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健太郎(102团团长)和桥本隼人(103团团长)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
佐藤明彦看着冈田翔太,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冈田君,真是羡慕你啊!宋将军亲口许诺,无论未来同盟军如何扩编,冈田旅的番号将永久保留!而且还要建立随军史官,记录冈田旅的军史,战争结束后刊印发行,流传后世!这是何等的荣耀!”
中村拓真也感慨道:“是啊,这是对我们所有选择正确道路的日本军人的最大肯定!石川君,也要恭喜你,宋将军已经内定,由你来担任第二旅的旅长。”
石川启介连忙谦逊地摆手,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显示了他内心的激动和责任感的升腾。
冈田翔太肃容道:“诸君,荣耀与责任并存!我们绝不能辜负宋将军的期望,必须用更大的战功,来证明我们冈田旅,我们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榆次城内的俘虏集中点,那些吸入乙醚昏迷的日军和伪军陆续醒来。他们茫然地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全副武装的“日本八路”,以及自己被捆绑的双手,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发生什么事了?”
“我们怎么会在这里?”
“是毒气吗?”
“为什么没有警报?”
各种疑问和恐惧弥漫在俘虏中间,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是以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成为了阶下囚。
宋兴华依旧采取了与祁县相同的处理方式:炸毁所有防御工事和部分城墙,使其短期内丧失军事价值。随后,他再次给根据地领导小组发报:“榆次已下,距太原过近,勿派人员进驻,可在城外乡村开展工作。”命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息四个小时后,连夜出发,前往预定的榆社县东南山区指挥部。
几乎在宋兴华离开榆次的同时,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部,先后接到了关于祁县、榆次光复的捷报。
师长拿着电报,愣了好几秒,随即畅快地大笑起来,对政委说:“这个宋兴华!两天!就两天时间!又拿下了两座县城!还是用这种……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劝降一座,夜袭一座,自身几乎毫无伤亡!这小子,简直成了精了!”
政委也是笑容满面,连连摇头:“是啊,我们都料到他能打,没想到他能打到这个地步!这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天才来解释了,这里面……有点运道,更有点……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总之,是咱们八路军之福,是国家之福啊!”
总部的一位老总看着地图上被迅速抹去的两个日军据点,捋着胡子,眼中精光闪烁,对左右赞叹道:“宋兴华,真乃我八路军之绝世虎将!有他在,山西日军,寝食难安矣!”
“绝世虎将”的名号,不胫而走。
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寿阳县城东南方向,一处隐蔽性极好的山坳里,临时搭建的晋中独立旅前线指挥部人头攒动。
按照预定计划,参与此次寿阳作战的各部队主官,除负责外围警戒和部队掌握的部分人员外,几乎全部到齐。晋中独立旅旅长宋兴华、政委王信庭、参谋长熊德诚,独立1团团长赵福生、独立2团团长赵勇;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冈田旅旅长冈田翔太、副旅长佐藤明彦、参谋长中村拓真(兼104团团长),以及101团团长石川启介、102团团长远藤健太郎、103团团长桥本隼人;配合作战的385旅769团孔团长,边纵28团团长丁伟,386旅独立团团长孔捷,386旅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决死三纵7团团长王振国、9团团长孙永胜。济济一堂,将原本还算宽敞的指挥部挤得满满当当。
会议尚未正式开始,老战友、老熟人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李云龙一看到宋兴华,就大笑着走上前,用力捶了一下他的胸口:“好小子!你小子现在可是不得了了!旅长!好家伙,这官当得比老子都大了!这才多久没见?你这就闹出这么大动静?晋西南让你搅了个天翻地覆,回头两天又摸了俩县城?你小子属孙猴子的吧?”
他是宋兴华的老团长,说话带着一股子亲昵和粗犷。
宋兴华笑着敬礼:“老团长,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这点本事,还不是当年在您手下学的?”
孔捷在一旁插话,语气中带着感慨:“老李,你就别酸了!兴华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咱们这些老家伙,看着年轻人一个个顶上来,超过咱们,这是好事!说明咱们部队人才辈出嘛!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然规律!”
他话虽如此,但眼神中也难免流露出一丝“后生可畏”的复杂情绪。
丁伟和769团的孔团长也纷纷上前与宋兴华打招呼,言语间充满了敬佩。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旅长,如今已是整个八路军中都炙手可热的顶尖战将,其战绩之辉煌,足以载入史册。
王政委和熊参谋长也笑着加入谈话。王政委对宋兴华打趣道:“老宋啊,我和老熊算是服了你了!我们先走两天,结果你倒好,一天一个县城,还顺手牵羊带回来近两千号俘虏!你这效率,怕是古之孙吴复生,也得瞠乎其后啊!”
