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头一片死寂,但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在残垣断壁后窥视。

过了一会儿,城内有了一些骚动。一些下午从城外防线败退下来的士兵,亲眼见识过八路军的恐怖火力,此刻更是心有余悸。他们开始低声劝说同伴:

“听到了吗?是同胞的声音!”

“外面的炮火太可怕了!我们根本挡不住!”

“长官们都死了!我们还为谁卖命?”

“我不想死在这里……”

也有少数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顽固分子试图阻止:

“八嘎!帝国军人岂能向敌人投降!”

“这是怯懦!是背叛天皇陛下!”

“我们应该战斗到最后一刻,玉碎报国!”

但他们的声音很快被更多求生的欲望压过。尤其是当一名曹长刚站出来,挥舞着军刀试图呵斥投降派时,一枚炮弹恰好在他头顶爆炸,瞬间将其炸得尸骨无存,还捎带着炸伤了旁边几个人!

这一幕彻底击垮了剩余日军的心理防线。他们终于明白,对方不仅拥有毁灭性的重炮,还有着这种神鬼莫测的精准狙杀能力,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

终于,一面用白床单临时做成的白旗,颤颤巍巍地从一处断墙后伸了出来。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幸存的日军士兵,在那些败兵和同盟军喊话的引导下,彻底放弃了抵抗,丢下武器,高举双手,垂头丧气地从城墙缺口和各处隐蔽点走了出来,向八路军投降。最终,阳泉县城内包括九百多名日军和二百多名伪军,全部缴械投降。

宋兴华通过全景地图看到阳泉投降已成定局,便将注意力转向了城外包围圈。那里的劝降工作更加顺利。在失去了几乎所有军官,又亲眼目睹了精准炮击如何清除顽固分子后,底层士兵中稍有威望的老兵便开始自发组织投降。当同盟军104团团长中村拓真和103团团长桥本隼人带着人上前喊话时,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三个大队的残兵便纷纷举起了白旗。

整个过程顺利得让负责前线指挥的熊德诚参谋长和王信庭政委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熊参谋长放下望远镜,自言自语道:“这仗打的……以前想抓个日本俘虏多难?现在倒好,成建制地投降,劝降比喝水还容易。咱们这位旅长,可真是……‘绝世虎将’啊!”他用了外界对宋兴华的赞誉之词,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

另一个战场上,王政委同样啧啧称奇:“从总攻开始到接受投降,满打满算才三个小时!不仅拿下阳泉,还一口吃掉了鬼子五千五百多人......不过有全歼110师团的战绩在前,对这种规模的胜利已经没感觉了!”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岩松义雄从清晨开始就心神不宁。随后,他与阳泉的通讯彻底中断,独立混成第18旅团的三个大队也完全联系不上。紧接着,坏消息接踵而至:平定、昔阳外围均发现大量八路军活动,显然宋兴华的下一步目标已经明确。

他再次找来舞伝男,声音干涩:“舞伝君,阳泉……是不是已经……”

舞伝男面无表情,肯定地点了点头:“恐怕是的。那三个大队,想必也已玉碎。宋兴华亮出了下一步的棋子——平定、昔阳。打下这两地,下一步就是娘子关了。司令官,向华北方面军发报吧,如实陈述,第一军已无力应对宋兴华部的攻势,请求方面军给予战术指导,并建议……立即从河北方面抽调兵力,增援娘子关,否则晋冀通道危矣。”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接到电报后,也是一片哗然与无奈。接连的失利让他们对宋兴华这个名字充满了忌惮。丢失县城似乎已经成了习惯,但一口气丢掉包括阳泉在内的数座重要城镇,还是让方面军高层感到脸上无光。

“八嘎!难道就任由这个宋兴华如此猖獗吗?”有参谋愤怒地拍桌子。

最终,为了挽回一丝颜面,或者说只是为了出口恶气,华北方面军命令驻河北的航空兵团出动一个航空大队,前往轰炸刚刚被八路军“占领”的阳泉县城,企图给宋兴华部造成一些伤亡和混乱。

航空兵团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派出了三十架各式战机。然而,这些飞机刚刚飞入河北与山西交界空域,还未抵达目标上空,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诡异袭击。

宋兴华的【雷达预警】功能早已捕捉到了这批不速之客的踪迹。看着脑海中全景地图上那三十个快速移动的红色光点,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来撒野?问过我没有?”

心念一动,【储物空间】内堆积如山的日军香瓜手雷被取出,通过【空间投放】功能,精确地出现在了每一架日军飞机的关键部位——驾驶舱、发动机、油箱舱……

于是,各战机出现了让那些飞行员到死都不明白的一幕:那三十架刚刚检查完毕,确认没有任何故障和隐患的帝国战机,在短短十几秒内,如同被无形的手捏爆的烟花,接连在空中炸成一团团火球,拖着黑烟坠向大地!没有敌方战机拦截,没有高射炮火,甚至没有收到任何攻击预警!

“这……这怎么可能?!”

“是机械故障集体爆发?”

“还是……遇到了什么超自然力量?!”

收到河北方面日军汇报有三十架帝国战机凌空爆炸,华北方面军和航空兵团的高层们陷入了极度的震惊、困惑和自我怀疑之中,对宋兴华的恐惧感再次无限升级。这次神秘的“空难”,也成了二战史上又一个未解的谜团。

城垣内外,八路军晋中独立旅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打扫战场,收缴的日军武器堆积如山,俘虏的伪军垂头丧气地被集中看管。然而宋兴华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战役胜利后的松懈。

他站在原日军旅团部的院子里,身形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脑海中,系统面板悄然悬浮,军功值又增长了五百多万,这是歼灭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团援兵以及歼灭第18旅团三个大队的奖励。但宋兴华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他的意念集中在【全景地图】上,视野迅速向西南方向拉近、延伸,锁定在七公里外那片被铁丝网、高墙和碉堡层层环绕的区域——阳泉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