数,竟达到了一万六千余人,占到了国民政府序列内东北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山东,于学忠的第五十七军军部,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军长于学忠拿着刚刚收到的又一封报告,手都在微微发抖,他猛地将报告拍在桌上,对着面前几个神色惶然的下属吼道:“又是一个营!连人带枪,昨晚趁着换防,直接拉走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几次了?!再这么下去,老子这个军长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一个师长苦着脸:“军座,没办法啊!八路那边喊出的口号太狠了,‘九一八出关’!那是咱们所有东北军心里的刺啊!当兵的,尤其是那些老底子,谁不想打回去?咱们在这儿……唉!”他重重叹了口气,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谁都明白。他们在苏鲁战区,名为抗日,实则常被中央军掣肘,补给困难,作战束手束脚,光复东北更是遥遥无期。
“还有……”另一个旅长压低声音,神色古怪,“下面都在传,说是……少帅那边,透了气。”
“什么?”于学忠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刀。
那旅长咽了口唾沫:“传言说,少帅托人带话给老兄弟们,原话是:‘既然咱们没能力带兄弟们打回去,就让有能力的人带兄弟们打回去。如果还念我这个少帅的旧情,就高抬贵手,放过那些想加入东北挺进军的兄弟们。’”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少帅张学良,即便身陷囹圄,他在数十万东北军旧部心中的影响力,依然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这一句“高抬贵手”,等于是默许,甚至是变相的鼓励。
于学忠颓然坐倒在椅子上,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力气。他挥了挥手,嗓音沙哑:“给重庆发报吧……苏鲁战区,守不住了。请求委座,准我五十七军移防豫东休整……再待下去,部队,真的要散架了。”
少帅这无声的“助攻”,如同在已然决堤的洪水旁又掘开了一道口子,短短时间内,又有五六千东北军官兵,想方设法,冲破层层阻挠,投向了平津方向。最靠近平津的五十七军,兵力直接锐减近半!
重庆,常凯申官邸。
一份紧急军情统计放在常凯申的办公桌上,那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脸色铁青。他猛地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掼在地上,瓷片四溅,茶水淋漓。
“娘希匹!张*良!乱臣贼子!死性不改!”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那份报告,对垂手肃立的戴笠和陈布雷咆哮,“一万六!整整一万六千多人!还有更多在路上!他一句话,就把我四分之一的东北军送给了共产党!他到底是谁的副总司令?!”
陈布雷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委座息怒。于学忠已请求移防,可见其部已不堪用。当务之急,是稳住战线,防止共党势力借机进一步膨胀。是否可令一战区严密监视,并加强舆论管控,揭露其分裂国家、勾结日伪之罪行?”
常凯申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怒火,眼神阴鸷:“准于学忠部移防豫东,与刘多荃的四十九军合编!严令各战区,尤其是华北周边,封锁通往共区的通道,再有投共者,格杀勿论!舆论……要加大力度!要让全国民众都知道,八路军名为抗日,实为割据,更是与日寇叛军流瀣一气!”
戴笠应声道:“是!学生立刻去办。”
“还有,”常凯申补充道,“给英美使馆发照会,提请他们注意华北共产党势力的异常扩张,以及其扶持日本叛乱政权对远东和平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