熊参谋长也调侃道:“是啊,照这个速度,咱们打下太原,是不是也就三五天的事?”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指挥部里的气氛热烈而融洽。
宋兴华摆摆手,笑道:“同志们过奖了,都是战士们用命,运气也好。不过,”他收敛笑容,语气转为严肃,“太原城那边,可是真有四万多鬼子等着咱们去抓呢!好了,闲话少叙,时间紧迫,咱们开会!”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围拢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寿阳县城及其周边地形、敌军布防、我军预定部署,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宋兴华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上的寿阳县城:“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寿阳县城,守军为一个日军大队,约八百余人,加上一个伪军团七百多人,总兵力约一千五百人。这点兵力,对于我们在场诸位指挥的总兵力来说,不够塞牙缝的。”
他话锋一转:“所以,我们的重点,不是攻城,而是围点打援!要像上次重创日军第108师团一样,把太原的鬼子调动出来,争取在野外,再消灭他一到两个联队!”
接着,他开始详细部署作战任务:
“第一路,围城部队:由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冈田旅主力、104团,以及我晋中独立旅旅属榴弹炮营、重迫击炮营负责!你们的任务,是将寿阳县城团团围住,做出强力攻城的姿态!声势要大,要给城里的鬼子巨大的压力,但又不能真的立刻就把城打下来,要留着他呼救求援!”
冈田翔太、中村拓真等人立正领命。
“第二路,东线阻击部队:由我旅独立2团、386旅新一团、决死三纵7团、9团,共计四个团组成!你们的任务,立即秘密运动至寿阳与阳泉之间的有利地形设伏!目标是阻击并迟滞可能从阳泉方向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残部,以及第17、18旅团!务必不能让他们干扰到我们主战场的围歼作战!”
赵勇、李云龙、王振国、孙永胜等人神情肃然,表示明白。
“第三路,西南线伏击与主攻部队:这是此次战役的核心!”宋兴华的指挥棒移到寿阳县城南侧的公路上,“由385旅769团、边纵28团、386旅独立团,以及我旅独立1团,四个主力团负责!我旅独立1团、边纵28在寿阳县城以南3~7公里的范围内选择有利地形,构筑伏击阵地!769团一部和新一团的位置要更加靠南,潜伏在伏击阵地以南约七到八公里的隐蔽地带。一旦日军先头部队与南线伏击部队接火,你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插上,切断日军退路,与南线部队形成合围,彻底关门打狗!”
孔团长、丁伟、孔捷、赵福生齐声应诺。
“最后,是炮群!”宋兴华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一个预设的位置,“集中使用所有炮兵!包括独立1团、独立2团的山炮营(共12门105mm山炮、24门75mm山炮),日本同盟军四个团属步兵炮连(共24门75mm步兵炮),同盟军旅属重迫击炮连(12门120mm迫击炮),以及我旅直属榴弹炮营(16门122mm榴弹炮)、重迫击炮营(24门120mm迫击炮),总计——112门火炮!”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所有团长,包括李云龙这样的老资格,都倒吸了一口凉气。108门火炮!这火力密度,别说八路军,就是国民党嫡系中央军,甚至日军,在一个战术方向上也很少如此奢侈!
宋兴华继续道:“炮群阵地,就设置在寿阳县城南门外约三公里处的这个高地反斜面!由冈田旅宪兵连负责护卫安全。炮群统一指挥,由我和独立旅炮兵总指挥彭金拓同志负责协调!”
“王政委负责协调东线阻击部队各部,熊参谋长负责协调南线伏击部队各部,我负责协调围城部队和炮群。各部务必于25日白天,隐蔽进入指定位置,完成一切作战准备!晚上10点,围城部队准时对寿阳发起佯攻,逼迫日军求援!南线伏击部队,静待猎物上门!”
宋兴华环视在场每一位指挥员,目光锐利如刀,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同志们!此战,关键在于一个‘诱’字,一个‘快’字,一个‘狠’字!要诱敌出洞,要快速合围,要狠打歼灭!我们要用这112门火炮,告诉太原的鬼子,山西的天,变了!攻守之势,易也!有没有信心?”
“有!”所有指挥员挺直胸膛,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声浪几乎要掀翻指挥部的顶棚。一股浓烈的战意,在山坳中弥漫开来。
因为是夜战,考虑到兄弟部队的情况,宋兴华给所有部队补充了几箱照明弹和发射器。